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答 问题
提问 通知 消息

食品包装方式与其的效用

暂无描述
1人参与回答
,食品班组长 2022-06-04回答
1.辐照灭菌保鲜机制
  食品包装常用的加热灭菌是靠升高环境温度以超过细菌的耐受度,终达到消灭细菌的目的。敞波灭菌是靠电磁波给细菌分子振动能,由此引起细菌分子运动而产生摩擦热,导致细菌死亡。
  大约一百年前发现了电离射线的灭菌效果。灭菌理论主要有标靶论和代谢论两种,经典的损害机制是“标靶论”:细胞有一个生命中心──脱氧核糖酸分子,如果高能射线粒子击中这个“标靶”,细胞就会死亡。近代理论“构造代谢论”认为:在射线照射下,生物膜损坏,形成过氧化脂肪酸和醌,这些毒素足以对细胞的遗传器官造成严重的二次损伤,终导致细菌死亡。
  2.辐照灭菌保鲜效果
  研究表明,射线灭菌效果一般随微生物的种类、菌数、生理状态、照射温度、环境成分、共存物质的不同而异。在无孢子细菌中,革兰氏阳性菌远比革兰氏阴性菌耐性高;有孢子细菌一般比无孢子细菌耐性高,尤其是孢子抗射线强。在真菌类中,霉菌与酵母菌耐性强。各种微生物的D值(照射灭菌时剩余菌数为十分之一时的照射剂量),大约在0.02-0.6(X104GY)之间。
  3.辐照灭菌保鲜的影响因素
  一般说来,影响灭菌效果的因素主要有环境温度、气体成分和细菌浓度,就温度而言,D值一般随温度下降而增大。因此,在加热条件下进行照射,灭茵效果就会增强。例如,照射时环境温度超过65℃,肉毒杆菌的D值就急骤减少。所以,加热和照射同时使用是提高照射灭菌效果的有效手段。
  照射时如果有氧气存在,生物的损伤增大,灭菌效果就会提高;若将杆菌孢子放在氮气中照射,其D值约为在空气中照射的2倍。微生物浓度也是影响因素之一,菌的浓度增加,对放射线的耐性也增强,灭菌效果就差些。
 
问题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21food
首页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 13738199242
  • 微信咨询:
  •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本网官方微信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