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不如参加外部培训省事,出钱就OK
-
有,一般是因为2!
-
那是不行的,仪器每次开机后的状态不会都一样,加上环境对检测的影响,如果长期使用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
确实有这种感觉,总觉得一晃一天就过去了,再一晃09年就过完了。
-
可以没有采购记录 但是必须有验收记录 如果以前的验收记录没有 建立体系后应按体系要求验收
-
不过实验室里的工作很辛苦,而且受试剂的污染也很严重,应该再每年定期组织一下身体检查。
-
一家公司可以有多名授权签字人,一个领域可以有多名签字人,但技术负责人,要求高得多,责任也大得多
-
气氛很重要你们流动大吗
-
如果是某岗位负责人的话,至少要是工程师以上的职称资格。
-
嗅辨室主要是气味的干扰,所以基本没影响,但是考虑到土壤晾晒间颗粒物比较多所以,最好完全隔开。土壤晾晒间要通风,不要阳光直射,或者弄个抽湿机在里面。
-
更新一般都是有省里来通知后,全省统一来换新方法,不过一般都是我们自己先找到新标准,然后悄悄地告诉领导。
-
小部分的修改就可以了,特别是涉及到大的制度和方向的最好不要改动太大,不然,做文件资料更新都做死你。
-
每次回流COD,我都是先打开冷凝水,然后再放回流瓶。刚一打开水龙头,冷凝管就漏水了,差点淹了新买的加热套(本地没有能修理加热套的地方,而且还不好买),看来,做实验室一定要检察好这些乳胶管,要不然,淹了电炉子和加热套,可就要摊大事了。
-
这张表的湿度偏差技术要求纯粹就是无厘头。我估计是不是表1第二行的湿度范围印刷错了,左边可能是(80~100)%RH,右边可能是(20~80)%RH。如果要验证,不妨去查一下质检出版社每年发布的《国家计量技术法规目录》,最后都有勘误表。
-
资质和管理规范
-
我们会在报告中体现的 如果不体现 让客户出具该有公章的文件证明是应客户的要求怎样怎样由此产生的问题实验室慨不负责
-
切身体会啊,写的很深刻,很有教育意义
-
实验室管理学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实验室管理学的内容:1、实验室计划管理2、人员管理3、仪器设备管理4、经费管理5、信息管理6、科研管理二、实验室管理学的实质1、基本规律2、基本原则3、动态过程4、方法和手段三、实验室管理学的原理1、系统原理2、人本原理3、动态原理4、效益原理
-
各位,列一下平时工作中都接触点啥,大概接触频率如何?比如我们这里:平时接触溴化汞、氯化汞等,频率是每一到二周用一次。目前没有享受补贴。如果常年在冷库里进出,是有大约百元补贴的。
-
正常现场采样设备,应该放到哪个屋,我理解是要放到样品室,因为属于样品方面的管理。可是今天却被别人放到备品室,我说那如果检查组说采样设备在哪里?难道还能去备品室拿?不一会,又拿到了办公室,名曰:拿着方便。这个到底应该放到哪个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