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答 问题
提问 通知 消息
我没时间 饲料添加剂销售 + 关注 已关注 私信
来自话题:
,饲料添加剂销售 2021-10-20回答
今天是7月9号,在这里继续向大家介绍一下新的资讯内容,主要是关于 杀菌锅 操作注意事项,杀菌锅主要用于食品行业、医药等各个领域,它有受热面积大,热效率高、加热均匀、液料沸腾时间短、加热温度容易控制等特点,所以被广泛使用,所以在操作过程之中更是需要注意,下面一...
显示全部
今天是7月9号,在这里继续向大家介绍一下新的资讯内容,主要是关于杀菌锅操作注意事项,杀菌锅主要用于食品行业、医药等各个领域,它有受热面积大,热效率高、加热均匀、液料沸腾时间短、加热温度容易控制等特点,所以被广泛使用,所以在操作过程之中更是需要注意,下面一起跟来了解一番吧!


    

杀菌锅的操作注意事项如下所示:

1.一定要配备水银温度计并且要注意温度计的量程、刻度及安装位置。 

2.要配备自动温度记录仪,因为有很多时候厂家为节约成本,都会省略不装。所以在使用时要配备。 

3,如果是水杀,一定要安装水,并在循环管路上安装流量计,指示稳定的流量。 

4,对的配备管路大小、管路的布局等等都有要求。 

5,应定期检查,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外部检查,每一年至少进行一次检验,检验前的准备工作和检验项目,均按“规程”和有关规定进行,检验报告存档备案。
来自话题:
,饲料添加剂销售 2021-10-17回答
近来小区附近的一家鲜榨果汁小店的容器改成了一次性环保纸杯,纸杯上不仅印有“鲜榨果汁”字样,还有“绿色食品”标志,价格也有所上涨。对此,果汁店老板的解释是:“我这里所有种类的果汁都是鲜果鲜榨,没有任何添加剂,当然是绿色食品。”鲜榨果汁没有添加剂就是“绿色食品”...
显示全部


    



    近来小区附近的一家鲜榨果汁小店的容器改成了一次性环保纸杯,纸杯上不仅印有“鲜榨果汁”字样,还有“绿色食品”标志,价格也有所上涨。对此,果汁店老板的解释是:“我这里所有种类的果汁都是鲜果鲜榨,没有任何添加剂,当然是绿色食品。”鲜榨果汁没有添加剂就是“绿色食品”吗?



    



    其实不然,绿色食品是指无毒、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包括水果、蔬菜、粮油、豆类、茶叶、家禽、牛乳、鱼类等等,以及由此加工生产的果蔬饮料、酒类、乳制品等加工品。国际上又称这类食品为生态食品或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生产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



    ,产品的原料产地必须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第二,原料作物的生长过程及水、肥、土壤条件必须符合一定的无公害控制标准。



    第三,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及储运过程应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法的要求。



    凡生产绿色食品的厂家和企业都必须服从绿色食品生产监督部门的管理,严格遵守其有关规定。产品出售以前还要经“绿色食品”卫生质检部门的检查,经检查合格便可领到“绿色食品”证书和标志。我国正规绿色食品外包装上都印有一个由太阳、叶片和蓓蕾组成的绿色标识,并标有“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字样。此外,外包装上还应有统一印制的防伪标签,该标签上有企业信息码等信息。



    特别提醒大家,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绿色食品备受青睐,由于标上“绿色食品”标签,消费者就会觉得健康安全,进而愿意购买,一些商家为赚取利润,频频冒用“绿色食品”标志误导消费者。



    



    现在所有“绿色食品”标志都要求贴在产品的显眼位置,上面须注明企业信息码,消费者可登录中国绿色食品网或进行查询。现行的“绿色食品”标志企业信息码由12位组成,前6位代表“地区代码”,中间两位代表“获证年份”,后4位代表“当年获证企业序号”。“绿色食品”标志后有12位的信息码,消费者在购买时,尤其要看准中间两位的“获证年份”,若超出3年,说明该产品认证已过期。消费者如果发现假冒的“绿色食品”可向质监或工商部门举报投诉。

,饲料添加剂销售 2021-10-17回答
蒸煮锅 以一定压力的蒸汽为热源(也可选用电加热),蒸煮锅具有受热面积大、热效率高、加热均匀、液料沸腾时间短、加热温度容易控制等特点。蒸煮锅锅内层锅体(内锅)采用耐酸耐热的奥氏型不锈钢制造,配有压力表和安全阀,外型美观、安装容易、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下面我们学...
显示全部
蒸煮锅以一定压力的蒸汽为热源(也可选用电加热),蒸煮锅具有受热面积大、热效率高、加热均匀、液料沸腾时间短、加热温度容易控制等特点。蒸煮锅锅内层锅体(内锅)采用耐酸耐热的奥氏型不锈钢制造,配有压力表和安全阀,外型美观、安装容易、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下面我们学习一下蒸煮锅的维护保养内容:


