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菌作为一种常见的真菌在土壤中遍及存在,黄曲霉能够通过孢子在空气中传播,遇到符合的宿主便开始生长,孕育出黄曲霉素。花生、棉籽、稻米等就是黄曲霉喜爱的宿主。要是动物和人吃了长了黄曲霉的食物,就有可能摄入黄曲霉素。据了解,黄曲霉毒素是迄今已知霉菌性的真菌毒素,如果长期摄入小剂量该物质,会造成肝脏损伤,甚至诱发。事实上,我国每年因黄曲霉毒素污染造成的粮食损失达200多亿公斤,小麦作为大宗农产品首当其冲。因此,夏季小麦收获之后应根据其特点加强保管。
首先在储藏前要先杀虫,因为小麦就要抗虫性差、染虫率高的特点,极易被害虫浸染,然后在储藏时要注意降水、防潮,严格控制水分,因为潮湿的地方就容易滋生真菌,能导致各类发生的就是黄曲霉毒素,所以应该将收获后的小麦充分暴晒,水分低于12.5%再入库,其次,入库后要采取防潮措施,以防出现颗粒粘结、霉变等现象。做完前两步,就趁热把小麦关进密闭的储藏室,因为小麦具有较强的耐热性,暴晒和密闭入仓能起到高温杀虫制菌作用,让黄曲霉毒素无法增生。
黄曲霉毒素很容易能够被检测也很容易去除,减少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就是在做菜前在加热的油里放入少量盐,这样就能消除大部分的黄曲霉毒素。或者多吃点绿叶蔬菜,因为叶绿素可以阻止黄曲霉毒素的吸收,让黄曲霉毒素失效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