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商务网首页
产品中心
食品招商
会员商务室
展会论坛
食问实答
资讯
最新
市场
大事件
新品
原料
展会
进出口
行情
营销
规范
活动
工具
问答
食价搜
报告
供需
求购
产品
食料通
新品库
登录
首页
回答
问题
提问
通知
消息
建议:喝水尽量远离塑料瓶
回答
食品接触材料
建议:喝水尽量远离塑料瓶
暂无描述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0条评论
邀请回答
分享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缘起缘灭
|
2022-02-04
登录
后参与回答
登录
后参与评论
1人参与回答
皓月长歌
,食品销售经理
2022-02-05回答
家住在福州市马尾区的陈洪森先生,6年前就买了辆家用小汽车。平时,搬箱矿泉水放到汽车后备厢里,对陈先生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可近来,“矿泉水瓶致”说法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可让陈先生惶恐不已。究竟矿泉水瓶是否致?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对人体造成...
显示全部
家住在福州市马尾区的陈洪森先生,6年前就买了辆家用小汽车。平时,搬箱矿泉水放到汽车后备厢里,对陈先生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可近来,“矿泉水瓶致”说法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可让陈先生惶恐不已。究竟矿泉水瓶是否致?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对人体造成伤害?
“车里瓶装矿泉水的温度会长时间超过70℃吗?车友会往空矿泉瓶里灌开水喝吗?”对此,国家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主任、南京福州总医院科主任欧阳学农主任医师指出,各类“致说”泛滥成灾,今天这个不能吃,明天那个不能碰,好像每天都受到的威胁。事实上,这些“致说”大多存在争议,往往没有明确的科学报道或实验研究定量的分析来证实具体多少含量、多长时间足以致,所以人们不用过分猜忌。
塑料瓶材料会对人体有害,主要是因为材料制作过程有小分子助剂,比如抗氧化剂、增塑剂等。这样一些小分子在使用过程中,若受热或时间长了,就会慢慢从高分子材料如矿泉水瓶中释放出来。目前笼统地认为,矿泉水瓶经过阳光曝晒,温度达70℃以上时易变形,可能会释放出致物,对身体产生健康隐患。但是,目前还没有准确定量的致分析结论,人们在掌握其材料性能的情况下,谨慎、合理使用是安全的,根本没必要“谈色变”。
“只有相对安全,没有安全”。不能简单给矿泉水瓶贴上“致物”标签,其主要问题是不科学使用,才有致风险。目前,《塑料制品的标识》规定了各种塑料材料的代号和缩略语,但这些只是推荐性的,而非强制使用。一般,矿泉水瓶底部有“PET”的标示,指其使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这一材质。PET遇到油酯类或酒精类产品,容易产生“邻苯二甲酸”(DEHP),也就是说不宜拿塑料瓶盛油、辣椒粉、酱油、白酒等。这类矿泉水瓶均是一次性的,国家规定企业不能回收,本来就不能重复使用。
“当然,这种高度关注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提醒人们遵循规范、安全的生活方式。”欧阳学农主任医师说,高温天气时,车上别存太多矿泉水,即使有也要在短时间内喝完,更不要直接把开水冲进矿泉水瓶里。如果矿泉水瓶经曝晒或存放在闷热的环境中时间过长,且闻到瓶中有异味,好不要再饮用瓶中水。反之,塑料制品也别长时间放在冰箱里,尤其是冷冻室,低温会导致塑料降解,增加有害化学物质进入食物中的危险性,解冻时去掉塑料袋或从保鲜盒中拿出来。
此外,即使水壶、太空杯、奶瓶等,由聚碳酸酯等材料制成,在高温下也很容易释放有毒物质双酚A,一样对人体有害。如果一定要远离塑料瓶,建议喝水选择玻璃、不锈钢、搪瓷等材质的器皿,相对更安全。
10
0条评论
收起
确认修改
取消
登录
后参与评论
登录
后参与回答
问题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相关问题
寻塑料行业的实验室质量手册
1个回答
DSC测定淀粉玻璃态转变温...
5个回答
蛋制品-塑料包装的质量控制...
2个回答
熟食卤制品的真空包装、杀菌...
12个回答
14934发酵法灭菌滤纸是...
1个回答
编辑推荐
单锥螺带真空干燥机的优点?
1个回答
我国“无麸质”食品有什么管...
1个回答
复配酶制剂中的辅料有何规定...
1个回答
白芸豆提取物的提取方法、测...
1个回答
粮食食用油快速检测解决方案...
1个回答
21food
首页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13738199242
微信咨询: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本网官方微信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确定
取消
登录食品知识问答社区食问实答
微信登录
账号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刷新二维码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
"食问实答"
忘记密码
|
免费注册
欢迎加入食品知识社区食问实答
二维码已失效
刷新二维码
请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欢迎加入食品知识社区食问实答
欢迎你!
,完善下你的信息,以后你也可以使用手机号和密码来登录了。
获取验证码
提问
问题标题
问题描述(可不填)
请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