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新年巨献】有食说食----之谷物类及其制品鉴别
12人参与回答
-
13、微生物污染对谷类质量的影响谷类在收获、贮藏、加工等过程中极容易受到霉菌、细菌、醇母菌的污染,当条件适宜时,它们就能迅速在谷物中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使谷类及其制品变质。因此谷类在贮藏时要采取防微生物污染的措施及控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手段。
-
,食品添加剂检验项目负责人
2019-06-06回答
5、鉴别米粉的质量米粉又名米粉条,它是用特等米或加工精度高的米为原料,经过洗米、浸泡、磨浆、搅拌、蒸粉、压条、干燥等一系列工序加工制成的米制品。 在市场上选购米粉时,其质量的鉴别有以下几个方面:(1)色泽:洁白如玉,有光亮和透明度的,质量最好,无光泽,色浅白的质量差。(2)状态:组织纯洁,质地干燥,片形均匀、平直、松散,无结疤,无并条的,质量最好,反之,质量差。(3)气味:无霉味,无酸味,无异味,具有米粉本身新鲜味的质量最好,反之,质量差。如果有霉味和酸败味重,不得食用。(4)加热:煮熟后不糊汤、不粘条,不断条,质量最好,这种米粉吃起来有韧性,清香爽口,色、香、味、形俱佳,反之,质量次。
-
9、鉴别面筋的质量面筋质存在于小的胚乳中,其主要成分是小麦蛋白质中的胶蛋白和谷蛋白,这种蛋白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也是面粉品质的重要质量指标。鉴别面筋质的质量,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颜色:质量好的面筋质呈白色,稍带灰色,反之,面筋质的质量就差。(2)气味:新鲜面粉加工出的面筋质,具有轻微的面粉香味。曼虫害,含杂质多以及陈旧的面粉,加工出的面筋质,则带有不良气味。(3)弹性:正常的面筋质有弹性,变形后可以复原,不粘手,质量差的面筋质,无弹性,粘手,容易散碎。(4)延伸性:质量好的软面筋质拉伸时,具有很大的延伸性,质量差的面筋质,拉伸性小,易拉断。
-
14、温度、湿度、氧气对谷类质量的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时需要适宜的温度,漫度和氧气(厌氧菌除外),如稻谷类贮藏时湿度过大,温度过高,氧气充足,则其中污染的微生物就能迅速生长繁殖,致使谷类及其制品发霉或腐败变质。 谷物与其他有机体一样,不断地进行呼吸作用,这种呼吸作用由谷物中氧化酶(脱氢酶和氧化酶)所催化的。谷物中的单糖在氧气充足以及氧气不足或缺少的情况下,都在不断地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或生成二氧化碳和乙醇,并放出热量。谷物的氧化在氧气充足时比氧气缺乏时所放出的热量高26倍之多。由于这种氧化作用而使谷堆中热度增高。谷堆中湿度增加超过15%,温度达到30℃时,其氧化酶活动更加活跃,呼吸作用亦因之加剧,使谷堆中温度更高。在细菌酶和谷物水解酶的作用下,谷物中有机物质会加速分解,发生腐臭味,最后可能完全腐败。 因此,谷物在贮藏时不仅要求其本身含水量要低(不超过15%),而且其贮藏环境亦应保持低温、干燥、通风良好,为控制粮堆中氧气的含量可充入一些惰性气体。
-
23、糯性稻谷和非糯性稻谷的鉴别在稻谷调运的销售过程中,有时会发生非糯性稻谷和糯性稻谷互混的现象。由于二者在色泽、形态感官上十分相似,若发生互混,仅凭感官鉴别是不容易区分的,可采取以下方法鉴别。1、染色法检验过程:取试样稻谷脱壳,将糙米去掉米皮后,随机取出 2...
