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职业打假人对于食品生产企业标识标签问题的投诉举报 ...
在我们日常监管中,经常会收到一些所谓的职业打假人的投诉举报信,投诉
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标识标签标注错误,以营养成分表标注错误为主,投诉的同时,要求执法监管部门给予处理并答复,同时要求企业给予误工费,打印费,精神损失费等赔偿,一袋几块钱的东西要求赔偿几千元甚至上万元,作为执法者,不知道大家是如何处理的?大家交流一下哦!
8人参与回答
-
看错误的地方有没有误导到消费者,造成伤害。如果没有整改即可
-
你是食药监的吗,是的话,这些不是你的职责
-
误工费,证据?打印费,最多几十块钱吧?精神损失费,有鉴定报告吗?标签问题,如果不是恶意的,像那些单位大小写,修约等问题,建议还是以整改为主。毕竟现在整体实体行业形势不好,像一些中小企业经不起这些折腾的。昨晚,我听我朋友说他们公司因为效益不好开始裁人了,母公司是一家美资上市企业,世界五百强。
-
看严重程度,轻微不处罚,整改。
-
一竿子打出去!
-
只受理,按食品安全法处理,其他赔偿走法律程序
-
食品标签严格来说,并不属于食品安全范畴。新食品安全法的修改内容也足可以说明问题。职业打假人是以挣钱为目的的,多标签问题,促进不了食品的安全。
-
履职到位,有调解职能的象征性组织一下调解(二合一或三合一模式),尽量调解不成功,让其走法律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