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
食品企业中HACCP与ISO9000的结合目前,大多数出口食品企业都建立了HACCP和ISO9000体系,但存在有两套体系各自独立不能深度结合的问题。在企业中搞两套班子,各形其道。面对不同的评审,提供不同的体系文件和记录,给企业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种方式可以实现HACCP与ISO9000的体系的融合。一、分解式结合分解式结合是指将HACCP有关体系的要求分解到ISO9001:2000标准的各条款要求之中,实现HACCP与ISO9000的结合。下面按照HACCP七项原则的顺序描述有关HACCP内容如何分解到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中实现结合:1、原则一危害分析、原则二确定关键控制点、原则三确定预防措施的关键限值这三个原则要求企业成立HACCP小组,描述产品特性、制定食品生产流程图、进行危害分析、确定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有关危害并进行风险分析、针对每一种危害拟定预防措施,并在危害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食品加工过程的关键控制点和控制各关键点的预防措施的关键限值。按照这三个原则的要求,企业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1)可在5管理职责中,在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中体现对食品安全的追求和承诺;在企业的组织结构中,成立HACCP小组并明确职责以确保HACCP;计划的建立、实施、保持并进一步确定HACCP小组每一成员的职责;将有关SSOP、GMP、HACCP的法规要求作为企业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要求的输入;2)在4质量管理体系、7产品实现中按照有关过程识别的要求进行流程图的识别确定,画出流程图并标明关键控制点;3)按照7.5.1生产和服务提供要求描述产品特性,并确定每一关键控制点的过程参数——预防措施的关键限值;4)提出对管理者代表负责HACCP计划的建立、实施、保持、验证的职责要求;5)把危害分析过程昨晚7.1产品实现的策划的内容,并将危害分析工作单作为策划输出;6)将预防措施要求体现在按照8.5.3预防措施要求建立的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中,并在程序文件中预先确定对个危害的预防措施。2、原则四建立监测程序本原则要求明确监控职责、对监测人员进行
培训、做好监测记录、对产品进行抽查检验和实验,以验证监测效果;获得监测设施并进行校准。按照本原则的要求,企业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应:1)在5管理职责中明确监测职责;2)按照4.2.4质量记录控制要求将对做好监测记录的有关要求纳入质量记录控制程序;3)按照6.2人力资源的要求,对监测人员的资格要求及其培训进行控制;4)将对关键控制点的产品的抽查要求作为8.2.4产品监视和测量的要求,形成文件做出规定并实施;5)将对每一关键控制点的监测要求纳入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进行控制;6)按照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要求,制定文件对关键控制点的监测设施进行校准。3、原则五确定校正措施本原则要求确定当偏差发生时所生产的食品的处理。纠正偏差原因确保关键限值的控制,保持纠正措施的记录。按照本原则的要求,企业应:1)在按照8.3不合格品控制条款要求制定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中规定当偏差发生时所生产的食品的处理措施;2)按照8.5.2纠正措施制定的纠正措施控制程序中预先确定对偏差发生时的纠正措施,并提出对记录的保持要求;4、原则六建立有效的记录保持程序本原则要求食品企业制定和保持一个书面的HACCP计划,HACCP计划中必须体现整个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每一关键控制点及其危害、关键限值、对关键控制点监测的规定(监测对象、方法、频率、监测人员)、纠正措施、产生的有关HACCP记录以及对每一关键控制点的验证措施。对有关的HACCP记录进行保持。按照本原则的规定,企业应:1)按照4质量管理体系有关要求,编制相应的文件提出HACCP计划的编制、审批、职责和内容等方面的要求;2)编制相应的HACCP计划,体现本原则所要求的内容;3)将有关HACCP文件按照企业按条款4.2.3文件控制编制的文件控制程序进行控制;4)将有关HACCP记录按照企业按条款4.2.4质量记录的控制编制的质量记录控制程序进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