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答 问题
提问 通知 消息

媒体对食品安全报道的负面影响

营养快线11种添加剂注意添加剂叠加危害 娃哈哈营养快线瓶身配料表上标注的11种食品添加剂 近日,《扬子晚报》一篇“食品添加剂新规本月实施一盒牛奶含11种添加剂”的文章,将食品添加剂的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这些符合国家规定的添加剂到底有无危害?日前,记者带着一瓶标识了11种添加剂的娃哈哈营养快线饮料,请教了食品专家。   记者随意在超市购买的这瓶娃哈哈营养快线果汁牛奶饮品瓶身上,4行配料表中添加剂占了三行:羧甲基纤维素钠、阿斯巴甜、乳化硅油……总共11种食品添加剂。食品专家表示,这11种食品添加剂都属于国家规定的添加剂范围,但其配料表中没有标明各种添加剂的含量,无法判定是否超标。如果其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专家同时提醒,如果添加剂日均摄入总量过大,也有可能会因为叠加效应危害人体健康。 “食品添加剂是为了让食品更好吃、好看”,他举例说,在牛奶中常见的黄原胶等物质,起的作用就是增稠,让消费者在喝奶制品的时候,感觉牛奶更浓稠,口感更好。而阿斯巴甜或是安赛蜜,则可以增加产品的甜度。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添加剂有可能对一些疾病患者有一定危害,如苯丙酮酸尿患者就不能食用含阿斯巴甜的食品,而安赛蜜如果过量会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特别是对老人、孕妇、小孩危害更为严重。新闻链接专家详解营养快线11种添加剂阿斯巴甜:一种非碳水化合物类的人造甜味剂。甜度是蔗糖的200倍,在应用中仅需少量就可达到希望的甜度。安赛蜜:一种化学品,类似于糖精,易溶于水,可增加食品甜味,没有营养,口感好,无热量,具有在人体内不代谢、不吸收,对热和酸稳定性好等特点,是目前世界上第四代合成甜味剂。羧甲基纤维素钠:良好的乳化稳定剂,具有优异的冻结、熔化稳定性,并能提高产品的风味,延长贮藏时间。柠檬酸:可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增强食欲和促进体内钙、磷物质的消化吸收。乳酸:具有调节pH值、抑菌、延长保质期、调味、保持食品色泽、提高产品质量等作用,有很强的防腐保鲜功效。柠檬酸钠:广泛用于食品、饮料、香料行业作为酸味剂、调味剂及防腐剂、保鲜剂、缓冲剂、螯合剂。三聚磷酸钠:一种无机物表面活性剂,对润滑油和脂肪有强烈的乳化作用,食品工业中用于罐头、果汁饮料、奶制品、豆乳等的品质改良剂。瓜尔胶:天然的增稠剂,主要由半乳糖和甘露糖聚合为食品而成,属于天然半乳。黄原胶:被誉为“工业味精”,是目前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且用途极为广泛的微生物多糖。即使是低浓度也会产生很高的粘度,1%水溶液粘度相当于明胶的100倍,从而可作为良好的增稠和稳定剂。乳化硅油:可用于发酵工艺,最大使用量为0.2g/kg。乳酸链球菌素:是乳酸链球菌产生的一种多肽物质,可以降低灭菌温度,缩短灭菌时间,降低热加工温度,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改进食品的品质和节省能源,并能有效地延长食品的保藏时间。 请注意:专家说这样的话:食品专家表示,这11种食品添加剂都属于国家规定的添加剂范围,但其配料表中没有标明各种添加剂的含量,无法判定是否超标。“其配料表中没有标明各种添加剂的含量,无法判定是否超标”:这是专家不懂法律法规,法规对含量没有要求标识。专家说这话的时候,有没有去想,当初这些食品标签标识规定在征求意见时,在干什么?生产企业已经按照要求标识了添加剂,你反而怀疑是否超标使用?不排除:不懂食品的新闻记者,为了稿费,就是找一些所谓的“专家”,写上报道,有时是在误导消费者。食品业内有不守法的,不能怀疑所有食品业者都不守法!!!!如果是那样怀疑一切,记者们连饭都不要吃了,全部回到农耕时代,自己自足吧。
3人参与回答
,食品研发工程师 2019-05-15回答
呵呵,砖家不整点事出来还是砖家吗?
,应用工程师 2019-05-15回答
母乳,没有任何添加剂,是婴儿最好的食品符合国家规定就没有危害,我看难说,有些事是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渐显示的,当初使用六六六药粉是符合国家规定的,现在还不允许生产了呐朋友们,我无意和大家唱反调,我还没见过营养快线是啥玩意儿呢,但是我想,无论什么产品还是自然一点好
,产品经理 2019-05-15回答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记者太无聊,这样搞下去,结果可能是大家都尽量不标,或者简单标一个复合添加剂名称,那对消费者有什么好处呢,对诚信建设更不利,哇哈哈还能老老实实标上去,能这样做的企业有几个啊专家估计也是应付记者,免得被钻空子,所以说的含含糊糊
 
问题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21food
首页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 13738199242
  • 微信咨询:
  •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本网官方微信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