显示全部
23、糯性稻谷和非糯性稻谷的鉴别在稻谷调运的销售过程中,有时会发生非糯性稻谷和糯性稻谷互混的现象。由于二者在色泽、形态感官上十分相似,若发生互混,仅凭感官鉴别是不容易区分的,可采取以下方法鉴别。1、染色法检验过程:取试样稻谷脱壳,将糙米去掉米皮后,随机取出 200个整粒,用清水洗净,加0.1%碘酒(或碘—碘化钾溶液)浸泡 l分钟,然后洗净,观察米粒着色情况。结果判断:糯性米粒呈棕红色,非糯性米粒呈蓝色。计算互混百分率:互混百分率=(m/200)×100%式中:m——异类粮粒数,200——试样粮粒数。2、物理法染色法检验虽然简单,但做这种检验,需要购买试剂和器材,对于农村和偏远地区也有许多不便,而采用物理法快速检验糯性与非糯性粮的互混更为经济简便,可利用糯米加温还原成乳白色的原理,只需喝水的茶杯和刚煮沸的开水作为器具就可更简便、快速、准确地来鉴别糯性与非糯性粮的互混。具体操作方法如下:①器具和材料:喝水的茶杯(带铁盖,直径约7cm),刚煮沸的开水。②操作方法:将待测的糙米去掉米皮后碾至标一精度,随机选取200粒整米,放进干毛中中轻轻地揉几下,去掉糠粉待用。将开水倒进茶杯中,用手荡几下,然后弃去,再倒入开水,盖上杯盖,若茶杯盖上有水,用于毛中拭净。迅速将200粒大米置于茶杯盖上,3~5min后,观察米粒变化,能变成与糯米同色者(即乳白色)为糯米,不能变色者为非糯米,拣出非糯米粒数,计算互混百分率:互混百分率=(m/200)×100%式中:m——非糯米粒数,200——试样粒数。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1%,求其平均数即为检验结果。
-
17、鉴别糯米中掺有大米在农贸市场上,常有投机商在糯米中掺入大米出售,以牟取钱财,坑害消费者。鉴别糯米中掺入大米的方法如下:(1)感官鉴别方法①色泽:糯米色泽乳白或蜡白,不透明,也有半透明的(俗称阴糯),大米腹白度小,多为透明和半透明的,有光泽。②形态:糯米为长椭圆形,较细长,大米为椭圆形,较圆胖。③质地:糯米硬度较小,大米硬度较大。④米饭:糯米煮成的饭,胶结成团,膨胀不多,但粘性大,光亮透明,大米煮成的饭,粒粒膨大而散开,粘性小。从以上糯米与大米的品质特征来比较,可识别出糯米中是否掺入大米。(2)化学鉴别方法糯米中的淀粉是支链淀粉,大米中的淀粉是直链淀粉,不同的淀粉遇到碘溶液,会显示出不同的颜色,以此来鉴别糯米中掺入的大米。取米样数10粒,用水洗净表面,淋干,放在白色的瓷盘中,滴上碘溶液,拌匀,如果米粒呈褐棕色,则为糯米,如果米粒呈深蓝色,则为大米。这种方法可测算出大米的掺入量。
-
15、虫害对谷类质量的何影响害虫在原粮及半成品中都能生长,如仓库室温在18~21℃以上、湿度在60%以上时,即适于虫卵孵化繁殖,当室沮在10℃以下时,害虫活动能力会减弱。仓库中主要有甲虫、蠕类,蛾类等害虫,这些害虫不但损害大量粮食,而且使粮食带有不良气味,减轻其重量,降低其品质,也容易使粮堆发热,微生物进一步作用就会使粮食霉烂变质。 为防止谷类及其制品的害虫侵袭,应改善其储存条件,防止害虫侵入。必要时可用药物熏蒸以杀灭害虫和虫卵。
-
19、鉴别好米中掺有霉变米市场上出现将发霉的米掺到好米中出售,也有将发霉的米,经漂洗、晾干之后出售,在进口米中也曾发现霉变米。人们吃了霉变米,身体会受到损害。(1)感官鉴别方法①色泽:发了霉的米,其色泽与正常米粒不一样,它呈现出黑、灰黑、绿、紫、黄、黄褐等颜色...