    

蒸煮锅维护保养:1、进汽管和出水管接头漏汽,当选紧螺帽不解决问题时,应添加或更换填料。2、压力表和安全阀应定期检查,如有故障及时调换和修理。3、减速箱开始使用50小时后,应拆下来放掉润滑油,用煤油或柴油冲洗,加入30#--40#干净机油,使用150小时后,第二次换油,以后可视具体情况,每使用到1000小时左右换油一次。4、防锈油剥落,应及时涂刷,涂外锅的油漆,建议采用X55-3铝粉乙烯耐水漆。5、本锅使用5年后,建议进行安全性水压试验,以后进行水压试验的间隔时间,按各地技术部门的要求进行。


    

水压试验的压力P水按下列情况决定:蒸煮锅当额定工作气压P额<0.6MPa时,P水=0.15MPa;当额定工作气压P额=0.6-0.8MPa时,P水=P额+0.3MPa6、本锅外层锅体使用4.0~5.5毫米厚的钢板制造,钢号A3,当外锅经多年锈蚀减薄到2mm以下时,应停止使用。7、本锅不锈钢的焊接和不锈钢其它钢材连接处的焊接,应采用不锈钢焊条奥102、奥107、奥132、奥137,不宜采用其它牌号。
来自话题:
,饲料添加剂销售 2021-10-10回答
食品添加剂 是构成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因素,对于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增加食品营养,提高食品品质,改善加工条件,防止食品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食品 添加剂 工业在现代食品工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一、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及作用 1、食品添加剂的...
显示全部

食品添加剂是构成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因素,对于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增加食品营养,提高食品品质,改善加工条件,防止食品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食品添加剂工业在现代食品工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一、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及作用
1、食品添加剂的定义
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2、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和发展趋势
1)食品添加剂的主要作用
a) 能够改善食品的品质,提高食品的质量,满足人们对食品风味、色泽、口感的要求;
b) 能够使食品加工制造工艺更合理、更卫生、更便捷,有利于食品工业的机械化、自动化和规模化;
c) 能够使食品工业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在极大地提升食品品质和档次的同时,增加其附加值,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食品添加剂发展趋势
a) 开发天然、营养、多功能的食品添加剂;
b) 致力开发多样化、专用的添加剂。


