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答 问题
提问 通知 消息

今年饮料市场受疫情影响大不大?

暂无描述
1人参与回答
,暂无简介 2020-08-01回答

有这么几种产品的在疫情期间的表现比较突出,我们可以回顾去看一下。首先就是居家囤货类的,满足基本生活的产品,比方说方便食品、罐头、自热食品、冷冻食品、粮油类的产品等等。蔡洪亮透露说,在今年春节期间,线上订单量翻了一两倍,既有新的顾客尝新尝鲜的购买,还有不少老顾客买来进行囤货。有的品类,比如罐头,在之前活跃度相对比较低,因为它符合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属性,所以在本轮的疫情期间,活跃度被激活,包括方便食品,包括罐头,成为了居家囤货的一个重要的产品组成部分。第二小类产品,家庭餐饮周边的消费产品。京东到家平台上,家庭火锅消费周边的食材,表现不错。比如火锅蘸料、火锅底料、还有一些火锅用的丸子之类的产品。从美团大数据反馈,在沈阳,火锅蘸料成为美团外卖第1名的产品。第3小类是家庭消费的一些参与性产品。刚才讲到了酵母,在疫情期间销量增加了40倍,大家被动宅在家里面,把小视频上看到的包子、饺子、蛋糕、面包、炸油条这些视频在自己家都实践了一次。美团数据显示和家庭烘焙,比如家庭里的做蛋糕、做面包相关商品的搜索次数,增加了100多倍,让酵母、蜂蜜销量爆发,跟大家在家里做蜂蜜类的产品有很大的关系。昨天我个人想从京东上买一个打蛋器,看了一下,最早的发货日期要到4月初,所以和居家的参与性、体验性相关的这些产品,在疫情期间销量非常的大。第4小类的产品是功能性或者有功能性联想的一些产品,比如芝士类、草本类的产品,维生素产品,还有就是乳酸菌的饮料。乳酸菌饮料在这次疫情期间又被大家重新挖出来,因为找到了若干年前央视的视频,也有的人转载日本的一些视频,说乳酸菌的一些代谢物能够激活人体的免疫力,所以有联想之后,让乳酸菌饮料在这次疫情期间也有小范围的爆发。个别的平台上也出现了断货,这样的情况,实际上都是功能性或者有功能性联想的产品呈现出来的表现。

回顾了过去一二十年走过的历程,每次的重大社会事件发生之后,都会对品类格局、消费格局、渠道格局带来一些改变。比如2003年非典之后,食品饮料行业的脉动等维生素功能性产品爆发式增长。在高峰的时候,脉动产品最高销售额是100多亿,呷哺等小火锅、小餐饮在非典之后发展非常的快,分餐制的小火锅发展非常好。从渠道来看,淘宝在03年,京东在04年拉开了发展的序幕,虽然有人也说,即使没有非典,线上平台在03年之后也会发展,但我觉得最起码非典的出现了加速了线上平台在03年04年之后发展的进程。2008年爆发了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之后,动物蛋白饮料遇到了一些危机,就是以牛奶为代表的动物蛋白,但植物蛋白的饮料快速增长,出现了6个核桃等代表性的品牌,最高峰的时候,也做到了100多亿。这两年大家能感受到移动互联网普及了,新零售成为一个热门的词汇,出现了像三只松鼠这样的从网上热起来的产品品牌。2012年的三只松鼠创立,2019年用7年的时间销售额做到了100亿。盒马印象中是不是2016年开始出现的渠道品牌。如果2016年到现在的4年时间,2019年盒马的15年销售额是250多亿。所以说每一次大的社会事件之后,都会带来品类格局、市场格局的变化。过去的几次大的事件都带来格局的很大改变。本次疫情之后,食品饮料行业会出现什么样的趋势?会不会也有特别大的门类爆发式的增长?我个人有这样一些看法和大家来做一下交流。我觉得这次疫情之后,食品饮料行业会延续我们15年提出来的一些大的发展趋势:消费分级,包括消费分级基础上的消费升级,产品和品牌的年轻化,包括社会化传播加速等等,这些趋势仍将继续。从品类来看,我们现在的品类和2003年相比极大丰富了,所以出现刚才讲到的一个产品迅速卖到100多亿的可能性不太大,但是场景的风口会比2003年的时候更多。我的判断超大的品类风口出现的可能性不像在2003年时候大,但是各种场景的风口更多。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在家的一些细分的场景,带来的品类的机会很多。对2020年的这次疫情,我认为在品类上有一些场景的机会。同时在渠道和经营管理方面,带来的影响会比2003年非典带来的影响要大得多,所以我认为这次疫情对我们的渠道模式、经营管理模式和理念,影响会非常的深刻,甚至会改变未来我们很多的营销模式。


 
问题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21food
首页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 13738199242
  • 微信咨询:
  •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本网官方微信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