显示全部
19、鉴别好米中掺有霉变米市场上出现将发霉的米掺到好米中出售,也有将发霉的米,经漂洗、晾干之后出售,在进口米中也曾发现霉变米。人们吃了霉变米,身体会受到损害。(1)感官鉴别方法①色泽:发了霉的米,其色泽与正常米粒不一样,它呈现出黑、灰黑、绿、紫、黄、黄褐等颜色。②气味:好米的气味正常,霉变米有一股霉气味。③品尝:好米煮成的饭,食之有一股米香味,霉变的米,食之有一股霉味。(2)化学鉴别方法①霉菌孢子的检验:取样品10克放在三角烧瓶中,加生理盐水100毫升,放数粒玻璃球,在振荡器上振荡20分钟,即成1:10菌悬液。然后再用生理盐水以1:100、1:1 000和1:10 000稀释度稀释。取以上各比例的稀释液1毫升,注入无菌平皿中,各作两个平行样。再将冷却至45℃的改良察氏培养基倒入平皿中,轻轻转动,使菌液与培养基混合均匀。待凝固后翻转平皿,置于28℃温箱中培养3~5天。菌落长出后,选取每皿菌数20~100个的稀释度的干皿,计算菌落总数,并观察鉴定各类真菌。当样品中检验出霉菌孢于数在1 000个/克以下的,属正常米粒,在1 000~100 000个/克,属轻度霉变米:在100 000个/克以上的,属霉变米。经漂洗后的霉变米,用上述检验方法,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②脂肪酸度的检验:取均匀样品100克,磨碎后全部通过20目筛。称取20克置于三角烧瓶中,加苯100毫升,在振荡器上震荡1小时,过滤。取滤液25毫升置于150毫升的三角烧瓶中,加0.04%酚酞乙醇液25毫升,用标准氢氧化钾溶液滴定至粉红色,同时作空白试验。用下列公式计算:脂肪酸度:20×(V1一V2) 式中:V1——样品消耗氢氧化钾溶液毫升数,mL,V2——空白消耗氢氧化钾溶液毫升数,mL。通过检验,脂肪酸度在30以下的,属正常米粒,在50以上的,属轻度污染霉变米,在80以上的,属高度污染霉变米。
-
22、发水大米的鉴别随着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国营粮食部门独家经营的格局已被打破,多渠道,多种经济成分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随着粮食价格的放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个体商贩走街串巷出售“优质油米”。在这些叫卖者中,有人在出售的大米中作假,最常见的是发水。发水米增重率在10%左右。这种发了水的大米几天就会变质、变味、发黄、发霉,失去食用价值,尤其发了霉的大米中含有大量的黄曲霉毒素,是一种致癌物质。因此,这种发水“优质油米”如果已发霉则不能食用。发水大米的鉴别方法如下。一般大米水分含量多在15.5%以内,用手摸、捻、压、掐等感觉很硬,用手插入大米中光滑易进,手搅动时发出清脆的声音,用齿嗑大米籽粒时,抗压力大,会发出清脆有力的破碎声响。而发水大米的含水量多在15.5%以上,有的在25%左右,发了水的大米粒形膨胀显得肥实,有光泽,牙嗑时抗压力小,破碎时响声较低,手插入大米中有涩滞和潮湿感,有时拔出手时籽粒易粘在手上。
-
20、鉴别小麦粉中掺有滑石粉在农贸市场上,有些商贩为达到小麦粉的增加重量的目的,在小麦粉中掺入大白粉、滑石粉,这些物质都是无机物。正常小麦粉中矿物质(以灰分计)的含量:特制粉不超过 0.75%,标准粉不超过1.2%,普通粉不超过1.5%。小麦粉中掺入了石膏、滑...
