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答 问题
提问 通知 消息

雪糕化了又冻含“可溶性毒蛋白”?其实是细菌在作怪

某电视栏目采访了一名“专家”,该“专家”表示:如果雪糕或冰激凌达不到要求的储存温度,就会引起一些结构的变化,形状也会发生变化。有些雪糕经过融化以后再重新冻住,就会产生一些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如“可溶性毒蛋白”等。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   其实,“毒雪糕”的罪魁祸首是细菌,而不是蛋白质。蛋白质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蛋白质发生变质,分解出有害的其它物质,如富含蛋白质的鸡蛋、牛奶等变质,分解出硫化物;二是蛋白质会吸引细菌大量繁殖,吃了含这些有害菌的食物,就很可能导致胃肠道疾病;三是一些人会对蛋白质过敏。雪糕溶化再冻,最可能影响健康的情况是冷藏环境不符合要求,引发细菌过量繁殖,这和蛋白质并没有关系。   至于“可溶性毒蛋白”更是无稽之谈。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中国营养学会会员谷传玲表示,雪糕、冰淇淋的保存温度要求在-18℃以下,如果储藏不当,融化变形是必然的。但仅凭温度变化就能让蛋白质变得有毒,这种说法不仅没有科学依据,而且耸人听闻,大家不需要担心经过二次融化的“变形雪糕”会产生什么毒蛋白。谷传玲表示,没有听说过“可溶性毒蛋白”这个名词,查阅文献也未发现这个字眼。   那么,在选购雪糕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全国知名品牌、当地的知名品牌雪糕应是首选;其次,看包装,包装是否有破漏、产品是否融化过等,绝对不能买“三无”产品;再次,要从正规渠道购买。 (:科普中国)
1人参与回答
,食品检测员 2019-11-02回答
雪糕早就不吃了。
 
问题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21food
首页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 13738199242
  • 微信咨询:
  •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本网官方微信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