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类食品国人不放心:膨化食品添加剂超标/微生物检测
第八名:
食用植物油 百姓疑问:“本来对油挺放心的,但出了地沟油事件后,油也不敢随便乱吃了。” 专家支招:多选
压榨油。范志红说,在超市里买的品牌瓶装油,就不会出现所谓地沟油的问题。而油脂中查出可能有致癌物,这是在植物油精炼过程中不 可避免会产生的。买油的时候,最好买压榨植物油,比精炼植物油要好。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油不要烧太热,吃油不要过量,自家的厨房才是控制食用植物油安全的 最关键环节。
6人参与回答
-
第六名:罐头 百姓疑问:“罐头能放一年半载不坏,肯定有许多防腐剂,吃了对身体不好。” 专家支招:买罐盖微凹的。“其实人们误解了罐头,”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委员蔡同一教授说,罐头能够长期保存而不变质,得益于密封的容器和 严格的杀菌,与防腐剂毫无关系。选购罐头时,首先要注意观察包装是否完整,是否有泄漏,罐盖、瓶盖是否生锈、擦伤,是否商标浸油。其次不买“胖听”的,罐 盖、瓶盖微凹的为佳。最后注意商标要完整。
-
第十名:蔬菜 百姓疑问:“最怕蔬菜中有农药残留。每次买回菜,都得又洗又泡好多遍。” 专家支招:吃时令菜。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何洪巨说,其实从每年的抽查来看,农残已经越来越少,情况越来越好了。建议大家多去超市买 菜,买一些标明了蔬菜基地标签的蔬菜。这样的蔬菜在种植栽培过程中都比较规范,安全性更有保障。另外,多吃时令菜,不但农药残留少一些,营养也更丰富,对 身体更加有益。
-
第七名:速冻食品 百姓疑问:“速冻食品常常在冰柜里一放就是好几个月,有些饺子都冻裂了,肯定会不卫生。” 专家支招:买冰柜底层的。天津营养学会理事长付金如说:“比起其他的速食品,速冻食品算相对安全的。”如果是合理储存在规定温度下的,新鲜度也 很有保证。购买速冻食品的时候,首先注意不要买散装的:一来不知道保质期,二来也不能保证生产厂家可靠。其次要买冰柜最底部的,那里温度最稳定。再次,不 要买已经结冰或者结霜的产品,这种是融化之后再冻上的,被微生物感染的机会就更大一些。最后,挑选鱼、肉类速冻食品时,如果肉的颜色发黄,说明脂肪已经变 质了;肉表面应该呈淡红色,发黑、发红的也不要买。
-
第九名:方便面 百姓疑问:“方便面有防腐剂,而且油炸的不健康,还是不吃为好。” 专家支招:尽量少吃。范志红说,无论从哪个方面说,方便面都是应该尽量少吃的食物,它的维生素太少,热量又比较高。传统的油炸方便面又含有很多 的油,附带油料包中的油也有氧化危险,建议油料包只放一半。付金如说:“不要直接把调料包和面饼一起泡,应该先泡面饼,把汤倒掉之后,再重新倒水放入料 包。这样能让面饼中的脂肪和防腐剂溶解在第一遍的汤里。”
-
第五名:鲜肉 百姓疑问:“前段日子关于瘦肉精、疯牛病的新闻层出不穷,最近市场上频现注水肉,实在不知道什么肉可以安心吃。” 专家支招:要买冷藏的,好肉不渗水、肉馅易成团。李兴民说,鲜肉的危害来自两方面,一类是瘦肉精等药物污染,一类是致病菌等微生物污染。买肉尽 量在超市购买有品牌的肉,这样更有保障。而且,在超市里的肉才能保证在4摄氏度左右销售,杜绝微生物污染的危害。范志红说,后期人为的危害主要是注水肉的 问题,而且现在不光是注入纯水,甚至还加入了磷酸盐、胶质等其他物质,买肉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辨别。首先,鲜肉切开不应该有任何的渗水现象;其次,用手摸 肉的切面要稍微有一点点黏手;最后,切碎的肉馅应该很黏很容易起团。
-
第四名:乳制品 百姓疑问:“乳制品的质量丑闻一波接一波。具体说不清哪儿会不安全,反正就是觉得不放心。” 专家支招:多买纯牛奶、纯酸奶。中国农业大学畜产品加工专业李兴民副教授告诉记者,目前国家对乳制品的监管非常严格,超市里销售的一般都是合格 安全的。范志红建议大家购买营养价值相对高的纯奶或者纯酸奶,因为国家监管更严,标准更多。李兴民也表示,花样奶会加入增稠剂、香精等添加剂,营养不如纯 奶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