显示全部
20、鉴别小麦粉中掺有滑石粉在农贸市场上,有些商贩为达到小麦粉的增加重量的目的,在小麦粉中掺入大白粉、滑石粉,这些物质都是无机物。正常小麦粉中矿物质(以灰分计)的含量:特制粉不超过 0.75%,标准粉不超过1.2%,普通粉不超过1.5%。小麦粉中掺入了石膏、滑石粉等,皆能使小麦粉中的灰分增加。在灰分中测出钙离子、硫酸根、二氧化硅,就能定性掺入的物质。(1)灰分的测定方法:称取样品2克放入预先550℃的灼烧恒重的坩埚中,在电炉上加热至炭化,再放入550℃的马费炉中,灼烧2小时,取出冷却降温。如果灰化不完全,再加水或硝酸使灰分湿润,微温至干,然后再放在马费炉中灰化2小时,取出冷却至200℃,移至干燥器中,30分钟后称重,计算灰分。正常小麦粉的灰分为0.75%~1.5%,如果小麦粉中检验出的灰分在1.06%~2%,认为有可疑现象,如果灰分在2%以上,说明小麦粉中掺入了石膏等无机物。采用这种测定方法,可测小麦粉中掺入1%的石膏或滑石粉。(2)二氧化硅定性方法:将测定完灰分含量后的灰分中,加入2倍量以上的研成细末的氢氧化钾,混合均匀,于600℃熔融,冷后加水溶解,向水溶液中滴加(1:1)盐酸,使之呈酸性,如果有胶状物析出(H3SiO3),说明检出了二氧化硅,同时作空白对照。 正常的小麦粉,一般用此法检不出二氧化硅,但掺入大白粉、滑石粉在1%以上时,则可检出。(3)钙离子和硫酸根检验方法:取样品灰分,加(1:1)盐酸溶液 10毫升,加热溶解、过滤,滤液分成两份,一份溶液中加入1%氧化钡溶液1毫升,如果产生大量沉淀,说明检出了硫酸根,同时作空白对照。再在另一份滤液中加入饱和草酸铵溶液1毫升,滴加(1:1)氨水呈弱碱性,产生大量沉淀,则为阳性,同时作空白对照。灰分中如果仅检出钙离子、硫酸根,可认为是掺入石膏,如果同时检出二氧化硅及上述两种离子,可认为是检出了滑石粉或大白粉。当前市场上出售的大白粉,是将滑石粉精制加工而成,其成分与滑石粉相同。
-
4、大米质量的分级与质量特征我国稻谷根据加工深度的不同,将大米分为四个等级,即特等米,标准一等米、标准二等米和标准三等米。特等米的背沟有皮,而米粒表面的皮层除掉在85%以上,由于特等米基本除净了糙米的皮层和糊粉层,所以粗纤维和灰分含量很低,因此,米的涨性大,出饭率高,食用品质好。标准一等米的背沟有皮,而米粒面留皮不超过五分之一的占 80%以上,加工精度低于特等米。食用品质、出饭率和消化吸收率略低于特等米。标准二等米的背沟有皮,而米粒面留皮不超过三分之一的占75%以上。米中的灰分和粗纤维较高,出饭率和消化吸收串均低于特等米和标一米。标准三等米的背沟有皮,而米粒面留皮不超过三分之一的占 70%以上,由于米中保留了大量的皮层和糊粉层,从而使米中的粗纤维和灰分增多。虽出饭率没有特等米,标一米和标二米高,但所含的大量纤维素对人体生理功能起到很多的有益功能。
-
18、鉴别糯米面中掺有大米面糯米面又叫糯米粉,大米面也叫大米粉。在糯米面中掺入大米面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竟将大米面冒充糯米面出售,用大米面年糕冒充糯米面年糕出售。鉴别糯米面中掺入大米面的方法如下:(1)感官鉴别方法①色泽:糯米粉呈乳白色,缺乏光泽,大米粉色白清亮。 ②粉粒:用手指搓之,糯米粉粉粒粗,大米粉粉粒细。③水试:糯米粉用水调成的面团,手捏粘性大,大米粉用水调成的面团,手捏粘性小。(2)化学鉴别方法取少量样品放在载玻片上,滴上50%的乙醇溶液2滴,将样品调湿均匀,并摊平成薄薄的一层,稍待干后,滴上50%的甘油溶液2滴,盖上盖玻片,并在整玻片边缘滴上1滴碘溶液,稍微倾斜载玻片,让碘溶液扩散到蓝玻片下一半处。先用低倍显微镜调好,再于400倍镜下观察。观察碘扩散交接处淀粉,如果呈棕褐色的,则为糯米粉,如果呈蓝色的,则为大米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