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中毒常识
问答首页
话题分类
我的首页
消息提醒
食品商务网
首页
>
问题列表
>
详情
其他食品
预防中毒常识
暂无描述
1 回答 · 0 关注
共1个回答
蜡笔小新,食品研发工程师
2021-07-31回答
雨季将临,马上又是色鲜味美的野生菌大量上市的时节了,但是朋友们在尽情享用美味的同时一定要注重预防野生菌中毒。现将野生菌预防中毒常识整理如下:
一、中毒症状:可分为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和肝肾损害型4种。食菌中毒者绝大多数人都是胃肠炎型轻度中毒,临床表现为剧烈恶心、呕吐、腹痛等,还有少数为神经精神型,临床表现为头昏、恶心、呕吐,然后出现烦躁、谵妄、幻视等症状。另外两种类型较为少见,但对人体损害极大,会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二、中毒主要原因:一是误食有毒菌类。常见的野生菌有上百种,但能食用的只有三四十种。一些有毒菌与无毒菌外形相似或混杂生长,常常误采误食发生中毒。二是加工环节失误。即使是无毒的野生菌,如果加工过程中不同的野生菌混杂炒煮、没有煮透煮熟,过度饮酒等食用后都可能发生中毒。此外有些常食用的菌类本身就有微毒,如见手青、黄罗伞等必须要炒煮熟透才能分解毒素。三是生长环境因素。一些野生菌虽属无毒菌类,但如果其所生长的地方发生污染,或者地层下含有有毒矿物,也有可能中毒。四是有的人胆子大,凭自己的经验乱采乱食。
三、如何辨别有毒菌:在我国野生毒菌约有200多种,其中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30多种。一般来说,有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菌帽上可能会有疙瘩、红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有毒菌断面通常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有毒菌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识别:一看生长地带。可食用的无毒菌类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灌木林中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菌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二看颜色。有毒菌菌面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有毒菌采摘后一般很快变色;三看形状。无毒菌菌盖较平,伞面平滑,菌面上无轮,下部无菌味,如辛辣、酸涩、恶腥等味;六是化学鉴别。取采集或买回的可疑菌,将其汁液取出,用纸浸湿后,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盐酸或白醋,若纸变成红色或蓝色的则有毒。
四、野生菌中毒后应对措施:食用野生菌后如出现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疗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二是及时前往医院治疗,万一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洗胃、导泻处理,可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喉部,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三是让患者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体液,防止中毒者脱水导致休克;四是对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五是保留野生菌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总之食用野生菌时一定不能胆大,要食用尽量熟知的品种,不要混杂食用,不可饮酒。如食用后有不适要立即采取自救措施并及时入院诊断治疗。
0
0
相关问题
2760问题:油炸膨化食品能用TBHQ吗?
6个回答
GB17401-2014《膨化食品》实施后,膨化食品标签上执行标准还能用GB/T22699-2008《膨化食品》(未作废)吗?
12个回答
GB17401膨化食品国标能作为苦荞茶的执行标准吗?
4个回答
氨和膨化食品有什么联系?
2个回答
巴马火麻糊怎么会是膨化食品
6个回答
编辑推荐
单锥螺带真空干燥机的优点?
1个回答
我国“无麸质”食品有什么管理标准吗?
1个回答
复配酶制剂中的辅料有何规定?配料如何标识?
1个回答
白芸豆提取物的提取方法、测定方法及应用是什么?
1个回答
粮食食用油快速检测解决方案有哪些?
1个回答
关注问题
写回答
提示
提示信息
确定
取消
消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