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要看超过多少?通常做氧化物类的全分析很容易过100%的.
-
tutm解释的很精准
-
在下的意见是首先进行基体匹配,然后进行光谱矫正,再作一下回收率看看准确度怎么样,最好回收率在95-105之间,80-120之间也能接受,主要看含量多少!
-
混标的问题不想多说,但是对于同一元素一定浓度在不同波长下测定结果不一样的原因可以从'干扰'方面去考虑,至于如何干扰可以找相关的书籍去看看.大体提一下,主要包括样品基体\元素\等离子体自身方面的等干扰
-
线性范围是依据样品浓度定的吧
-
我们一年换两次
-
原厂的比较贵,但是替代品质量没有那么好,不如原厂的耐用。至少我们买的那几个是这种情况。
-
ICP 测非金属元素不好测,选择比较灵敏的波长,不要带进杂质。
-
金川公司镍钴研究设计院理化检测室有最新的element
-
开始的时候就是跳动的,数据自然就是跳动的,需要测试一下标液确认一下,看RSD值如何!才可以继续下一个动作!
-
前段时间恰好开发过,盐酸那套肯定不行,先浓硝酸浓硫酸混酸电炉加热,样品变黄时再补加浓硝酸,最后吹入去离子水或盐酸摇动,小心点,会飞溅的。
-
没有哪个设备啊,就用ICP测,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
這些國產的標準液品質怎麽樣啊?
-
220的标准空白值太大,导致无法测量,主要是因为过硫酸钾试剂不纯
-
对于QC,我一般用于两个地方:1.曲线的检验;2.就是测试过程中用于检验测试数据的保证性(一般金属做10个样就QC一下,非金属的话一般20个样品就QC一下)
-
这个现象没见过,会不会只是清洗雾化器时留在雾化器口的水滴?水滴一直在那里还是会一直不停的滴下?标准品的强度是否跟以前一样?如果一样,应该问题不大,多注意观察就是了。
-
全谱意味着检测效率更高,但也可能意味着更多的干扰
-
是镉吧,会被玻璃吸附
-
郁闷死了我的也不出峰
-
可以上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