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答 问题
提问 通知 消息

“28大类食品”这个概念到底是哪一个法规文件最初提出的

暂无描述
10人参与回答
,特医食品研发经理 2018-07-20回答
现在只有食用槟榔国家质检总局局转发过审查细则,其他的品种都是各地自行制定细则进行审查的。据了解,目前其他食品的受理发证基本已经停滞。
,销售 2018-07-20回答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食品分类表 序号 食品类别名称 已有细则的食品 细则发布日期 发证级别 1 粮食加工品 小麦粉( 0103 ) 2002 年 省级 大米( 0102 ) 2002 年 省级 挂面( 0103 ) 2006 年 省级 其他粮食加工品(谷物...
显示全部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食品分类表 序号 食品类别名称 已有细则的食品 细则发布日期 发证级别 1 粮食加工品 小麦粉( 0103 ) 2002 年 省级 大米( 0102 ) 2002 年 省级 挂面( 0103 ) 2006 年 省级 其他粮食加工品(谷物加工品、谷物碾磨加工品、谷物粉类制成品) ( 0104 ) 2006 年 省级 2 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 食用植物油(半精炼、全精炼) ( 0201 ) 2002 年 省级 食用油脂制品 [ 食用氢化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代可可脂等 ] ( 0202 ) 2006 年 省级 食用动物油脂(猪油、牛油、羊油等) ( 0203 ) 2006 年 省级 3 调味品 酱油( 0301 ) 2002 年 省级 食醋( 0302 ) 2002 年 省级 味精( 0304 ) 2003 年 省级 鸡精调味料( 0305 ) 2006 年 省级 酱类( 0306 ) 2006 年 省级 调味料(液体、半固态、固态、调味油) ( 0307 ) 2006 省级 4 肉制品 肉制品(腌腊肉制品、酱卤肉制品、熏烧烤肉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发酵肉制品) ( 0401 ) 2003 年 国家 5 乳制品 乳制品 [ 液体乳(巴氏杀菌乳、高温杀菌乳、灭菌乳、酸乳)、乳粉(全脂乳粉、脱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调味乳粉、特殊配方乳粉、牛初乳粉)、其他乳制品(炼乳、奶油、干酪、固态成型产品) ] ( 0501 ) 2003 年 省级 婴幼儿配方乳粉(湿法工艺、干法工艺) ( 0502 ) 2006 年修订 省级 6 饮料 饮料 [ 瓶(桶)装 饮用水类(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其他饮用水)、 碳酸饮料(汽水)类、茶饮料类、果汁及蔬菜汁类、蛋白饮料类、固体饮料类、其他饮料类 ] ( 0601 ) 2003 年 国家 7 方便食品 方便面( 0701 ) 方便食品(方便面、其他方便食品) 2003 年发,2006 年修订 省级 省级 8 饼干 饼干( 0801 ) 2003 年 省级 9 罐头 罐头 (畜禽水产罐头、果蔬罐头、其他罐头) ( 0901 ) 2003 年 国家 10 冷冻饮品 冷冻饮品( 1001 ) 2003 年 国家 11 速冻食品 速冻面米食品 [ 速冻面米食品 ( 生制品、熟制品 ) ( 1101 ) 2003 年 省级 速冻食品速冻其他食品(速冻肉制品、速冻果蔬制品、速冻其他类制品) ] ( 1101 ) 2006 年 省级 12 薯类和膨化食品 膨化食品( 1201 ) 2003 年 省级 薯类食品( 1202 ) 2006 年 省级 13 糖果制品 ( 含巧克力及制品 ) 糖果制品(糖果、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代可可脂巧克力及代可可脂巧克力制品)( 1301 ) 2004 年 省级 果冻( 1302 ) 2006 年 省级 14 茶叶及相关制品 茶叶( 1401 ) 2004 年 省级 含茶制品和代用茶( 1402 ) 2006 年 省级 15 酒类 白酒( 1501 ) 2006 年修订 国家/省级 葡萄酒及果酒( 1502 ) 2004 年 国家 啤酒( 1503 ) 2004 年 国家 黄酒( 1504 ) 2004 年 省级 其他酒 ( 配制酒、其他蒸馏酒、其他发酵酒 ) ( 1505 ) 2006 年 省级 16 蔬菜制品 蔬菜制品 [ 酱腌菜、蔬菜干制品 (自然干制蔬菜、热风干燥蔬菜、冷冻干燥蔬菜、蔬菜脆片、蔬菜粉及制品) 、食用菌制品(干制食用菌、腌渍食用菌)、其他蔬菜制品 ] ( 1601 ) 2004 年 2006 年修订 省级 17 水果制品 蜜饯( 1701 ) 2004 年 省级 水果制品 ( 水果干制品、果酱 ) ( 1702 ) 2006 年 省级 18 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 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烘炒类、油炸类、其他类) ( 1801 ) 2004 年 2006 年修订 省级 19 蛋制品 蛋制品(再制蛋类、干蛋类、冰蛋类、其他类) ( 1901 ) 2004 年 省级 20 可可及焙烤咖啡产品 可可制品( 2001 ) 2004 年 省级 焙炒咖啡( 2101 ) 2004 年 省级 21 食糖 糖(白砂糖、绵白糖、赤砂糖、冰糖、方糖、 冰片糖等 ) ( 0303 ) 2006 年修订 省级 22 水产制品 水产加工品( 2201 ) 2004 年 省级 其他水产加工品 ( 水产调味品、水生动物油脂及制品、风味鱼制品、生食水产品、水产深加工品 ) ( 2202 ) 2006 年 省级 23 淀粉及淀粉制品 淀粉及淀粉制品( 2301 ) 2004 年 省级 淀粉糖(葡萄糖、饴糖、麦芽糖、异构化糖等) ( 2302 ) 2006 年 省级 24 糕点 糕点食品( 2401 ) 2006 年 省级 25 豆制品 豆制品(其他豆制品) ( 2501 ) 2006 年 省级 26 蜂产品 蜂产品 [ 蜂蜜、蜂王浆(含蜂王浆冻干品)、蜂花粉、蜂产品制品 ] ( 2601 ) 2006 年 省级 27 其他食 n品 婴幼儿及其他配方谷粉 ( 婴幼儿配方谷粉、其他配方谷粉 ) ( 2701 ) 2006 年 省级 28 特殊膳食食品
,食品包装设计经理 2018-07-20回答
好像不是质监部门提出的,有个食品的分类吧,具体的哪位知道的提供一下啊
,销售代表 2018-07-20回答
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监督司司长纪正昆:2004年全国全面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到目前我们已经有28大类食品370种食品全面的纳入了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监管,占全部食品的70.4%。……——摘自《每周质量报告》两会特别节目:关注食品安全,从另一链接来看,应该是2005-03-07左右的事。(这是已知最早出现“28大类”的时间,正好在2004年12月23日颁布《关于印发糖果制品等13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的通知》之后。)2、根据食品监管需要,完成对食品分类的调整。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所用的食品分类是基于原来的食品分类标准进行的(评:胡说),食品分类标准进行修改以后,包含了大量的农产品以及初级加工品等和我们食品生产监管工作不相关的产品,从市场准入长远的发展来看,必须将现有的分类进行调整,以适应食品生产监管的需要。我们将组织专家来完成这项工作,原则上还是保留28大类食品(评:继续捣浆糊)。——摘自《继承发展 改革创新 全面开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新局面——在全国食品生产监管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邬建平,2006年5月29日 北京[ ]
,销售经理 2018-07-20回答
2002与1991版《食物成分表》的比较新中国建立以后,1952年,中央卫生研究院营养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前身)编制出版了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食物成分表》;1981年和1991年,中国预防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又分别出版了两版《食物...
