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是天的泪,南京优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18-08-09回答
果汁悬浮饮料常见的问题及造成原因果汁饮料的悬浮性问题一直是困扰饮料生产的技术难题。在果汁饮料中,既有果肉微粒形成的悬浮物,又有果胶、蛋白质等形成的真溶液,甚至还有脂类物质形成的乳浊液、悬浮物。乳浊液的微粒与饮料汁液之间存在较大的密度差,这是不稳定的主要原因。理想的果汁悬浮饮料其外观应该是:汁液澄清,果粒悬浮均匀或果肉混合均匀,无明显分层现象。果汁饮料易出现的不稳定现象主要包括:分层(creaming)、沉淀(sediment)和絮凝(flocculation)。目前许多厂家的果汁悬浮饮料的稳定性较差,原因有多方面。从原料上应该注意生产上每批原料来源应尽量保持一致,原料榨汁工艺如果处理不好,会造成粗纤维含量较高,易引起沉淀。带果粒和果肉的果汁保持均一的质地很重要,要使悬浮物稳定,就要使其沉降速度尽可能降至零。悬浮物的下沉速度遵循斯托克斯公式:V=2gr2 (ρ1-ρ2)/9η,V—沉降速度; g—重力加速度; r—悬浮物颗粒半径;ρ1—悬浮颗粒半径;ρ2—分散介质的密度;η—分散介质粘度从斯托克斯公式可以看出,饮料配方中的糖度很关键,因为在整个分散介质体系中,天然的果汁与悬浮物物的密度(ρ1),很大,只有人为的添加糖分(一般为蔗糖)才能增加分散体系的密度(ρ2),从而减少分散体系与悬浮物之间的密度差。在实际生产中,果汁的糖度一般控制在10~120Brix之间,对于含有果肉和果粒的悬浮饮料来说,在此糖度下还不足以悬浮住密度较大的悬浮物,因此需添加适量的稳定剂起到增稠和悬浮稳定效果。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稳定剂的使用量和复配比例不当很容易造成产品在货架期内出现分层和沉淀,因此选择和使用好的稳定剂并掌握合适的复配比例是影响果肉悬浮效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