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琼脂培养基(Salmonella Shigella agar),是细菌筛选试验用的培养基。SS是沙门氏菌Salmonella、志贺氏杆菌Shigella 名字缩写。SS琼脂为强选择性培养基。其成分除了有必要的胨、牛肉膏等氮、碳源外,其他则为选择性抑制剂和缓冲剂,可使致病的沙门菌和志贺菌得以分离。
营养或无糖糖果采用范围很广sorbitol和mannitol浓缩阿拉伯胶,在双方配方中,配方I所给出的糖果要硬一些,配方II中,如果阿拉伯胶含量少,它的糖果会硬些,但当阿拉伯胶含量较多些时,就会产生一种软的点心或枣味胶糖,配方III给出的枣味胶软糖产品。总之,阿拉伯胶含量越高,糖果就越软越耐嚼。
I II III
Sorbitol 88% 64% 15-20%
Mannitol 10% 1-10% 0-6%
阿拉伯胶 1% 1-35% 70%
(按需要可添加香精、糖精、色素和柠檬酸。)
为了制备好的糖果,需要加入足够的水来溶解所有的组成物质,再加压至193AC(380AF),将浆液倒入模具冷却,最后水的含量需要调整到很小(大约5-10%),以便使糖浆快速干燥。
如果没有加压设备,则需通过煮沸sorbitol(70%溶液)和mannitol将水分蒸发掉来调整水分的含量,然后在倒入模具之前,加入阿拉伯胶和其它成分,如果泡沫的产生是一个问题,可以采用一些食品级消泡剂消泡。
(1)天然的高分子助悬剂:主要是胶树类,如阿拉伯胶、西黄蓍胶、桃胶等。阿拉伯胶和西黄蓍胶可用其粉末或胶浆,其用量前者为5%~15%,后者为0.5%~1%。还有植物多糖类,如海藻酸钠、琼脂、淀粉浆等。
(2)合成或半合成高分子助悬剂:纤维素类,如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其他如卡波普、聚维酮、葡聚糖等。此类助悬剂大多数性质稳定,受pH值影响小,但应注意某些助悬剂能与药物或其他附加剂有配伍变化。
(3)硅皂土:是天然的含水硅酸铝,为灰黄或乳白色极细粉末,直径为1~150μm,不溶于水或酸,但在水中膨胀,体积增加约10倍,形成高粘度并具触变性和假塑性的凝胶,在pH值>7时,膨胀性更大,粘度更高,助悬效果更好。
(4)触变胶:利用触变胶的触变性,即凝胶与溶胶恒温转变的性质,静置时形成凝胶防止微粒沉降,振摇时变为溶胶有利于倒出。使用触变性助悬剂有利于混悬剂的稳定。单硬脂酸铝溶解于植物油中可形成典型的触变胶,一些具有塑性流动和假塑性流动的高分子化合物水溶液常具有触变性,可选择使用。
豆浆是传统大豆食品中的主力,它富含优质蛋白质和易被人体吸收的不饱和脂肪酸,另外它不含胆固醇,因此豆浆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欢迎,掀起了大豆研究和食用的热潮。但由于豆浆在储藏的过程中极易出现脂肪上浮和蛋白质沉淀的现象,储藏稳定性差,这极大的限制了豆浆产业的发展。在豆浆的制作过程中,关键技术问题就是保持豆浆样品的稳定性。实验表明,通过添加食品增稠剂吗,能提高豆浆的稳定性。
黄原胶、刺槐豆胶、卡拉胶、结冷胶、海藻酸钠等增稠剂都可以提高豆浆的粘度,减缓脂肪颗粒上浮和蛋白质颗粒下沉的速率。将这些增稠剂应用于豆浆样品中,可以增加豆浆的粘度,使豆浆在较长时间不会出现脂肪上浮和蛋白质沉淀的现象。
黄原胶有着优良的热稳定性,即便在高温条件下,随着冷却,粘度基本上可以完全恢复;刺槐豆胶属于植物食用胶,在食品工业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并且已经广泛应用,是中性多糖,具有相当大的相对分子质量,因此其粘度较大;