二、食品添加剂的种类
食品添加剂按来源可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按功能进行分类,主要有:营养强化剂、防腐防霉剂、抗氧化保鲜剂、增稠剂、乳化剂、螯合剂(含稳定剂和凝固剂)、品质改良剂、调味剂、色泽处理剂、食用香精、香料等。
1、食品防腐剂
食品防腐剂是为了抑制食品腐败和变质,延长贮存期和保鲜期的一类添加剂。目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主要有4类:苯甲酸及其盐类、山梨酸及其盐类、丙酸及其盐类、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1)苯甲酸及其钠盐
苯甲酸又称安息香酸,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杀菌剂。在pH值低的环境中,苯甲酸对广范围的微生物有效,但对产酸菌作用弱。当pH高于5.5时,对很多霉菌和酵母没有效果。苯甲酸抑菌的pH值为2.5-4,对一般微生物的完全抑制小质量分数为0.05%~0.1%。
2)山梨酸及其盐类
山梨酸化学名为2,4一己二烯酸,是一种广谱食品防腐剂。
3)丙酸及其盐类
丙酸是具有类似醋酸刺激酸香的液体,由于是人体的正常中间物,故无毒性,其ADI值不加限制。丙酸对霉菌、好气性细菌、革兰氏阴性菌,尤其是对使面包生成丝状黏质的大肠芽孢杆菌有效,并能防止黄曲霉毒素的产生,所以常用于面包及糕点的制作。丙酸盐具有相同的防腐效果,常用的是钙盐和钠盐。
4)对羟基苯甲酸及其酯类
对羟基苯甲酸酯又称尼泊金酯,为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粉末,无味,无臭。主要用于酱油、果酱、清凉饮料等。防腐效果优于苯甲酸及其钠盐,使用量约为苯甲酸钠的1/10,适宜pH值为4-8。对羟基苯甲酸酯的毒性低于苯甲酸,其水溶性较差,常用醇类先溶解后再使用,价格也较高。
5)天然食品防腐剂
天然防腐剂具有性强、安全无毒、水溶性好、热稳定性好、作用范围广等优点,不但对人体健康无害,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近年来研究开发的天然防腐剂有:那他霉素、葡萄糖氧化酶、鱼精蛋白、溶菌酶、聚赖氨酸、壳聚糖、果胶分解物、蜂胶、茶多酚等。
2、食品乳化剂和增稠剂
食品乳化剂和增稠剂都是改善和稳定食品各组分的物理性质或改善食品组织状态的添加剂,对食品的“形”和“质”及食品加工工艺性能有着重要作用。
1)乳化剂
凡是添加少量即能使互不相溶的液体(如油和水)形成稳定乳浊液的食品添加剂称为乳化剂。
①脂肪酸甘油酯
甘油和脂肪酸反应,可以生成单、双和三酯。单脂肪酸甘油酯,简称单甘酯,是一种重要的食品乳化剂,广泛用于起酥油、糕点、面包、糖果、冰淇淋中,起乳化、发泡、防结晶、抗老化作用。
②蔗糖脂肪酸酯
蔗糖脂肪酸酯是一种性能优良、高效、安全的乳化剂。蔗糖脂肪酸酯以蔗糖部分为亲水基,长碳链脂肪酸部分为亲油基,在体内可被消化成蔗糖和脂肪酸而被吸收。蔗糖脂肪酸酯无毒、无刺激,易被生物降解,因此在食品中的使用没有限制。
③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的商品名为司盘(span),司盘类乳化剂在碱催化下与环氧乙烷起加成反应,可得到Tween(吐温)类乳化剂。
④大豆磷脂
大豆磷脂又称大豆卵磷脂或磷脂,为淡黄色或褐色透明、半透明的黏稠物质。他是大豆油生产中的副产品,是一种天然的表面活性剂。其主要成分是卵磷脂、脑磷脂和肌醇磷脂。大豆磷脂作为乳化剂,具有优良的乳化性、抗氧化性、分散性和保湿性,已广泛用于食品、速溶奶、人造奶油、颗粒饮料、营养乳化剂等方面。
2)增稠剂
增稠剂是一类能提高食品黏度并改变性能的食品添加剂。
①明胶
明胶为白色或淡黄色、半透明、微带光泽的薄片或细粒,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是由动物的皮、骨、软骨等所含的胶原蛋白经部分水解后而得到的高分子多肽聚合物。明胶凝胶坚韧、富有弹性,承压性好,在30℃水中溶解,冷却后凝成胶体。
②麦芽糊精
麦芽糊精也称水溶性糊精或酶法糊精,是以各类淀粉作原料,经酶法工艺低程度控制水解转化、提纯、干燥而成。麦芽糊精广泛应用在糖果、麦乳精、果茶、奶粉、冰淇淋、饮料、罐头及其他食品中,是各类食品的填充料和增稠剂。
③果胶
果胶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的多糖物质,其主要成分为半乳糖醛酸,是受FAO/WHO食品添加剂联合委员会推荐,不受添加量限制的公认安全的食品添加剂。目前生产果胶的主要原料是柑桔类果皮。
④卡拉胶
卡拉胶是由红藻中提取的天然植物胶,是三大海藻胶:褐藻胶、琼胶、卡拉胶中年轻的一个,其主要成分是D-半乳糖和L-半乳糖。卡拉胶由麒麟菜、沙菜、角叉菜等原料中提取。在食品工业上使用的卡拉胶主要有凝胶性、黏稠性、稳定性、乳化性及悬浮性等特性,广泛应用于乳制品、冰淇淋、果汁饮料、面包、水凝胶(睹喱等)、肉制品、罐头等食品中。
⑤黄原胶