显示全部
2002与1991版《食物成分表》的比较新中国建立以后,1952年,中央卫生研究院营养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前身)编制出版了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食物成分表》;1981年和1991年,中国预防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又分别出版了两版《食物成分表》;1992年又出版了分省值的《食物成分表》;200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编著出版了《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该版食物成分表收集的食物数量较多,内容丰富。1991版《食物成分表》采用了中国传统食物分类方法,按国人饮食习惯将食物分为28个大类,并以主食、副食的消费量多少进行排序。食物名称均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在食物类别上谷类及其制品被排在首位,其后是干豆类及其制品、鲜豆类、根茎类及制品、嫩茎、咸菜类、菌藻类、鲜果及干果类、坚甲类、畜肉类及制品、禽肉类及制品、乳类及制品、婴儿配方食品及辅助食品、蛋类及制品、鱼类、软体动物类、虾蟹类、油脂类、糕点及小吃类、茶及饮料、酒类、糖及制品、淀粉类及制品、调味品类、药用食物类、杂类等。2002版采用“食物类和亚类”的双级分类法。参照国际食品数据系统网络的分类原则—INFOODS(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Food Data System)、结合我国传统食物分类方法,以及食品行业相关的分类标准,将食物分为21大类。每一大类食品中又根据食物属性的差异,再进一步分成不同的亚类。包括谷类及制品,薯类,淀粉及制品,干豆类及制品,蔬菜类及制品,菌藻类、水果类及制品、坚果、种子类、畜肉类及制品、禽肉类及制品、乳类及制品,蛋类及制品、鱼虾蟹贝类、婴幼儿食品、小吃、甜饼类、速食食品类、饮料类、含酒精饮料、糖、蜜饯类、油脂类、调味品类、药食两用食物及其它类等。将1991版《食物成分表》中的鲜豆类、根茎类、嫩茎、叶、苔、花类、瓜类、茄果类等5大类食物归入了蔬菜类及制品;咸菜类并入了调味品类;取消了1991版中的杂类。具体如下:(1)谷类及制品:包括小麦、稻米、玉米、小麦、小米、黄米等;(2)薯类、淀粉及制品:包括薯类、淀粉类;(3)豆类、干豆类及制品:如大豆、绿豆、赤豆、芸豆、蚕豆等;(4)蔬菜类及制品:包括根茎类、鲜豆类、茄果、瓜菜类、葱蒜类、嫩茎、叶、花菜类、水生蔬菜类、薯芋类、野生蔬菜类等;(5)菌藻类:包括菌类、藻类;(6)水果类及制品:仁果类、核果类、浆果类、柑橘类、热带、亚热带水果、瓜果类;(7)坚果、种子类:树坚果、种子等;(8)畜肉类及制品:猪、牛、羊、驴、马等;(9)禽肉类及制品:鸡、鸭、鹅、活鸡等;(10)浮类及制品:液态乳、奶粉、酸奶、奶酪、奶油等;(11)蛋类及制品:包括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等;(12)鱼虾蟹贝类:包括鱼、虾、蟹、贝等;(13)婴幼儿食品:婴幼儿配方粉、婴幼儿断奶期辅助食品、婴幼儿补充食品;(14)小吃、甜饼:包括小吃、蛋糕、甜点等;(15)速食食品:如快餐食品、方便食品、休闲食品等;(16)饮料类:包括碳酸饮料、果汁及果汁饮料、蔬菜汁饮料、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茶叶及茶饮料、固体饮料、棒冰、冰激凌类等;(17)含酒精饮料:包括发酵酒、蒸馏酒、露酒(配制酒)等;(18)糖、蜜饯类:包括糖、糖果、蜜饯等;(19)油脂类:包括动物油脂、植物油;(20)调味品类:包括酱油、醋、酱、腐乳、咸菜、香辛料、盐、味精等;(21)药食两用食物及其他。[ ]
,食品化验员 2018-07-20回答
http://spscjgs.aqsiq.gov.cn/spzl ... t20070107_25177.htm二〇〇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为进一步完善食品生产监管体系,将28大类食品的所有品种全部纳入食品质量安全市场管理,完成市场准入制度对食品的全覆盖
,销售工程师 2018-07-20回答
28大类525种食品的目录可以查阅GB 7635-1987《全国工农业产品(商品、物资)分类与代码》(已被GB/T 7635.1-2002《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 第一部分:可运输产品》替代)。GB7635-1987标准设置了门类,用英文字母(A-Z)表示其顺...
