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答 问题
提问 通知 消息

首先猛摇可乐,然后放入冷冻室里冻上大概3个半小时,再慢慢倒出,就能做出可乐泥吗?如果是真的,原理是啥?

暂无描述
1人参与回答
,食品原料销售 2018-09-06回答
搬运:【详细分析】可乐冰冻后爆炸,可能的原理分析未结冰的可乐,一开盖就结冰,这种现象如何解释这是另一个话题,顺便说一下。有网友提到这种有趣的现象:从冰箱拿出的可乐,还没有结冰。但是一拧开盖,立刻就开始结冰。这种现象常在短时间冷冻下的可乐中出现。有人用“过冷水”的原理来解释。我个人认为原因不在于此。所谓“过冷水”是指有些时候,纯水的温度降到了零度以下,却没有结冰。其原因是冰的产生类似于晶体生成,需要一个“种子”起到凝结核的作用。如果水的纯度很高、放在很稳定的台面上(因为震荡产生的小气泡也是凝结核)降温,就可能出现温度在零度以下、却没有结冰的现象。在这样的水中加入颗粒物或者略微震荡,就会瞬间结冰。但可乐中溶有各种溶质和二氧化碳气体,不太可能发生过冷现象。而且有人做实验发现可乐的这种现象在果汁中不会实现,说明二氧化碳是可能的原因之一。我认为可以用压强对凝固点的影响来解释这种现象。下图是水与某种非挥发性溶液的三相图。(图片来源)图中黑色的线是纯水,粉色的是某种非挥发性溶液。纵坐标为压强(标出了1个标准大气压),横坐标为温度(标出了0和100摄氏度)。三个区域从左向右是固态、液态和气态。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个现象:与纯水相比,相同压强下溶液的结冰点(固态与液态的交界)更低。这就是可乐的结冰点在零下的原因。纯水和溶液都存在这一现象:随着压强升高,结冰点降低。瓶装和罐装的可乐,在打开之前,内部压强均比大气压要高。冰冻之后更是如此。如果温度控制得当(或者运气好),可乐温度降到了它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结冰点,但没有达到它在瓶内实际压强下的结冰点,这时可乐仍然不会结冰。但是一打开盖子,二氧化碳放出,可乐瓶内的压强立刻降回大气压。这时候可乐完全达到结冰条件,就会迅速结冰。正如上面提到,结冰的过程类似晶体生成。最先结冰的部位是气体逃逸后压强最先降低的瓶口部位。上层结冰后,新的冰晶在上面的冰晶基础上生成,所以可乐瞬间结冰的过程一般是从上面开始,慢慢向下扩展。
 
问题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21food
首页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 13738199242
  • 微信咨询:
  •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本网官方微信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