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火腿肠涨袋问题
首页 > 问题列表 > 详情

低温火腿肠涨袋问题

如题,火腿肠两头卡扣处涨气,产品本身无酸败味道,但已失去原有风味,颜色变暗,微生物检验菌落和大肠菌群均正常未超标。什么原因可能导致这种情况,请各位专家指点。 6 回答 ·  4 关注
共6个回答
原料及生产加工过程中那些方面应该加强控制,采用什么样的消毒剂较好?(二氧化氯?)
  10 0
产品已经处理了,没有照片。
  10 0
二氧化氯当然知道不能往产品里加,我指的是器具和员工手的消毒。
  7 0
应该是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在食品生产中,尽管高温杀菌可杀灭食品中的产气荚膜梭状杆菌细胞,但无法杀灭孢子。如果食品在5-48℃、特别是21-48℃之间储存,产气荚膜梭状杆菌孢子易萌发,并在厌氧条件下发酵、产气,导致密封产品涨袋。由于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可在高温下形成孢子,因此控制其生长是预防的主要措施。在食品杀菌过程中,必须确保食品内部温度高于73℃,杀死活细胞;杀菌后食品必须快速冷却到4℃以下,或储存在60℃以上,以防止孢子萌发和生长。在实际生产中,食品在杀菌后必须在2小时内降温至21℃、6小时内降温至4℃(食品内部中心温度);为加速降温,可考虑将食品切块,同时加速储存间空间交换。可根据国家商检标准《SN 0177-1992 出口食品中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检验方法》进行检测,但是步骤、方法麻烦。用Acumedia的庖肉培养基进行检测,简便、快速、准确。
  10 0
做常温的,已经化验过了,微生物、大肠均未超标,所以来请教专家。
  5 0
怀疑是芽孢杆菌啊,你测定测定看看,产品如果盐分高滴话,菌可能是耐盐菌啊
  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