黄原胶是一种安全无毒、无味的新型食品添加剂,具有优异的增稠、悬浮、乳化、稳定等多种功能。黄原胶由黄单孢菌以淀粉类物质为主要原料,通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产生的胞外异多糖,其主要成分为葡萄糖、甘露糖、葡萄糖醛酸等,分子量高达数百万,是目前国内外微生物多糖产品中具商业价值、产量大、市场覆盖面广的产品。黄原胶具有优良的增稠性能,采用很低的浓度,就能达到所需要的黏度。黄原胶与高浓度的糖或多种盐类共存时能形成稳定的增稠体系。
3、调味剂
调味剂主要有酸味剂、甜味剂、咸味剂和苦味剂等。其中苦味剂应用很少,咸味剂(一般使用食盐)我国并不作为食品添加剂管理。下面主要介绍酸味剂、甜味剂。
1)酸味剂
以赋予食品酸味为主要目的的食品添加剂称为酸味剂。酸味能促进唾液、、胆汁等消化液分泌,具有促进食欲和作用,其主要作用还有调节食品的pH值、用作抗氧化剂的增效剂、防止食品酸败或褐变、抑制微生物生长及防止食品腐败等。酸味剂主要有有机酸类:柠檬酸、乳酸、酒石酸、苹果酸、富马酸和己二酸;无机酸类:食用磷酸、碳酸等。
①柠檬酸
柠檬酸为无色透明结晶或白色粉末,有温和爽快的酸味,普遍用于各种饮料、汽水、葡萄酒、糖果、点心、饼干、罐头果汁、乳制品等食品的制造。
②苹果酸
苹果酸化学名称为羧基丁二酸或羟基琥珀酸,系一种白色或荧白色固体。他有特殊的苹果酸香味,广泛应用于酸奶、汽水、冰淇淋、口香糖、番茄酱、果酱、醋、果酒、人造奶油等。苹果酸使用效果比柠檬酸好,酸味浓,有接近天然果汁的口感,pH调节效果好。用他代替柠檬酸作酸味剂,用量可节约20%,而且能掩盖一些蔗糖替代物所产生的异味。
2)甜味剂
甜味剂是以赋予食品甜味为主要目的的食品添加剂。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合成甜味剂两类。天然甜味剂又分为糖与糖的衍生物、非糖天然甜味剂两类。人工合成甜味剂主要是一些具有甜味的化学物质,甜度一般比蔗糖高数十倍至数百倍,大多不具有营养价值。
①糖精与糖精钠
糖精的化学名称是邻磺酰苯甲酰亚胺,无热量,高甜度,糖精钠甜度是蔗糖的300—500倍,是早期开发的一种化学合成甜味剂。20世纪初就开始应用于食品中,我国已有60余年生产和使用历史,生产能力4万t/年,是世界主要出口大国。
②木糖醇
木糖醇是将木材、玉米芯等材料中的木糖或聚木糖还原后制成的一种糖醇。木糖醇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具有清凉甜味,甜味度为砂糖的65%~100%,发热量为12.5kJ/g,比其他糖醇高,有抑制形成的变形杆菌活动的。木糖醇除具有蔗糖、葡萄糖的共性外,还具有特殊的生化性能,他不需要通过就能透过细胞壁被人体吸收,并有、抗酮体等功能,可用于制作饮料、糖果、罐头等食品。
③甜菊苷
甜菊苷为无色或淡黄色的针状结晶,熔点196℃~198℃,是植物甜菊中提取的多种苷的混合物,比较安全,甜度为糖的300倍左右。其味感与蔗糖相似,甜味纯正,存留时间长,后味可口,对热、酸、碱都很稳定,是理想的低能甜味剂。
④麦芽糖醇
麦芽糖醇的甜度为蔗糖的0.8~0.9倍,摄入后不产生热量,也不会合成脂肪和刺激胆固醇的形成。纯净的麦芽糖醇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耐热性、耐酸性均比蔗糖、山梨糖醇和木糖醇好,麦芽糖醇在人体消化过程中能够抵抗的消化作用、小肠酶类的水解作用以及大肠微生物的分解。这种特殊的生理学性能,使麦芽糖醇成为口感优良,无热量的高档保健甜味剂。
⑤阿斯巴甜
化学名称为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相对分子质量为294.31。阿斯巴甜是一种新型的氨基酸甜味剂,外观为白色晶体或结晶粉末,pH:4.5—6.0。阿斯巴甜具有砂糖似的纯净甜味,甜度为蔗糖的200倍,没有异味,对食品风味有增效作用。安全性能好,在体内代谢不需要参与,能很快被消化吸收,而且不会造成。
⑥安赛蜜
化学名称为乙酰磺胺酸钾,分子量201.24。安赛蜜是白色结晶状粉末,具有高甜度,其甜度约是蔗糖(质量分数3%溶液)的200倍。
⑦其他甜味剂
主要有低聚果糖、赤藓醇、甜蜜素、索马甜等。
4、食用色素
用于食品着色的添加剂称为食用色素,其目的是增加对食品的嗜好及刺激食欲。食用色素按来源分为人工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两类。
1)人工合成色素
人工合成色素有苋菜红、胭脂红、赤藓红、新红、柠檬黄、日落黄、靛黄、亮蓝,以及为增强上述水溶性酸性色素在油脂中分散性的各种色素的铝色淀。
①胭脂红
胭脂红是红色至深红色粉末。其特点是耐酸性、耐光性好,但耐热性、耐还原性较差,遇碱变成褐色,多用于糕点、饮料、农畜水产品加工。
②柠檬黄
柠檬黄为橙黄色粉末,各国都允许广泛使用,主要用于糕点、饮料、农畜水产品加工、医药及化妆品。其特点是耐热、耐酸、耐光及耐盐性均好,耐氧化性较差,遇碱稍变红,还原时褪色。
2)天然色素
天然色素是从动植物组织中用溶剂萃取而制得的。天然色素虽然色泽稍逊,对光、热、pH等稳定性相对较差,但安全性比人工合成色素要高,且来源丰富,有的天然色素还具有维生素活性或某种药理功能,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生产、销售量增长很快。我国食用天然色素主要产品有:焦糖、红曲米及红曲米粉、红曲红、辣椒油树脂及辣椒红、桅子黄、桅子蓝、甜菜红、虫胶红等。

