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标签应该是995.......
-
没吸样品进去应该就是一条直线啊,仪器的稳定性应该指的是精密度试验吧?那个是通过连续进样7次或11次,软件通过计算得出来的
-
我们一般要求3个以上就可以,可能行业要求不同
-
测镉镍用的标准加入法,不用做曲线,按药典要求称两个等量的样品,加酸置消解罐中消解,消解完全后一份直接稀释做为供试品,另一份加限度量的标液,同法操作即可
-
不要轻易去尝试,否则结果不准确还是次要的,污染了设备怎么办?
-
最好买全谱直读的, 我的这是PE的,安捷伦的没用过。还行吧,OES也就那样,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目前运行良好
-
先做个有证质控样,看看那个方法有问题,还是都有问题
-
还是首选PE的吧? PE的ICP 优势还是明显的
-
用原子吸收测金属时,经常出现中途熄火的原因,乙炔流量调到0.7-1,也还是熄火?为什么呢?
-
加点硝酸加热后应该就能分解吧,分解好了就没气泡了吧
-
信息不是很清楚,具体编辑测试方法,测试样品过程中吗?
-
有没有什么提示?通常点不着火先检查一下气体是否有问题,循环水,排风,进样系统(特别是矩管)等等。
-
需要赶铼,避免干扰, 质谱不需要
-
我们一般9ml
-
两次独立测定是指一个样品分别从前处理到测定做两个检测样,
-
我们使用的是6300型号的仪器,软件版本是2.4.0.81。具体做法要看你是否熟练使用外标法,简单总结如下:1)进入软件,建立新方法-选择元素和谱线,特别是内标元素可以多选择几条线,以方便与不同元素的的谱线配合使用2)选择正确的分析测试参数,比如水平观测还是纵向观测,或者是自动按照双向观测的推荐波长设置,与测试的元素的灵敏度以及线性范围有关3)选择正确的等离子体参数,包括功率,蠕动泵转数,冲洗时间和辅助气、雾化气流量等4)设置正确的内标元素谱线,与分析元素的谱线分在两侧5)设置正确的工作曲线浓度梯度,内标元素不需要设置6)使用自动进样器的话,设置正确的序列
-
可以,但需要你礼貌的解释清楚。审稿专家也许不太懂你这个吧。
-
检查电路 和接触器的吸合线圈
-
为什么不在7.19一次性完成灌装,真空、速冻包装呢?
-
“英国一项研究报告日前声称,在通风系...”这是故意黑“英国一项”的吧 !是不是有个中国人姓“英”名字叫“国一项”呢?“因此有专家提醒:如果家庭主...”擦~~~不知道这个姓“因”名“此有”的专家父母是咋想滴火车票都实名制了,啥时候传谣言也与时俱进“光荣”一下呢?老跟“有关部门”学这些没用的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