显示全部
28大类525种食品的目录可以查阅GB 7635-1987《全国工农业产品(商品、物资)分类与代码》(已被GB/T 7635.1-2002《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 第一部分:可运输产品》替代)。GB7635-1987标准设置了门类,用英文字母(A-Z)表示其顺序,其中加工食品划分在D门类的13大类“加工食品”和14大类“饮料”,这两大类下设28子类食品,共525种加工食品。28类加工食品为:粮食加工品、食用植物油及其制品、肉加工品、蛋制品、水产加工品、糖、加工糖、糖果、蜜饯果脯、糕点、饼干、方便主食品、乳制品、消毒液体奶、酸奶、乳饮料、代乳品、罐头、调味品、加工盐、其它加工食品、酒类、非酒精饮料、冷冻饮品、茶叶、咖啡、可可、其它饮料。——从以上叙述看,此“28子类”非彼“28大类”。江西省质监局食品处的回复是luan弹琴。再看GB/T 7635.1-2002标准:19个大类,1153种加工食品。肉和肉类加工品加工和保藏的鱼等水产品及其制品加工或保藏的蔬菜果汁和蔬菜汁加工和保藏的水果和坚果动、植物油脂经处理的液体乳和奶油其他乳制品谷物碾磨加工品淀粉和淀粉制品;豆制品;不另分类的淀粉糖和糖浆烘焙食品糖可可、巧克力及其制品、糖果、蜜饯;糖或果仁等制的小食品通心粉、面条和类似的谷物粉制品等不另分类的食品乙醇(发酵);蒸馏酒、利口酒等配制酒和其他含酒精饮料葡萄酒、果酒等发酵酒麦芽酒和麦芽软饮料;冷冻饮品——看来也不搭嘎。正解1:从GB 7635和下文的《食物成分表》来看,与“28大类”最接近的还是已废止的GB 7635-1987,两者相同或相近的有约20个类别。如此看来所谓的“28大类”(或30大类)还是质监系统自己搞出来的一个东西,它寄希望于以后能制定一个与现有国家标准不同的“食品加工产品分类标准”来补上这个漏洞。食品多部门监管的混乱由此可见一斑。建议质监局食品处并入药监局,别学老美学成个四不象。又:GB/T 7635.1-2002的主要起草单位是中国标准研究中心(即现在的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直属事业单位)。连质监总局都不执行自己制定的标准,我们国家还想谁来执行标准呢?[ ]
,食品QA-生产基地 2018-07-20回答
楼上提到的《关于印发食用植物油等26个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的通知》(国质检食监[2006]646号)比《关于印发糕点等7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的通知》(国质检食监[2006]365号)的发布时间晚4个月。[ ]
,产品开发专员 2018-07-20回答
我是食品行业的新手,根据质检总局网上现有的市场准入实施细则通则,只知道最早在2006年8月25日《关于印发糕点等7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的通知》(国质检食监[2006]365号)的附件1:“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食品分类表”中列出了28大类食品。并在200...
显示全部
我是食品行业的新手,根据质检总局网上现有的市场准入实施细则通则,只知道最早在2006年8月25日《关于印发糕点等7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的通知》(国质检食监[2006]365号)的附件1:“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食品分类表”中列出了28大类食品。并在2007年12月28日《关于组织开展对全部28大类食品无证查处工作的通知》(国质检执[2007]644号)似乎第一次提出了“28大类食品”这个概念(正文说是28大类,附件的最大编号却是30?)。有谁知道更早的法规文件?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呢?因为它涉及到申证和食品市场准入。凭什么说28大类就包括了市场已有的或将来可能开发出的所有食品品种呢?你是否遇到自己生产的产品不能纳入28大类而申请不被受理的情况?归入“其它食品”类的操作难度有多大你知道吗?老5类+新10类+新13类好象正好是28类,但与“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食品分类表”对比可知这个28类是小类,比如其中没有“其它食品”。1. 2002年7月11日颁布《关于印发小麦粉等5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的通知》(国质检监[2002]192号)2. 2003年7月4日颁布《关于印发肉制品等10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的通知》(国质检监函[2003]516号)3. 2004年12月23日颁布《关于印发糖果制品等13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的通知》(国质检监[2004]557号)[ ]
,食品检验员 2018-07-20回答
仍然不是正解,希望知道的筒子继续讨论
 
问题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21food
首页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 13738199242
  • 微信咨询:
  •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本网官方微信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