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在豆制品中
首页 > 问题列表 > 详情

食品添加剂在豆制品中的作用有哪些?

暂无描述 1 回答 ·  0 关注
共1个回答

豆制品是大豆经加工制成的,大豆经过加工后,不仅蛋白质含量不减,而且还提高了消化吸收率,因此深受消费者喜欢。但随着消费者对食品的需求不断提高,传统的豆制品也在不断地往更安全、更美味、更便捷的方向发展。现今的豆制品相较传统豆制品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而豆制品良好的保藏性能、优良的感官性状、保持或提高豆制品的营养价值及促进豆制品的现代化生产,这些都离不开食品添加剂。

一、防腐剂

豆制品生产中采用的传统防腐剂主要是硝基呋喃系化合物、2-3-丙烯酸,主要用于包装豆腐。大蒜素是天然的新型防腐剂,是大蒜辣素和大蒜新素等的总称,它们是天然抗生素,可抑制多种有害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其抑菌机理是蒜素在水溶液中迅速与半胱氨酸反应生成结晶性沉淀,破坏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巯基衍生物的巯基。试验证明,使用蒜素保鲜的豆制品,能保鲜7天以上。

二、着色剂

豆制品品种不断增多,其鲜艳诱人的外观也成为了吸引消费者的一大卖点。由于高蛋白食品中不允许使用合成色素,所以在豆制品中主要使用天然食用色素。天然食用色素安全性非常高,不仅可以使豆制品颜色亮丽丰富,有些还具有一定的功能特性。如β—胡萝卜素,不但为豆制品提供良好诱人的色泽,并且是维生素A源,能够帮助人体补充必要的维生素物质。此外,花青素、红曲色素、类胡萝卜素、黄酮类天然色素、卟啉类植物色素等也为天然添加剂,同样是可用作豆制品的着色剂。

三、消泡剂

大豆中富含植物蛋白,蛋白质溶液煮沸时,容易生成泡沫,这类泡沫比较稳定,不易消失,且会越积越多,严重影响的大豆制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在工业化生产上靠其自然消失需要很长时间,不利于生产操作。硅有机树脂是三甲硅酮的聚合物,是近年发展常使用的一种消泡剂,由于它表面张力很小,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高,破泡能力强,应用于豆制品生产中消泡效果比较好。消泡剂的使用,不仅有利于豆制品生产操作,而且能增加产品得率,改良产品品质,使制得的产品有质地细腻、富有弹性、持水性强等优点。

四、凝固剂

1、传统凝固剂

在豆制品中常用的传统凝固剂有硫酸钙和氯化镁。

硫酸钙即俗称的石膏。石膏的生熟对豆类制品的凝固作用不同,如果考虑不影响其感官价值和营养价值,一般均采用熟石膏,而生石膏则必须经过焙烘并研成粉末后才能使用。在食品工业中,要求只能使用天然石膏生产,严禁化学石膏添加;氯化镁,可作为较好的大豆蛋白凝固剂。但氯化镁有凝固速度快的缺点,蛋白质的网状组织容易收缩,制得的豆腐持水性差。一般以制豆腐干、油豆腐等豆制品采用氯化镁作凝固剂较合适,制得的产品没有涩味,口味较好。也可制成油包水型氯化镁乳化液,以降低氯化镁在豆浆中的分散速度,提高豆腐的细腻度,风味较佳。

2、新型凝固剂

新型凝固剂以葡萄糖酸内酯、胡萝卜汁、短梗霉多糖、凝结多糖等为代表,代替传统凝固剂在豆制品中的应用,不仅很好地改善了制品的风味及品质,丰富了豆制品的种类,同时使豆制品营养更丰富全面,色泽亮丽。

3、复合凝固剂

复合凝固剂是指人为的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成分加工成的凝固剂,这些凝固剂都是随着豆类制品生产的需要而产生的,它们与传统凝固剂相比能取长补短,改善豆类制品品质。研究表明,将葡萄糖酸-δ-内酯(GDL)、石膏(CaSO4)与氯化镁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复合型凝固剂,确定了3种凝固剂用量比例为5∶3∶2时,其豆腐出品率、保水性、蛋白质含量、豆腐外观、内部结构及风味等各个方面均好于单一凝固剂制品豆腐。

五、其他食品添加剂

风味豆制品,尤其是即食风味豆制品,如豆干、素肉等除了上述食品添加剂外还需要添加香精、甜味剂等食品添加剂。不但可以掩盖豆制品的豆腥味,还可以增强即食豆制品的风味。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