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毫无疑问,已处在全中国人民的风口浪尖。不管你的产品中异物为何物,是否有害。标签瑕疵是否影响生命安全,是否影响该食品功能等等都已然成为了打假人关注的范围。有欣慰有气愤有感叹有无奈。欣慰的是:食品终于如此让人关注,质量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下一步是否有可以让消费者为了更高要求的质量来埋单?气愤的是:企业认为标签瑕疵,运输造成油墨日期模糊问题,都会带来数额不定的罚款,真的很郁闷。感叹的是:在中国做食品,真的好难。无奈的是:再难也要做,为了“中国制造”有一天可以成为中国制造。从《食品安全法》实施到如今,关于约束企业的条款是我们业内人一直在争论的焦点,有些促于改进,有些过于苛刻。其实,仔细体会,也可以感觉到这部法还是很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对于企业的惩罚,真的数据具体,条件清晰。其实这真的是一件好事,如果你站在老板的角度,站在一个企业家的角度,站在一个行业的角度。你会发现,提高门槛,绝对利于全社会,也利于行业,更利于中国制造。打假人是消费者的福音,有了这些人的存在,可以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有人肯定会说恶意打假,那么其实恶意打假是因为本身这个过程存在漏洞导致了打假人钻了空子。就比如超市打假,私藏食品过期打假。这是可以避免的,但这是一个系统问题,如何避免恶意打假是各种受体负责人要考虑的问题。不能因为恶意打假而否定整个打假,这是极端的。反观非食品行业,说说家电行业吧。举个具体的例子,燃气
热水器。网上搜搜差劲的售后案例,可以说每一个燃气热水器都会多少找到一点。家电行业目前实行三包政策,本人社会经验尚浅,对于三包理解不多。但就本人目前遇到的事情,谈谈一些想法,还希望各位朋友说说自己的想法。6月初安装了一台德国知名品牌的燃气热水器,当时冲着这个品牌而购买的。大家都觉得,德国制造那是一种追逐的水准,我也一样,为了得到高品质的产品以及服务,我选择了价格相对较高的某品牌。然而,从拿到机器到售后人员上门解决问题,种种事件让我眼镜大跌。1. 机器安装前,内部有东西晃动。师傅安装后拆机发现,一个固定件掉落,他说这个没关系。2. 安装前未提前告知所需材料及使用数量,未按照标准流程作业(出示工作证,材料收据等)。3. 为了快速安装,直接剪坏插座盖板,还不告知我。4. 安装结束,没有测试管道是否泄漏。 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既不会大哭大闹,也不会无理取闹。我当晚查阅资料,咨询电气工程师。我个人觉得,固定件的掉落,这是一个存在隐患的事情,并不是按上去就OK这么简单。 我的推理:固定件掉落————机器被摔or出厂未检测出来。1. 机器被摔的话,那么主板焊点是否会松动?其他电子部件是否存在松动从而导致后期产生电火花?会不会有部件因为这个震荡导致机器使用寿命缩短?2.出厂未检测,那么管理相当差,质检有问题,对不起这个价格和品牌。 店家、消协回复:最大让步:可以换货,不可以退货,因为厂家觉得没有质量问题。 那么我想和各位探讨:1. 何为质量问题?(针对燃气热水器)求助及吐槽点 1. 从厂家执意要换货,继续深入去推理。换回去的货,厂家会怎么处理?大家是否知道翻新机?是否愿意买到翻新机? 2. 食品问题可以找食药监,可是电器类问题,说找消费者协会,可问题是:消费者协会只是民间机构,不具有执法权。到底该找谁可以解决? 3. 食品相关标准免费下载,这个燃气热水器的标准得花80人民币才可以下载。凭什么? 4. 燃气热水器安装材料的猫腻,还要骗人多久。进户燃气管道材质是镀锌管,燃气热水器上却给你安装40一个的
铜球阀,真的有必要吗?进出水管30元一根,其实内部就是自来水,不锈钢304还不够吗?排烟管道最贵,尼玛到底是什么鬼材料? 最后,说下气话。是因为食品太LOW?要搞得我们行业如此透明?利润如此之薄,从业如此艰辛? 讲安全,至少食品不会让你吃下去立刻死掉,但是燃气等有些设备,却会让你发生一次,家破人亡,谁轻孰重,希望80后的我们,肩负起推动社会的责任。温水煮青蛙虽然是不科学的,但是好逸恶劳却是人性的弱点。只有居安思危才能振兴名族,推动社会前进。 我们不怕行外人说食品添加剂的种种不是,我们真的很痛心那些食品科学与工程毕业的学生公然反对食品添加剂,标榜所谓的0添加,纯天然,绝不添加xxx。这是毁灭食品工业,也是在给业内人士挖坟。 我一直有个梦想。有一天,当人们谈起中国的食品时,是十足的信任,三十二个赞!!! 以上,仅代表一位年轻人的拙见,得罪之处,还请各位海涵;不足之处,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