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酵食品过程当中如
问答首页
话题分类
我的首页
消息提醒
食品商务网
首页
>
问题列表
>
详情
发酵工程
在发酵食品过程当中如何控制黄曲霉毒素的产生?
请教各路大侠,在发酵食品(如制作水果酵素)当中如何控制黄曲霉素的产生?黄曲霉素的适宜生存环境如PH值等是多少?或者多少PH值以下黄曲霉素就无法生长?肉眼能识别黄曲霉素吗?这些问题憋在心里有两年了,有劳各位!谢谢!
8 回答 · 1 关注
共8个回答
时光匆匆的小流年,食品研发
2018-08-01回答
我们测乳制品用的是黄曲霉毒素检测试纸条,20元一只的,十分钟能判定结果。
0
0
四叶草*^_^*,食品添加剂检验项目负责人
2018-08-01回答
有没有可能在原料和环境中给予控制?黄曲霉也是一个霉菌,一般28℃左右,75%左右湿度都会长的非常好。。。如果等到它长起来了再控制,貌似就比较晚了。。。。
0
0
三分情话,食品厂厂长
2018-08-01回答
谢谢您提供的方法,但这时是事已成定局,如何在制作过程中控制黄曲霉是关键,所以一直想寻找这方面的答案!耐心等待答案!!
0
0
叔,研发/技术员
2018-08-01回答
但做水果酵素,原料都必须生用,不知可以用酒精消毒否。但这只适合一部分水果,象草莓杨梅桑椹子等就不行。有经验的朋友可以多多发表一下自己的心得哦
0
0
晴天 @LWH,食品检测销售工程师
2018-08-01回答
嗯,对的,在发现有不正常的情况下先测一下PH值,再来研判是否是好菌还是坏菌
0
0
心动,食品营销总监
2018-08-01回答
我们最近研究利用纳米颗粒技术脱离黄曲霉毒素,不知道对你们是否有用
0
0
曲未终人已散,食品工程师
2018-08-01回答
原料应该杀菌啊,没有霉菌就肯定没有毒素啦
0
0
痴心少女,食品安全专员
2018-08-01回答
嘿嘿,曲霉一般不会有一层膜的。几乎所有的霉菌,有附着面的时候都是“长毛”,毛上有产孢子后,会有不同的 颜色体现;在液体中几乎都是一个个的“圆球”,其实也是菌丝团起来的。所以表面上游一层黄色的膜,要么是原料的物理化学作用(比如说冲的牛奶表面会形成一层膜),要么是细菌或者酵母菌有可能。个人觉得霉菌不太可能。 另外,黄曲霉有特定的显微结构,在显微镜下就可以看到,不一定就是黄色的哦。。。。 产霉菌的培养基,其pH一般会有少许的升高,但是不会偏离中性太多。话说您说的单独捞出来的pH值,理解的不是特别透彻——捞出来以后怎么测?
0
0
相关问题
50t/d黄酒发酵车间物料衡算
4个回答
14934发酵法灭菌滤纸是什么滤纸?急救
1个回答
GB 2714-2015《酱腌菜》中“非灭菌发酵型产品”是指哪类
7个回答
主要菌种/酸奶发酵剂的型号:::急
8个回答
请问新的发酵酒卫生标准是否已发布了?
2个回答
编辑推荐
单锥螺带真空干燥机的优点?
1个回答
我国“无麸质”食品有什么管理标准吗?
1个回答
复配酶制剂中的辅料有何规定?配料如何标识?
1个回答
白芸豆提取物的提取方法、测定方法及应用是什么?
1个回答
粮食食用油快速检测解决方案有哪些?
1个回答
关注问题
写回答
提示
提示信息
确定
取消
消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