卡拉胶属于海洋生物食用胶,它的稳定性强,干粉长期放置不易降解,它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也很稳定,即使加热也不会水解,在较低的浓度下就会有较高的粘度;
结冷胶属于微生物多糖食用胶,它易于使用,具有良好的内在稳定性,在极低的用量时就可以形成凝胶,能够赋予凝胶良好的风味释放;
海藻酸钠属于海藻胶,它具有独特的胶体特性和增稠性,对金属离子稳定,能阻止金属离子在食品饮料中所引起的沉淀作用。但是,随着食品体系不同,各种食品胶的稳定效果将有很大差异。
虽然通过添加食品增稠剂的方法可以显著增加豆浆样品的稳定性,但这也并不是唯一方法,通过其它的辅助手段,比如设定不同的均质压力和温度或采用二次均质的方法都可能增加豆浆样品的稳定性,另外改变杀菌方式也同样是一种可行的方式,这也是以后实验研究的方向,期望通过添加剂、均质、杀菌方式的改变使豆浆样品达到更高的稳定性。
1、麦芽糊精:麦芽糊精具有甜度低、粘度高、溶解性佳、暖湿性小、增稠性强、成膜性优等特性。
2、预糊化淀粉:该产品自身已熟化,可直接添加到终端产品中,具有增稠、稳定、改善口感等功能,能赋予食品浆状或粒状组织,不论在高酸性或低酸性环境中均能适用,使产品外观和口感都得以改善。
3、羟丙基淀粉:羟丙基淀粉是环氧丙烷在碱性条件下与淀粉发生醚化反应而制得一类非离子型变性淀粉。羟丙基变性淀粉可作为食品增稠剂、悬浮剂和涂料等,作为增稠剂特别适于冷冻食品和方便食品,使食品在低温储存时具有良好保水性。
4、酸变性淀粉:用酸处理一般淀粉乳使之改性为变性淀粉,属可溶性淀粉。酸处理后淀粉,大大提高淀粉凝胶性(酸变性玉米淀粉为最),可用于果冻、夹心饼、糖精生产:酸变性淀粉,其冷粘度与热粘度比值增大。
5、酯化淀粉:淀粉磷酸酯,淀粉磷酸酯水溶性较好,并具有较高糊粘度、透明度和稳定性,在食品业可用作增稠剂、稳定剂、乳化剂。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钠,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钠又称纯胶,在水包油型乳浊液中具有特殊乳化稳定性,是一类新型食品乳化稳定剂和增稠剂。
6、羧甲基淀粉:羧甲基淀粉(CMS)是淀粉与氯乙酸在碱性条件下发生醚化反应而制得水溶性淀粉衍生物,是变性淀粉主要品种之一。
7、复合变性淀粉:对淀粉进行二次或二次以上变性处理,处理后产品被称为复合变性淀粉或多元变性淀粉。以交联淀粉为基础,可进一步加工为各类变性淀粉,如羧甲基化、氧化、阳离子化等,经多元变性的产品性能更符合应用要求。
8、交联变性淀粉:用双官能团或多官能团试剂处理淀粉,淀粉分子羟基与交联剂反应,各淀粉分子之间形成链桥,使淀粉分子交联,生成交联淀粉。
卡拉胶和琼脂虽然都是从海藻中提取的,但两种的原料不同,而且性质不一样,琼脂做成的果冻口感较脆、透明度一般,多用于制作羊羹、凉粉等,卡拉胶做的就比较有弹性、透明度较高,多用于制作果冻、软糖等要求透明度较高。
淀粉作为经纱浆料已有悠久历史。淀粉对亲水天然纤维有较好的粘附性,有一定的成膜能力,并且价格低廉、资源丰富,在经纱上浆中的应用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淀粉浆料上浆性能却不理想,如浆料热稳定性差、浆膜硬脆不耐磨等,需要运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使淀粉变性或与其他浆料混合使用,以提高其上浆效果并扩大其使用范围。
瓜尔胶是一种可降解的天然多糖类高聚物,能溶于冷水和热水,被广泛用于食品行业,用来改善淀粉的性能。用于纺织浆料添加物的最大优点就是与纤维素的结构非常相似,对纤维素具有直接性,而且可生物降解,热稳定性好。
瓜尔胶对淀粉糊化粘度的影响
瓜尔胶对淀粉糊化峰值粘度的影响
