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大家多虑了。事实上,硫酸铜是一种合法的饲料添加剂。铜是动物生长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在体内主要以各种铜蛋白的形式存在,缺乏铜可致贫血或骨折、骨畸形。高铜指添加超过正常需要量(一般指每千克饲料中添加125-250毫克,并非指超标添加)的铜元素,它的添加并非只是为了美化猪的视觉效果,而是在生产上有着实际意义的。
-
过量添加也有害虽然铜是动物机体不可或缺的元素,但过量摄入也会产生毒性。铜在体内的保留,主要是储备在肝脏。在饲用量小于250mg/kg时,铜在猪的肝脏内沉积较少并呈曲线增加;一旦突破这一阈值,则会在肝脏中大量积累并呈线性上升——这将会带来一系列的铜中毒症状,若大量铜最终溶入血液,则会引发内溶血。因此,如果猪被长期饲喂高铜,引发了慢性中毒,那么它在出现急性症状前很难表现出明显的独特症状,也就是说猪只可能会突然发病甚至死亡。很多养殖户都认识到了这一点,不会擅自添加高铜。至于文章开头提到的添加铁锌防止铜中毒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实践中添加高铜的一个降低风险的经验,就是要保证一定的铁锌水平。因为铁锌等微量元素会因为拮抗作用而影响铜的吸收和积累,这可能是因为它们会在分子水平上争夺铜的结合位点。
-
最近有传闻说,为了使猪产生“皮红毛亮、粪便发黑”的卖相,养猪户会在饲料中添加硫酸铜;为了防止猪中毒死亡,一般还同时添加铁锌等。这引起了一些网友的惊恐:难道我国肉类消费品之本——猪肉——也不能吃了吗?
-
问题是老百姓如何知道猪老兄到底吃神马长大的?
-
不是我们敢不敢吃的问题,是我们怎么知道是硫酸铜猪呢?
-
停杯投箸不能食?对许多普通消费者来说,硫酸铜添加剂可能是头一次听说,但它在养猪产业中是正规行为,并非秘而不宣的黑幕。风险更小的铜源,比如螯合铜、纳米铜正在试用推广中,但那势必增加猪肉的成本。那么其它微量元素有没有这种高剂量添加现象呢?答案是基本没有,不用担心。高铜的添加是基于它特殊的生物学作用的,与之类似的只有高锌,它可以防止仔猪腹泻等。总之,在目前,虽然添加高铜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但并不意味着猪肉从此也不能吃了。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少吃点动物肝脏——不过应该没人把猪肝当饭吃吧。
-
看来吃肉不是问题,选肉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