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酸钠主要是从褐藻中提取的,是我国海藻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海藻酸钠具有独特的凝胶性能,并且具有增稠、乳化、稳定、分散和成膜等能力,因而被广泛地用于食品、医药等行业。今天创联君给大家介绍一下温度和pH值对海藻酸钠的影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温度对海藻酸钠溶液性质的影响
1、加热会导致海藻酸钠热降解,其降解程度与温度、加热时间有关。当温度升高时,海藻酸钠溶液粘度下降,温度每升高5.6℃,粘度大约下降12%。如果不是长时间处于较高温度下,当温度降低时,粘度还可以恢复。
2、虽然降低海藻酸钠溶液的温度会使粘度增大,但是不会生成凝胶。将海藻酸盐溶液冷冻后,再重新解冻,不会影响其粘度。
二、pH对海藻酸钠体系粘度的影响
1、PH值影响蛋白质与海藻酸钠分子的净电荷,理论上PH值大于pKa值而小于等电点PI值且在净电荷最小时交互作用最大。
2、实验证明,随着PH值上升,粘度先上升再下降,在pH值为6时,粘度达到最高。交互作用的方式可能为明胶侧链氨基与其负电荷间的静电力作用,故操作时PH值显著影响交互作用。
3、若pH值过高,如PH值为8时,B型明胶(指用石灰乳液浸泡动物的皮 骨骼后,再用稀盐酸中和水洗, 然后生产出的明胶称碱性明胶)PI值为50左右,使得明胶呈负电性,与阴电性多糖海藻酸钠同时带净负电荷,两者产生静电吸引作用较小,因此导致粘度下降。若pH值过低,如pH为40时,尽管其pH值小于PI值,但是其pKa为34-44所带负电荷较少,或部分形成海藻酸钠而沉淀。
4、蛋白质与多糖凝胶网络模式,应是海藻酸钠形成三维网络的凝胶结构,明胶不参与凝胶网络的形成,而以静电的作用吸附在其凝胶分子上,当PH过低时,由于其所含负电荷少,而使明胶与其静电引力的交互作用程度亦降低,因而粘度下降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