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商务网首页
产品中心
食品招商
会员商务室
展会论坛
食问实答
资讯
最新
市场
大事件
新品
原料
展会
进出口
行情
营销
规范
活动
工具
问答
食价搜
报告
供需
求购
产品
食料通
新品库
登录
首页
回答
问题
提问
通知
消息
高温蒸煮袋的问题
回答
其他食品
高温蒸煮袋的问题
肉制品
高温蒸煮袋
的问题,高温蒸煮袋的材料用哪些?质量和性能指标有哪些?如何测定蒸煮袋的性能指标?请各位专家指点!!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0条评论
邀请回答
分享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阳光
|
2019-05-02
登录
后参与回答
登录
后参与评论
7人参与回答
白色纽扣
,食品检验员
2019-05-03回答
高温蒸煮袋目前有用三层复合或者四层复合的,一般为PET/尼龙/铝箔/RCPP ,三层就少尼龙层需要是透明包装,就用三层的,去掉铝箔层标准有相应的国标的
9
0条评论
收起
确认修改
取消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太阳每天都生气
,QC
2019-05-03回答
我做的肉制品要求蒸煮袋耐受121度以上的高温,透气率、透氧率、透湿率要低,密封性能要好。
5
0条评论
收起
确认修改
取消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夹板缝隙里的人
,食品技术主管
2019-05-03回答
检测项目全部是卫生标准,符合食品包装要求就足够了!!!漏气率依据返货情况测算除去超期返货、内容物腐败(保质期1/3时间)剩余断定为漏气或透气除以销售量!!
10
0条评论
收起
确认修改
取消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时光匆匆的小流年
,食品研发
2019-05-03回答
将蒸煮后漏气的食品从新拿出来(与空气接触)再次直接(未再次消毒)抽真空。请问这样有影响食品质量(食品卫生指标)吗?操作过程的手部有消毒后戴一次手套再直接接触食品的。本人想去做个试验!!!!
4
0条评论
收起
确认修改
取消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忘了你,忘了全世界
,食品检验员
2019-05-03回答
我也在做蒸煮包装的实验我可以把自己的实验效果给大家大家帮我分析一下
1
0条评论
收起
确认修改
取消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洒脱
,健康食品业务代表
2019-05-03回答
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蒸煮袋”这种方便的塑料软包装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并接受。本文对“蒸煮袋”脱层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预防建议,希望对生产企业有所帮助。 蒸煮袋是用来包装蒸煮食品的塑料软包装,根据耐温性能不同而分为耐水煮袋(≤100℃)、耐蒸...
显示全部
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蒸煮袋”这种方便的塑料软包装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并接受。本文对“蒸煮袋”脱层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预防建议,希望对生产企业有所帮助。 蒸煮袋是用来包装蒸煮食品的塑料软包装,根据耐温性能不同而分为耐水煮袋(≤100℃)、耐蒸煮袋(121℃~125℃)和耐高温蒸煮袋(≥135℃)。 经过约30min高温杀菌后,蒸煮袋能大大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因而蒸煮袋的生产获得了迅速发展。蒸煮袋脱层是指装入食品蒸煮后发生的脱层现象。该问题具有一定的潜伏性,印刷、复合、熟化时就已埋下隐患,但问题一般发生在食品企业使用蒸煮袋时,因而往往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蒸煮袋的结构一般为:(内层)CPP等薄膜/胶水/油墨/尼龙等薄膜(外层),脱层可能发生在上述任何两种材料的界面之间,共有三个界面,即内层薄膜/胶水、胶水/油墨、油墨/外层薄膜。脱层现象轻微时表现为在包装的受力部位呈条纹状脱离,或用手很容易剥离撕开,严重时则在蒸煮后自然呈大面积脱离。 造成蒸煮袋脱层的原因 1、油墨或胶水的耐湿热粘接强度不够 蒸煮袋所用的油墨或胶水不管是双组分或单组分,一般是采用聚氨酯树脂制造而成,油墨或胶水的耐湿热性能主要由聚氨酯树脂的耐湿热性能决定。就聚氨酯树脂本身的特性来说,由于聚氨酯树脂中的酯键、氨脂键等基团有较强的极性,湿热条件下易受到湿气的进攻,发生水解,且聚氨酯树脂与基材表面形成的氢键易受湿热而被破坏,从而使粘接强度降低,甚至胶粘层脱落。油墨或胶水生产厂家应该从技术上通过改变聚氨酯树脂的化学结构以及采用添加剂来提高蒸煮油墨在经过高温蒸煮后的附着强度。 2、软包装生产企业对油墨或胶水的使用操作存在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固化剂用量不符合要求。按要求既不能用少,也不能用多,若用量少了,则固化剂与树脂的交联程度不够,墨层的粘附强度、耐热性、耐水解性就会降低;若用量多了,则会发生过度的交联,影响高分子间的结晶和微观相分离,从而可能会损害胶层的内聚强度,内应力增加,墨层过分收缩,引起脱层。二是熟化时间达不到要求,时间短则交联不充分,墨层耐温、耐水解性降低。