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是我国常见的中药,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金银花LonicerajaponicaThunb.的干燥花蕾。金银花经过提取、干燥之后得到的金银花提取物已经广泛应用于银黄口服液、银黄胶囊、银黄颗粒等中成药。
金银花提取物的提取来源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金银花LonicerajaponicaThunb.的干燥花蕾或刚开放的花。又名忍冬花,鹭鸶花,银花,双花,二花,金藤花,双苞花,金花,二宝花,子风藤,茶叶花。生于海拔达1500m的丘陵、山谷,林边,篱旁,野生或栽培,常作庭圆观赏蔽荫植物。分布于中国绝大部分地区。主产于河南、山东。产河南者称“南银花”,产山东者称“东银花”或“济银花”。攀援状灌木,长3~6米。幼枝密生柔毛和腺毛。叶对生,具短梗;叶片呈广披针形或椭圆形,长3~8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全缘。花成对生于叶腋;苞片1对,叶状,小苞片离生;花萼筒无毛,萼齿5,顶尖而有毛;花冠筒状,长3~4厘米,先白后淡黄色,芳香,唇形,上唇4裂直立,下唇反转;雄蕊5。浆果球形,黑色。花期5—8月,果期8—9月。
图1 金银花
1 金银花提取物的化学成分
1.1 有机酸类
金银花提取物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绿原酸类化合物。主要有绿原酸(Chlorogcnicacid)和异绿原酸(Isochlorogenicacid)。绿原酸(chlorogenicacid,CGA),又名咖啡鞣酸,是由咖啡酸(caffeicacid)与奎尼酸(quinicacid)形成的缩酚酸,属于苯丙素类化合物。异绿原酸为一混合物,它的异构体分别为4,5-二咖啡酸酰奎尼酸,3,4-二咖啡酸酰奎尼酸,3,5-二咖啡酸酰奎尼酸,1,3-二咖啡酸酰奎尼酸,3-阿魏酰奎尼酸,4-阿魏酰奎尼酸,5-阿魏酰奎尼酸。
2.2 黄酮类
最早从金银花当中提取出的黄酮类有效成分为木犀草素,其次为忍冬苷。90年代从金银花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得到木犀草素-3-O-α-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β-D半乳糖苷、槲皮素-7Chemicalbook-O-β-D-葡萄糖苷和金丝桃苷4个黄酮类化合物。从金银花氯仿萃取物中又分别得5-羟基-3',4',7-三甲氧基黄酮和Corymbosin。
2.3 挥发油类
有双花醇、芳樟醇。二者占挥发油总量的49.4%。尚含丁香油酚、香叶醇、α-松油醇等,已鉴定出47个化合物。
2.4 其他尚含肌醇、皂苷、鞣酸
绿原酸(Chlorogenicacid):分子式C16H18O9,分子量354.30。半水合物为针状结晶(水),110℃变为无水化合物,mp.208℃,[α]D26-35.2°(C=2.8)。25℃水中溶解度为4%,热水中溶解度更大,易溶于乙醇和丙酮,极微溶于醋酸乙酯。金银花叶中含有忍冬黄素(Loniceraflavone):分子式C15H10O5,忍冬苷(Lonicein)、番木鳖苷(Loganin)及鞣质等。
图2 结构式
2 金银花提取物的提取方法
2.1 石硫法
取金银花1kg,加水煎煮2次,每次2h,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加入石灰乳调pH值10~12,静置,滤出沉淀,加水适量,用硫酸调pH值6~7,搅匀,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喷雾干燥,即得金银花提取物。
2.2 改良石硫法
取金银花1kg,加(15、10)倍量的水,80~90℃提取2次,每次2h,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原体积的2/5后,加入20%的石灰乳调pH值10~12,静置12h,滤出沉淀,加2倍量95%乙醇混悬,加50%硫酸调pH值3~4,混匀,滤过,滤液用40%NaOH调pH值6~7,过滤,浓缩至稠膏状,喷雾干燥,即得金银花提取物。
2.3 超滤法处理取
金银花1kg,加(15、10)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2h,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原体积的2/5后,静置,滤过,超滤,收集超滤液,浓缩至生药量,静置,滤过,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得金银花提取物。
2.4 乙醇回流提取
称取金银花1kg,置圆底烧瓶中,加(10、8)倍量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2h,过滤,滤液合并,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得金银花提取物。
2.5 大孔吸附树脂处理
取金银花1kg,加(15、10)倍量的水,90℃提取2次,每次2h,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加至已预处理的大孔吸附树脂上,加水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得金银花提取物。
图3 绿原酸提取分离
图4 多糖提取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