来自话题:
,饲料添加剂销售 2021-06-21回答
通俗的说就是,“剂量决定毒性”。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归根结底是要看用了多大的量和吃了多少,而和使用的品种数量没有必然联系。只要符合标准的要求,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实际上,多种食品添加剂的复合使用,往往产生事半功倍的“协同效应”,会大大降低食品添加剂的...
显示全部


通俗的说就是,“剂量决定毒性”。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归根结底是要看用了多大的量和吃了多少,而和使用的品种数量没有必然联系。只要符合标准的要求,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实际上,多种食品添加剂的复合使用,往往产生事半功倍的“协同效应”,会大大降低食品添加剂的总使用量。试想一下,企业怎么会做出一种食品添加剂使用量大,效果还打折扣的复杂配方?

可能会有人担心,多种食品添加剂在同时使用会产生可怕的后果。科学家的确没有把所有可能的食品添加剂组合拿来研究一遍,也不可能这么做,因为2000种食品添加剂就可以有亿万种组合。但是科学家对每一种食品添加剂都要进行严格细致的风险评估,并通过留下足够的安全系数,严格规定其使用范围和使用量来确保安全性。

对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评价就已经考虑了“大量”的问题,这个“大量”可以形容为“把食品添加剂当饭吃”。通过动物实验得到不产生任何不良影响的剂量,再除以保护系数(一般是100倍),作为对人体安全的剂量。而“长期”更是以“终生”、“每天”的长度和强度来衡量,加上上述的保险系数,作为制定标准的科学依据,因此只要按标准使用,其安全性不足为虑。


然而,长期大量吃某种食物仍然可能存在健康风险,任何食物都是这样,哪怕是“无添加”的。比如媒体报道的长期喝碳酸饮料喝死人了,但这并不能怪饮料里面的食品添加剂,饮料中“纯天然”的蔗糖造成的能量摄入过剩可能才是主因。某环保机构发布《中国9城市儿童食品添加剂摄入情况调查报告》提出的零食中的食品添加剂对儿童健康不利,这也是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真实情况是零食摄入过多,会影响孩子正常膳食营养摄入,这当然对健康不利。

针对于过量添加、违法添加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可以利用食品添加剂多功能检测仪能够快速检测二氧化硫,亚硫酸盐,溴酸钾,磷酸盐,靛蓝,亮蓝,胭脂红,焦磷酸盐,焦磷酸二氢钠,三聚磷酸盐等含量进行检测。杜绝过量违法添加。维护食品安全。

来自话题:
,饲料添加剂销售 2021-06-21回答
农药残留及安全问题十连问 1什么是农药残留? 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生物体、农产品(或食品)及环境中的微量农药,除农药本身外,也包括农药的有毒代谢物和杂质,是农药及其他相关物质的总称。残存的农药残留数量称为残留量,以每千克样本中有多少毫克(mg/kg)...
显示全部

农药残留及安全问题十连问

1什么是农药残留?

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生物体、农产品(或食品)及环境中的微量农药,除农药本身外,也包括农药的有毒代谢物和杂质,是农药及其他相关物质的总称。残存的农药残留数量称为残留量,以每千克样本中有多少毫克(mg/kg)表示。农药残留是施药后的必然现象,但如果超过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会产生对人畜不良影响或通过食物链对生态系中的生物造成毒害的风险。


2是否所有农产品都有农药残留?

农业生产过程中常常发生病虫草害危害,因此,需要用农药进行防治,只不过有的有机农业使用天然的生物农药,所以,几乎所有农产品都可能含有农药残留。中国农产品是,国外农产品也是。其实农业现代化程度越高,农药的使用量越大,因此,发达国家农药使用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0年的统计,发达国家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是发展中国家的1.5-2.5倍。在生产实际中,由于农药使用技术等限制,农药实际使用率只有30%,大部分农药流失到环境中,植物上的农药残留主要保留在作物表面,具有内吸性的农药部分会吸收到植物体内。植物上的农药经过风吹雨打、自然降解和生物降解,在收获时,农药残留量是很少的。但为了确保农产品的安全,要制定农药残留标准,将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控制在安全的范围。没有残留是理想主义,没有一个国家能做到,但减少农药残留,确保农产品安全是各国农业和农药管理的工作目标。

3能不能不用农药?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有些老百姓会有“能不能不使用农药”的疑问?其实世界使用农药也就200多年的历史,但在这期间农药的使用量不断增加,这是因为人口增长需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以保障粮食的安全供给;同时现代农业的发展也越来越依赖农药的使用。有研究指出,农作物病虫草害引起的损失最多可达70%,通过正确使用农药可以挽回40%左右的损失。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耕地紧张的国家,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始终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目标,而使用农药控制病虫草害从而减少粮食减产是必要的技术措施,如果不用农药,我国肯定会出现饥荒!农业机械化等现代农业技术需要使用农药进行除草、控高、脱叶、座果等措施,以利于机械化操作。农药对植物来说,犹如医药对人类一样重要,且必不可少。但也可以通过一些措施减少农药残留,一是全面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减少农药使用量;二是正确规范使用农药,减少农药残留量;三是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不断降低农药残留水平。农业部门一直在致力于开展这些工作。

4含有农药残留的农产品能不能吃?

