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答 问题
提问 通知 消息

请问不合格品的控制中隔离的等级怎么划分?

有谁能说说,不合格品的控制中隔离的等级怎么划分?一级隔离与二级隔离是如何转化的?两种隔离形式分别要采取什么控制措施?谢谢啦。
2人参与回答
,食品机械工程师 2019-05-21回答
6.4.扣留:6.4.1扣留分为三种情况:I类扣留:用于不合格的产品可能引发安全或严重质量问题、或违反相关法规要求的,具体定义为: (1) 产品生产过程中没有符合《HACCP Plan》CCP要求的;(2) 《金属探测器检测指导书》规定需要进行I类扣留的;(3) 由于员工传染性疾病导致产品污染。(4) 致病菌检测结果 不合格的产品。(5) 受到化学品污染的产品。(6)成品中包含的过敏源未在产品上公布的产品。(7)成品重量严重不足。(8)虫害污染。(9)违反法规要求的。Ⅱ 类扣留:用于当产品可能引发轻度产品质量问题、或者有轻度违反法规的问题。具体定义为:(1)理化测试结果不符合标准的产品.(2)产品包装质量问题。(3)《金属探测器检测指导书》规定需要进行II类扣留的;(4)等待致病菌检测结果的产品。(5)微生物检测结果不合格的产品(6)可能含有异物的产品控制扣留:其他原因的扣留,以防止产品或原料被移动和使用。6.4.2所有可能的不合格品都必须立即扣留。扣留的产品必须明确标出并分开码放,扣留产品应贴扣留票,并在其上注明产品的名称、时间、班次、扣留原因及每拍上的产品箱/件数、经手人。6.4.3. 扣留产品的分区与检查:I类扣留---- 产品必须存放在受保护的固定隔离区域或使用物体(如绳索)进行隔离和标注扣留状态,并在扣留的产品上贴相同级别的扣留票。扣留的产品和原料必须有效的监控, 每天进行检查和记录数量。II类扣留---- 产品须分区存放隔离区域,并在扣留的产品上贴相同级别的扣留票。由于储存条件限制,不能进行分区存放的,库房和生产部门应制定有效的保证体系以防止被无意混用。此体系必须文件化,并由质量保证部批准。控制扣留---- 产品要明显标识,在扣留的产品上贴相同级别的扣留票,防止无意的移动和使用。6.4.4扣留的产品和原料必须在有效的监控下并有记录。监控按照以下频次:I类扣留每天检查一次;二级扣留每周一次,控制扣留每月一次。已入库的,由库房人员检查和记录;未入库的,由在线品控进行检查和记录。6.5 扣留记录应包括成品的名称、日期/代码、数量、受影响的时间(成品、半成品)、扣留原因、评审资料、权限人员签字.6.6 扣留产品的处理要在30天内完成。6.7 对于长时间(7天以上)存放在厂区库房的扣留品,库房人员需要通知到QC-ONLINE。由质量工程师填写《扣留产品检查记录》。
,食品检测分析员 2019-05-21回答
我想不合格品的处理未必要分级,可以根据不合格的原因和对不合格的处理方式分别进行隔离,比如不合格的处理方式有:废弃、降级处理、返工,外来不合格品可以减价、退货等处理,当然,也可以根据这个进行分级。目的应该是一样的,避免不合格品进入正常的生产和产品中,对不合格品进行有效的处理。
 
问题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21food
首页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 13738199242
  • 微信咨询:
  •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本网官方微信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