恒温程序时,基线单方向漂移(增大或减小),是什么原因?(GC)
基线在一段时间(一般以30min计)内的变化叫“漂移”。其单位用毫伏/小时(mV·h-1)或毫安/小时(mA·h-1)表示。基线随时间的增加朝单一方向漂移(增大或减小)将直接影响分析工作的误差及检测能力,漂移较大时仪器系统无法工作,因此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消除。那么造成基线单方向漂移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
2人参与回答
-
原因恒温时,基线出现漂移受检测器、色谱柱、进样口受污染程度、系统是否漏气,以及气体流速、控温是否稳定等的影响。造成基线漂移的原因有:①气路系统漏气;② 气体流速不稳;③检测器受潮或污染;④ 检测器温度有变化,未达到平衡;⑤ 热传导检测器的电源不足;⑥ 热传导检测器热敏元件损坏;⑦ 进样口受污染;⑧ 隔垫处严重漏气;⑨色谱柱未老化;⑩ 柱温有变化;? 热导池钨丝污染,电桥不平衡;?工作站信号输出线断路。
-
解决方案①基线向上漂移。首先,检查检测器温度是否达到设定温度并稳定2h以上,检测器温度应比色谱柱使用温度稍高些;其次,检查进样口是否受污染,如果衬管内有污染物积存,色谱峰会出现峰拖尾、峰分裂、鬼峰,因此一定要保持衬管干净,注意及时清洗和更换;第三,恒温分析时,...
显示全部
解决方案①基线向上漂移。首先,检查检测器温度是否达到设定温度并稳定2h以上,检测器温度应比色谱柱使用温度稍高些;其次,检查进样口是否受污染,如果衬管内有污染物积存,色谱峰会出现峰拖尾、峰分裂、鬼峰,因此一定要保持衬管干净,注意及时清洗和更换;第三,恒温分析时,首先应检查柱温箱温度是否稳定在原分析操作所要求的设定值上,必要时要检查柱温箱温度的稳定性,如设定值及实际柱温与原分析条件有偏差,应以原分析条件为准;如果柱温箱温度在运行中有突然跳动,应进行温度控制故障检查与排除;第四,检查色谱柱,色谱峰形有否拖尾,如拖尾则应减少进样量或稀释样品浓度,以免色谱柱过载。如减少进样量后保留值重复性提高,则说明原柱固定相有少量流失或充填欠佳;此时老化色谱柱还仍能使用。如果上述方法也无效,则说明色谱柱已发生损坏,必须更换新柱子;第五,检查检测器,如果检测器温度已达到设定温度,并稳定2h以上,就要通入高纯载气长时间(24h~120h)高温烘烤,观察基线是否平稳,如果不行,可断定检测器受污染,应进行清洗。②基线向下漂移。首先,检查进样口隔垫是否漏气,若漏气应更换隔垫;其次,检查气体系统,如果漏气严重,配备EPC系统(电子流量控制)的气相会有警示信息,用检漏液在管路各接头处逐个测试,如有气泡出现,说明该管路接头处存在泄露,应拧紧,或更换螺帽或石墨压环;第三,若系统不漏气,但基线仍向下漂移,应检查工作站信号输出线是否正常,检测器输出信号线与色谱工作站采集器的输入端连接是否正常,工作站信号输出线与计算机USB(或COM)接口是否连接正常;第四,若用热导池检测器,应检查电源是否不足或热敏元件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