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盒的生产包括两大环节:设计和生产.其中.设计包含盒型的结构设计和装潢设计:生产涉及的环节较多.如印前、印刷和印后加工等.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包装印前处理.一般来说.这两个环节由设计公司和包装印刷企业分别完成.也有一些大型包装印刷企业拥有从设计到生产的全套服务能力。
1.包装盒设计流程
盒型结构设计软件一般可以完成从纸盒、纸箱结构的初设计到尺寸的标注、桥接、拼排等工作.并有包含数百种盒型的盒型库可供选用。一般盒型结构设计软件还有3D打样功能.设计者可以通过屏幕看到盒子的立体效果.供设计者和用户在不同设计方案问进行选择.3D效果还可以转存为动画文件格式.以方便远程校样.
为了后确认设计的盒型结构.可以用盒型打样机在卡纸、瓦楞纸板、泡沫或垫片材料上进行切割和压痕.得到包装盒样品。
目前常用的盒型结构设计软件有AutoCAD、艾司科的雅图(ArtiosCAD)、邦友科技开发公司的Box-Vellure和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的方正包装ePack等。包装盒的装潢设计可以利用常用的平面设计软件完成.一般采用AdObelllustrator软件。为了增强它在包装设计方面要求的补漏白、专色处理等方面的功能.艾司科开发了AI软件的插件包印能(DeskPack)。
2.包装盒印前处理流程
包装盒的印前处理一般包括:包装印前编辑、连晒排版、数码打样、RIP和输出。
包装印前编辑的任务是针对包装的特殊需求.将装潢设计环节送来的A1.EPS、PDF等格式的文件导入并进行编辑处理.比如定义特殊加网、专色处理、条形码和收缩包装变形处理等。目前市场上有艾司科的包装世纪(PaCkEdge)、Artworksystems的Artpro、网屏的PackstudioSE等软件可供用户选择。
连晒排版软件可以导入盒型结构文件(DXF、CFF2等格式)、装潢设计文件(AI、PDF等格式1.以及包装印前编辑软件提交的文件.采用自动化和互动的工具完成盒型平铺或相互插拼前后连晒、翻翼安排、检查标记等功能。
排版完成后的大版结果以PDF格式或JDF格式保存。目前市场上常用的连晒排版软件有艾司科的柏拉图(PIatO).柯达的潘多拉(PandOra).网屏的FIatWOrker、PowerLayout+PowerStepper等。
RIP和输出软件要求有很好的连接性.可以接受来自不同系统的输入文件(PS、PDF、JDF等格式).比如上述流程中的DeskPack、Plato、PackEdge、Artpro、lllustrator等软件提供的文件.并可输出至数码打样机、激光照排机、CTP等各种不同的设备。目前常用的主要有艾司科的快易(FlexRip)、爱克发的ApogeeX、网屏的TrueFIow、柯达的Prinergy等。其中快易主要用于柔性版制版.其他的用于胶印制版。
上述RIP和输出软件一般都提供数码打样模块.当然也可以采购专门的数码打样软件.如EFlCOlorProof、BlackMagic、GMGColorProof等。由于包装产品有专色使用多、承印材料种类多等特点.通用的喷墨型数码打样机在颜色匹配方面很难满足要求.一般仅用于内容、尺寸等方面的校样。
市场上可以做到在实际承印材料上进行真网点打样.而且颜色匹配性也不错的数码打样系统很少.柯达的ApprovaI就是其中的一种.但是设备的购买和使用成本非常高.很难在国内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