由于瓜尔胶在冷水中也可溶解,增加了体系粘度,瓜尔胶水化后将减少体系中自由水的数量,并与从淀粉颗粒中沥滤出的直链淀粉发生相互作用,妨碍淀粉糊化。随着瓜尔胶含量的增加,峰值粘度也大大提高。淀粉和瓜尔胶为两相体系,其中瓜尔胶由于水溶性好,为连续相,在糊化过程中淀粉颗粒膨胀,淀粉相的体积大大增加,这样也使得瓜尔胶的有效浓度骤增,进而使得体系的粘度大大增加。
瓜尔胶对糊化温度的影响
瓜尔胶和淀粉体系的糊化温度在75~85℃之间,随着瓜尔胶添加量的增加,淀粉糊化温度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瓜尔胶对淀粉的质量分数≤2.5%,糊化温度基本不变,说明瓜尔胶对淀粉糊化基本无影响;第二阶段,2.5%<淀粉的质量分数≤6.0%,糊化温度随着瓜尔胶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加,这可能是由于随着体系中瓜尔胶浓度的升高,瓜尔胶作为一种亲水性胶体,与淀粉竞争吸附水分子,导致淀粉糊化温度升高;第三阶段,淀粉的质量分数>6.0%,糊化温度随着瓜尔胶质量分数增加而下降,可能是相对于第二阶段来说,较高浓度的瓜尔胶更容易与淀粉中沥滤出的直链淀粉相互作用,促进了淀粉颗粒的破裂。
瓜尔胶对淀粉低温凝冻性的影响
淀粉糊化后,随着温度的降低,直链淀粉会快速回生形成三维网状结构,从而导致粘度的回升,而且随着时间延长支链淀粉也参与回生过程,使其粘度进一步增加,导致淀粉在低温下凝冻。瓜尔胶增加了糊化淀粉在50℃的低温粘度,是由于瓜尔胶的粘度高于淀粉,对体系低温粘度的贡献,这也是瓜尔胶通常作为淀粉增稠剂的原因;另一方面,瓜尔胶也降低了淀粉糊低温凝冻的速率,这意味着瓜尔胶与淀粉相互作用,阻碍了淀粉分子之间的重排缔合,从而降低了淀粉糊的低温凝冻趋势。其中100%瓜尔胶的浓度为10.5%。
红薯是一种富含淀粉的植物,淀粉含量高达30%左右,是制作淀粉的优质作物之一。红薯淀粉价格低廉,易糊化,化学反应性比各类淀粉高,适宜淀粉化学改性。红薯变性淀粉与原淀粉相比,具有透明、黏度高、抗老化、稳定性好的物理性和良好的保水性能,它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前景广阔。
我国淀粉改性研究起步晚,发展也很慢,变性淀粉产量较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对变性淀粉的需求急剧增加,仅国内市场对红薯淀粉的需求量就在200万吨以上,然而国产加工量却不足一半。作为食品、造纸、纺织、石油等行业需求较大的变性淀粉(酸变性淀粉、氧化变性粉和羧烷基变性淀粉等),我国的年需求量在400万吨以上,仅方便面市场需求近30万吨,然而国产变性淀粉产量仅为10万余吨,其余都依赖进口。
随着人们饮食消费观念的改变,红薯淀粉的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大,红薯的种植空间和淀粉的加工空间也会越来越大。由于产品用途广,原料价格低廉,加工开发增值空间大,因此,在利用红薯加工变性淀粉方面,有着非常大的市场空间,红薯淀粉加工产业前景看好。
红薯深加工领域的市场发展前景良好,红薯淀粉的深度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红薯深加工厂家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加快现代化机械化农业产业转型发展进程,积极开拓新能源,开启清洁化能源的创新型企业发展模式,同时兼顾绿色环保、安全卫生,真正发挥红薯深加工领域的行业特色,创造更大的产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