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主动好还是被动好?主动式管理是什么?被动式管理是 ...
管理,谈到这两字,各位都耳熟,可是要做好管理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我们必须要明白的管理的要素都包括哪些1-人(man),写着容易,管理起来就不容易,因为每个人的思想都不同,思维模式也不同,如何统一为一种思想;谈到这点,大家天天听到企业文化建设很重要,什么是企业文化?说直白一点,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掌舵人的思想、理念、精神的提炼,或更直接说就是老板的想法;企业有企业文化,那作为一个部门有没有部门文化呢?当然有,那部门的文化是什么呢?就是部门负责人根据企业文化将自己的管理思路、管理想法再进一步提炼每天对部门的员工进行渗透,这样就是统一成一种思想的方法;所以管理人,首先要统一人的思想,或者说先把自己的要求说出来,写出来,变成员工容易理解的方式传达下去,告诉员工这就是工作标准。2-物(Material),尤其生产管理,每天都面临着种类繁多、纷繁复杂的原辅材料和产品,相对管理人,就容易多了,因为物没有思维,你让它什么样它就会什么样,物的管理好与差,不在于物本身,而在于管理者是否有清晰的思路和规范的管理行为、规范的管理态度;3-机(Machine),对于机器设备,我们就不能当原辅材料一样去管理,必须了解设备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要把设备当成一个刚上小学的孩子去管理,因为机器设备需要经常维护保养、需要偶尔梳理、需要经常关心它,机器设备才能更好的运转,所以管理设备就像家长对刚上学的孩子回到家--检查作业是否完成、完成的质量如何、是否存在不会的地方等等,我们管理设备一样,在使用的过程中也要看它出来的产品质量如何?若不合格,要确认追查设备是否出问题了?是否有故障了(如
螺丝是否松动)、设备上可移动的位置不在标准位置了、是否该润滑了、是否该调整了等等,只有这样设备才能出合格的产品4-方法(Method),说白了就是作业方法,操作规程、操作手势,谈到这点自然离不开人,所以我们必须规定统一的作业标准,用作业标准去规范员工的操作手势,降低误差,提高准确率,所以作业指导书或操作规程要写出来,而且要符合实际情况,最终的目的是让员工主动自觉遵守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怎么办呢?刚开始要不断检查员工的执行情况是否符合作业指导书的要求,一旦发现不符合,必须及时纠正,同时告诉员工正确的操作标准在作业指导书里面有写,也
培训过,让员工知道自己错,为什么错,是因为没有看作业指导书导致犯错,这样的渗透方式需要一个长期的灌输过程,直到员工每天能在作业时主动看作业指导书,主动去想我这样做对吗?那对的在哪里呢?我必须得记住5-环境(Environment)就是工作场所的卫生状况6-安全(Safety)7-效率(efficiency)谈完七要素,每个要素都离不开人,因为每个要素都是人在影响他,要想管理好,就必须把人管理好,要想把人管理好,就是让人知道其管理者的要求是什么?标准是什么?否则就无从谈管理,但很多管理者会说:标准我定了,要求我讲了,为什么还是有员工【下属】犯错呢?是因为标准定了,要求讲了只是管理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第二步:标准执行情况与要求落实情况的主动监督、跟踪、指导,也就是管理者的要求逐渐渗透到员工【下属】心目中去,就需要管理者主动出击去检查而不是听哪个员工【下属】反映另外一个员工【下属】才去检查,这不是管理,或者说这是被动式管理,主动管理就是【主动监督、跟踪、指导】,主动发现不符合,主动制止不符合,然后才是想不符合的原因并制定落实有效整改措施;主动式管理其次就是发现员工【下属】看不到的问题,作为管理者发现,主动指出来让员工【下属】纠正并告诉员工【下属】为什么错了?主动式管理就是管理者敢对现在的状况提出质疑,提出新的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然后去制定新标准并组织讨论-修订完善-再讨论-再修订完善-发布贯彻,而不是一味地遵循守旧,若一味地遵循守旧就是守旧管理,或者说不叫管理,管理就是需要创新,创新就是对现有的做法大胆提出质疑--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所以主动式管理就是维持-破旧-创新-破旧-再创新-再破旧,
1人参与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