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答 问题
提问 通知 消息

越好的酒越“挂杯”?高度酒就比低度酒好?莫被谣言“醉倒”

暂无描述
1人参与回答
,食品安全员 2021-07-25回答
无酒不成席,酒桌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无论是朋友小聚还是家人欢聚,几乎都离不开酒。 关于白酒,一直流传着一些扑朔迷离的观点:越好的酒越“挂杯”;高度酒比低度酒好;高质量的白酒加水就会变浑浊,质量差的则不变…… 嗯……我怎么知道的跟你们说的不一样啊! 1、越好的酒越“挂杯”? 真相:“挂杯”与否不能作为评判白酒好坏的标志,也不能作为判断标准。“好酒长时间放置会‘挂杯’,次一点的酒同样也会如此。”(中国院士孙宝国) 中国白酒已鉴定出的醇、酸、醛、酮、酯等1800多种成分中,大部分为小分子类化合物及硫化物,长时间放置后,醇和酸会变成酯,醛、酮以及醇会变成羧醛、羧酮等大分子量物质,不仅会导致白酒风味变化,酒体黏度也会,产生“挂杯”现象。而且目前很多技术手段都能使白酒“挂杯”,如果以此作为判断标准就会误入歧途。 2、 高度酒比低度酒好? 真相:酒的高度、低度只能作为个人喜好的选择,并不能作为评判酒好坏的标准。(江南大学副校长徐岩) 高度酒有好酒,低度酒也有好酒,度数的高低是相对的。酒精度高低与酿造技术直接相关,质量好的低度酒对原酒质量要求更高。以国外的白兰地、威士忌和中国白酒的生产过程为例,用固态蒸馏方式可以把原7度左右的酒度提到60度~70度,也可以用小壶蒸馏出20度的酒。 据介绍,中国白酒度数发展经历过几个阶段,早期以60度以上的白酒为主,1987年之后将50度以上划分为高度酒,50度以下为降度酒,40度以内则属于低度酒。徐岩认为,低度酒更适应年轻消费者需求,从健康角度而言,对人体刺激更小。 3、高质量的高度白酒加水就会变浑浊,质量差的则不变? 真相:同档次同类型的酒有的加水后浑浊,也有的不浑浊。酒中含有一种物质叫脂肪酸和酯,兑水之后容易产生浑浊,无论高端、低端、液态、固态酒只要有类似物质都会变浑浊。至于有的高端酒加水不浑,原因在于有些企业考虑到消费者兑水问题,提前进行了相关工艺处理。(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张五九) 4、固态法酿造的白酒比以液态法酿造的白酒? 真相:液态法和固态法不能作为区别酒质高低的依据,仅为不同工艺而已。(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张五九) 所谓固态法就是指整个酿造过程中原料均使用固态方式,液态法则指酿造蒸馏环节原料就是液体状。国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相关人员表示,“目前我国的固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和固液法结合白酒都有其相关的质量标准和标准要求,通过我们多年来的检测数据来看,只要生产企业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生产,产品就是符合标准的,就是的”。 5、白酒尤其是陈年老酒,饮用前也需要醒酒吗? 真相:要醒酒!健康饮酒首先要适量,其次是讲求文明饮酒。在一些正式场合,白酒并不是直接倒在杯子里,而是要放在分酒器中,其中的酒精挥发后,浓度下降,喝起来便会顺口柔和一些。(中国院士孙宝国) 01招,摇晃测度数。 有的假酒虽然外包装能以假乱真,但酒的度数不一定与正品相符,可以用摇晃的方法进行辨别。摇动酒瓶后,如果出现小米粒到高粱米粒大的酒花,堆花时间在15秒钟左右,酒的度数应该在53度~55度;如果酒花有高粱米粒大小,堆花时间在7秒钟左右,酒的度数约为57度~60度。 02第二招,对光观察。 把酒倒入无色透明的玻璃杯中,对着自然光观察,真白酒应清澈透明,无悬浮物和沉淀物;喝少量酒并在舌面上铺开,分辨酸、甜、甘、辣是否协调,低档劣质白酒一般是用质量差或发霉的粮食做原料,工艺粗糙,口感不佳。 03第三招,倒置观察。 若白酒是无色透明玻璃瓶包装,把酒瓶拿在手中,慢慢地倒置过来,对光观察瓶的底部,如果有下沉物质或有云雾状现象,说明酒中杂质比较多;如果酒液不失光、不浑浊,没有悬浮物,说明酒的质量比较好。 04第四招,双手摩擦。 取一滴白酒放在手心里,然后合掌使两手心接触用力摩擦几下,如酒生热后发出的气味清香,则为优质酒;气味苦臭,则为劣质酒。 05第五招,食用油测试。 将一滴食用油滴入酒中,如果油不规则地扩散,下沉速度变化明显,则为劣质酒。(来源:今日头条)
 
问题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21food
首页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 13738199242
  • 微信咨询:
  •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本网官方微信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