三是油墨或胶水活性不够,或掺多了过期失效剩余物。在未印刷或复合前若油墨或胶水活性不够,则可用来连接基材的基团数量少,因而附着力不强。 3、油墨、胶水及薄膜间的配伍性不符 根据粘附理论,当胶粘剂与被粘物表面张力相等且极性相同时,界面张力最小,粘附强度最高。因此,油墨、胶水固化成膜后的表面以及薄膜表面的状况就有可能随不同厂家的产品情况而异,由于各种表面的基团不能很好地发生吸引形成分子间力或者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化学键,即使在低温时有一定的作用而形成附着力,但在高温情况下,表面基团微弱的连接可能受到破坏而发生脱层。 4、薄膜问题 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薄膜处理度达不到要求,或根本就未处理。操作人员往往并未发现这个问题,以至于在印刷后、复合后、熟化后附着牢度都不高,在蒸煮后脱层才发现这个问题。在生产实践中,我已发现过好几起这类事例。二是薄膜内的某些添加剂在高温时加快游离到表面,可能会造成附着力下降。如塑料薄膜中添加的开口剂、抗静电剂、爽滑剂等。 蒸煮袋发生蒸煮脱层事故后,企业首先要仔细辨别脱层发生在哪个界面间,弄清与哪两个材料有关,并检查生产工序上是否按照要求操作,同时可调换材料作对比试验,以查出脱层的真正原因。 为了防止出现蒸煮袋脱层事故,企业应做好如下工作 1、食品企业使用蒸煮袋时应严格控制温度在蒸煮袋生产企业所保证的范围之内 因为即使是超出几度,但由于这时制作蒸煮袋的各类材料往往已达到所能承受的极限,这超出的几度对蒸煮袋的性能是否能保证就非常关键。 2、食品企业应做好对批量使用蒸煮袋前蒸煮袋性能的确认 这种确认也就是在特定工艺条件下蒸煮袋可否使用的工艺条件试验。因为内包装物的理化特性,以及在高温下因可能发生的理化变化而产生的新物质等都有可能在蒸煮袋层内渗透从而引起蒸煮袋包装性能的下降,如造成脱层。即使是蒸煮袋内的真空度也可能引起蒸煮袋各层之间应力的差异,而引起粘附力较差的薄膜层间脱离。 3、蒸煮袋生产企业应加强管理工作,做好各工序的工艺指标检测和控制,特别是要把好蒸煮袋出厂前盛物试验的最后一关* 要注意薄膜的处理度是否达到要求,这对印刷牢度和复合牢度至关重要。* 要注意熟化时间,让双组分的油墨或胶水充分起交联固化反应。* 要注意双组分油墨或胶水在使用时的失活程度,掺入失活油墨或失活胶水的量一定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要严格按照材料厂家提供的产品说明书使用,特别是油墨及胶水的固化剂量一定要按要求使用。* 要模拟食品企业使用的工艺条件来检测成品袋的性能,并督促食品企业对蒸煮袋使用性能的确认,防止出现更大损失。 4、蒸煮袋生产企业要做好各类包装印刷材料的配伍性使用试验 因为各类产品的使用范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特殊性,无法控制或照顾到各类用户后处理加工及进一步深加工和使用的方方面面,对下游产品的加工处理及后续产品的使用要求也不一定了解很全面。 配伍性试验要注意如下几点:一是要注意试验应贯穿在全生产工序,不可仅停留在印刷阶段。二是要注意耐高温情况,特别注意高温下薄膜内各种添加剂渗出而引起附着力下降或脱层的问题。三是要注意更换不同厂家材料,甚至是使用同厂家但不同批号的材料时,也要做好配伍性使用试验。 5、油墨、胶水、薄膜等包装材料生产企业要扎扎实实地提高和稳定产品质量* 要提高油墨、胶水的耐温性能。实际耐温性能要有一定幅度地超出所保证的耐温性能,例如新东方油墨集团有限公司所生产的耐蒸煮油墨和胶水,就充分考虑到食品企业实际应用时温度可能发生的波动,并且有不同档次和不同耐温性能要求的油墨及胶水出售,因而能确保蒸煮袋的耐温性能。* 薄膜生产企业要注意某些添加剂对高温蒸煮后附着力的影响。* 注意工艺参数的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特别是在换用新材料情况下。四是尽可能全面了解用户及下游用户的使用条件
4
0条评论
收起
确认修改
取消
登录
后参与评论
登录
后参与回答
问题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相关问题
2760问题:油炸膨化食品...
6个回答
GB17401-2014《...
12个回答
GB17401膨化食品国标...
4个回答
氨和膨化食品有什么联系?
2个回答
巴马火麻糊怎么会是膨化食品
6个回答
编辑推荐
单锥螺带真空干燥机的优点?
1个回答
我国“无麸质”食品有什么管...
1个回答
复配酶制剂中的辅料有何规定...
1个回答
白芸豆提取物的提取方法、测...
1个回答
粮食食用油快速检测解决方案...
1个回答
21food
首页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13738199242
微信咨询: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本网官方微信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确定
取消
登录食品知识问答社区食问实答
微信登录
账号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刷新二维码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
"食问实答"
忘记密码
|
免费注册
欢迎加入食品知识社区食问实答
二维码已失效
刷新二维码
请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欢迎加入食品知识社区食问实答
欢迎你!
,完善下你的信息,以后你也可以使用手机号和密码来登录了。
获取验证码
提问
问题标题
问题描述(可不填)
请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