食用含有农药残留的农产品是否安全取决于农药的残留量、毒性和食用的量。为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各国根据农药的毒理学数据(主要是每日允许摄入量和急性参考剂量)和居民食物结构等制定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残留量低于标准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而超标农产品则存在安全风险,不应食用。需要补充的是,在制定残留标准时增加了至少100倍的安全系数,因此残留标准具有很大的保险系数,理论上讲,即使误食残留超标农产品也可能不会发生安全事故。

为确保农产品安全,我国对农药安全性进行严格管理,农药登记需要进行二年18项急性、亚慢性和慢性等安全试验,绝不批准存在致癌致畸等安全隐患的产品登记。我国还对高毒农药采取了最严格的管理,先后禁止淘汰了33种高毒农药,其中包括甲胺磷等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仍在广泛使用的产品,同时大力发展生物农药。目前我国高毒农药的比例已由原来的30%减少到了不足2%,而72%以上的农药是低毒产品,农药安全性已大幅提高,农村生产中毒发生减少,喝药自杀死亡率也明显下降。这并不是说我国的农产品是绝对安全的,可以肯定的是,现在的农药比以前的更加安全。如果担心农药残留,大家在吃鲜食蔬菜和水果时也可以采取水泡和削皮等措施去除可能的残留。

5哪些农产品的残留风险更大一些?

一般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因为对所用的农药以及使用方法都有严格的规定,农药残留相对较小,超标的情况少,相对比较安全。小麦、水稻和玉米等粮食作物,由于生长期长,储存期也长,大部分农药残留会降解掉,而且又要经过加工和烹调,残留会进一步去除和降解,相对比较安全。蔬菜和水果由于大部分是鲜食的,农药残留降解少,因此国家对蔬菜和水果使用的农药管理较严,除禁止使用高毒农药外,对允许使用的农药严格规定使用技术和安全间隔期,正常的生产不会出现安全问题。对于一些连续采收的鲜食蔬菜和水果,残留风险可能相对大一些。农产品都有农药残留,由于各国对农药及其残留进行严格的管理,符合农药残留标准的农产品是安全的,因此,对于农产品的残留和安全性应当正确认识。要增强安全意识,但也不必谈药色变。农药残留的量是非常少的,其危害远小于一些环境和空气中的污染物和病原微生物。

6农药残留的标准如何确定的?

农药残留标准包括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即最大残留限量)、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等,与消费者直接关系最大的是食品或食用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我国与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一样,采用国际上通用的风险评估技术和方法,以考虑最大可能的风险为原则,制定农药残留限量国家标准。具体方法和步骤如下:首先是根据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进出口各环节需要及农药使用实际情况,确定需要制定残留限量标准的农产品(或食品)和农药组合;然后开展农药残留降解模拟动态试验、国民膳食结构调查和农药毒理学研究,分别获得农药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残存于农产品(或食品)中的残留值(包括中间值、最大残留值等)、我国消费者膳食数据(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对每种食用农产品或食品的每天消费数量)和农药的毒性(包括每日允许摄入量、急性参考剂量等),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农药残留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得到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推荐值;最后经食品安全农药残留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议通过后,由卫生部和农业部联合颁布实施。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制定残留标准时,以最大可能的风险为基础,也就是执行最严格的安全要求;在此基础上,还要增加至少100倍的安全系数,举例来说,如果食品中某农药残留量为50mg/kg时,可能会出现安全风险,那么将标准定为0.5mg/kg。

7我国农药残留标准是否比欧美低?

人们往往喜欢比较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标准。在农药残留标准数量方面,由于欧美农药管理历史长,残留制定的数量比我国多。但在标准的水平方面,很难比较各国残留标准的高低。从技术层面讲,各国的农业生产、农药使用情况和食物结构等不同,因此,残留标准会存在一定差异。从管理层面讲,尽管制定残留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食品安全,但现在各国越来越将农药残留作为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技术壁垒,必要时进而用作政治筹码。

各国农药残留标准差异还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对于本国不生产不使用的农药,往往制定最严格的标准,而本国使用的农药特别是在出口农产品上使用的农药,残留标准在安全范围内尽可能松。如美国、欧盟和日本对本国没有登记使用的农药按照一律限量标准(即0.01~0.05mg/kg)执行,而这个浓度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仪器都难以检测;但是在本国登记使用的农药,即使农药毒性高,其标准却松。如美国规定高毒农药甲胺磷在芹菜上的标准为1mg/kg,花椰菜上为0.5mg/kg,日本规定芹菜上为5mg/kg,花椰菜上为1mg/kg。二是本国没有或主要依靠进口的作物上的标准严。如氯虫苯甲酰胺是个新杀虫剂,欧盟在葡萄上的标准为1mg/kg,而在大米等粮谷上却为0.01mg/kg,茶叶上为0.02mg/kg,按理葡萄可鲜食,标准应该更高,但葡萄是欧洲的优势作物,因此制定的标准松;再如常用的杀菌剂百菌清,欧盟在直接食用的苹果、梨上标准为1mg/kg,而在大米等粮谷上却为0.01mg/kg,在茶叶上为0.1mg/kg。三是同一作物,各国标准也不同,如安全性不很高的杀菌剂克菌丹在稻谷中的残留标准,日本是5mg/kg,欧盟为0.02mg/kg,相差100倍;又如高毒农药甲基对硫磷,日本为1mg/kg,欧盟为0.02mg/kg,相差50倍。

为了协调和统一残留标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负责制定农药残留国际标准,但即使有国际残留标准,大部分发达国家都执行自己的本国标准,而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因为制定残留标准能力弱,往往只能执行国际标准。我国是国际食品法典农药残留标准委员会的主席国,因此,我国的农药残留标准尽可能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而不是欧美日标准)接轨,有的标准比发达国家低,但有的标准比发达国家高。如新农药甲氧虫酰肼我国在甘蓝中的标准为2mg/kg,而美国和日本的为7mg/kg;马拉硫磷是老农药,我国在柑橘、苹果、菜豆中的标准为2mg/kg,在糙米中为1mg/kg,在萝卜中为0.5mg/kg,均严于美国8mg/kg的标准;嗪草酮在大豆中标准为0.05mg/kg,而美国的为0.3mg/kg、欧盟和日本为0.1mg/kg的标准;常用杀菌剂噻菌灵我国在蘑菇中的标准为5mg/kg,美国为40mg/kg、欧盟10mg/kg、日本60mg/kg,分别比他们严格8、2、和12倍。我国制定农药残留标准主要考虑安全,很少涉及贸易保护问题。由此可知,不管各国残留标准水平是否存在差异,残留标准都是根据安全风险评价而制定的,只要符合残留标准,农产品是安全的,不能用别国的标准来判断是否存在安全,不能用一国标准否定别国的标准,这缺乏科学性。因为农药残留标准是不仅仅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来制定,也综合考虑产业发展、国际贸易等各方面因素。

8目前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的状况如何?

目前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现状,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即近年不断好转,总体现状较好,但仍存在隐患。具体来说,一是全国每年3-5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显示逐年好转和大为改善的结果,不仅表现于农药残留超标率逐年持续下降,已从十年前的超过50%到目前的10%以下;而且表现在残留检出值也是明显降低,十年前检出超过1 mg/kg农药残留量的蔬菜数量较多,但现已很少见,仅偶有检出超过1 mg/kg的。二是目前农产品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总体较高,如稻米和水果高达98%以上,蔬菜和茶叶也达95%以上。三是目前农药残留状况尚不稳定,仍然存在着一些风险隐患,如南方地区或其他地区的夏季由于病虫害发生重、农药使用量大、易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又如在设施反季节栽培情况下由于农药用量大并且不易降解、也易引起农药残留超标,还有随着国内外残留限量标准的提高或监测农药种类的增加、原来不超标的农产品变成了超标;特别是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的产业规模太小,有众多千家万户的农民分散生产和经营,加上生产技术较为落后,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难以真正做到,造成监管更加困难。同时,我国农药残留的标准数量相对发达国家还比较少,因此,加快制定和完善农药残留标准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9如何检测农药残留,判定是否农残超标,是否安全?

河南有限公司生产的新一代智能型农药残留检测仪 ;是根据农业标准方法(NY/T 448-2001)和国家标准(GB/T5009.199-2003)中的酶抑制率法,严格遵循《GB/T5009.199-2003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标准》中的规定对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可广泛应用于各级政府蔬菜检测中心、农贸市场、超市、环保机构、蔬菜种植基地、饭店、车载及实验室等食品安全检测与监控场所等单位对果蔬中农药残留的检测。能准确、快速检测出蔬菜、水果、粮食、茶叶以及土壤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脂类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


10如何去除农药残留?

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加以去除或者减少,常用的简单方法包括放置、洗涤、烹调和去皮等。一是放置,因为农药残留会随着时间的延续不断地降解,一些耐储藏的土豆、白菜、黄瓜、西红柿等,购买后可以放几天,一方面可以使农产品可继续熟化,另一方面农药会降解残留减少。二是洗涤,残存于农产品表面或外部的农药残留也较易被水或洗洁精冲洗掉,因此,在烹调前将蔬菜用水泡半个小时,再适当加洗洁精冲洗,基本可去除表面的农药残留。三是烹调,高温一般可以使农药残留更快地降解。四是去皮,苹果、梨、柑橘等农产品表皮上的农药残留一般都要高于内部组织,因此,削皮、剥皮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农药残留检测仪 



来自话题:
,饲料添加剂销售 2021-06-21回答
【常见中毒源】食用了新喷洒过农药的蔬菜、水果、或误食了拌过农药的粮食或吃了与农药共载同运而污染的食物及食用了被农药毒死的禽、畜肉,而引起急性中毒。 【临床表现】由于农药的性质不同,中毒后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 有机磷类农药中毒: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多汗、视...
显示全部

【常见中毒源】食用了新喷洒过农药的蔬菜、水果、或误食了拌过农药的粮食或吃了与农药共载同运而污染的食物及食用了被农药毒死的禽、畜肉,而引起急性中毒。

【临床表现】由于农药的性质不同,中毒后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

 有机磷类农药中毒: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多汗、视力模糊、无力;再重者抽筋、胸闷或流涎、多汗、腹痛、腹泻、瞳孔缩小、轻度呼吸困难等;更重者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发绀、肺水肿、抽风、大小便失禁、昏迷或呼吸麻痹等。某些有机磷农药有迟发性神经毒性,即在急性中毒发生二周后出现四肢软弱无力和运动失调。


    有机氯农药中毒: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腹痛等;再重者肌肉震颤,先自眼睑开始而后延及全身,可因而发生抽风,甚至麻痹,最后可发生呼吸衰竭。

    有机汞农药中毒:口有金属味、唾液增多、恶心、呕吐、等。轻者有神经衰弱的症状,病情进展时表现头痛、头晕、视力模糊、肌肉震颤、共济失调,甚至四肢瘫痪,严重者可发生昏迷、抽风。

    有机硫农药中毒:头痛、头晕、全身乏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中枢神经抑制、心跳加快、血压下降,甚至循环衰竭,后期可损害肝、肾。

【预防措施】

    1.食用蔬菜、水果应用水充分清洗。

    2.不吃毒死的禽、畜肉。

    3.喷洒过农药的食物不到安全期前不得采收、销售和食用。

    4.农药和毒种不得与食物和生活用品混放在一起。

    5.装过农药的瓶子或其它包装物应消毁。

    6.拌过农药的粮种,即使用水洗后也不能再食用,包括作为饲料使用。

    7.农药的使用应严格按照国家《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农药安全使用规定 》执行,如高毒农药不允许在蔬菜、果树、茶叶上使用等。


    8.提前检控:运用农药残留检测仪准确、快速检测出蔬菜、水果、粮食、茶叶以及土壤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脂类农药残留进行快速检测。可广泛应用于各级政府蔬菜检测中心、农贸市场、超市、环保机构、蔬菜种植基地、饭店、车载及实验室等食品安全检测与监控场所等单位对果蔬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把好最后一道关减少中毒事件发生。





来自话题:
,饲料添加剂销售 2021-06-21回答
乳品中重金属污染物涉及的国家标准及限量 乳品中“重金属污染物”含量的检验参考GB/T 5009.12《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17《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T 5009.11《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T 5009.123《食...
显示全部

乳品中重金属污染物涉及的国家标准及限量

    乳品中“重金属污染物”含量的检验参考GB/T 5009.12《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17《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T 5009.11《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T 5009.123《食品中铬的测定》、GB/T 5009.93《食品中硒的测定》等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GB 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对鲜乳中汞元素的限量要求为0.01mg/kg,铬元素的限量要求为0.3 mg/kg,铅、砷元素的限量要求为0.05 mg/kg,硒元素的限量要求为0.03 mg/kg。国家标准GB 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对乳粉中砷元素的限量要求为0.25 mg/kg,铬元素的限量要求为2.0 mg/kg,硒元素的限量要求为0.15 mg/kg,铅(婴儿配方粉)元素的限量要求为0.02 mg/kg。GB 1964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乳粉》、GB 19301-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生乳》中“重金属污染物”限量符合GB 2762的规定。乳品中“重金属污染物”含量的检验参考GB/T 5009.12《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17《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T 5009.11《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T 5009.123《食品中铬的测定》、GB/T 5009.93《食品中硒的测定》等国家标准。

    杜绝重金属超标的乳制品流入市场是确保食品安全措施中不可缺少的一步。只有从源头上预防和严控重金属污染源,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评估体系,着力加强食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检测和监管,乳制品才会更安全、更有保障。重金属多功能检测仪GY-DS1002能够快速检测重金属砷,重金属镉,重金属铬,重金属汞,重金属铅等。适用于食品监测中心、食品生产加工自查、食品加工贸易、工商质监部门用于市场快速筛查等。

来自话题:
,饲料添加剂销售 2020-12-02回答
没有离子响应?
来自话题:
,饲料添加剂销售 2020-03-20回答
没听说过这个证书。
来自话题:
,饲料添加剂销售 2020-03-20回答
调节分流比看看。
来自话题:
,饲料添加剂销售 2020-03-18回答
样品含量高
来自话题:
,饲料添加剂销售 2020-03-17回答
已规定不复检,没必要争议。。
来自话题:
,饲料添加剂销售 2020-03-16回答
新买的色谱柱都带有堵头的,如果没有用石墨垫代替
来自话题:
,饲料添加剂销售 2020-03-12回答
色谱分析测量苯的一些知识。
来自话题:
,饲料添加剂销售 2020-03-11回答
仪器、电脑、软件全部重启试试
来自话题:
,饲料添加剂销售 2020-03-11回答
可能上长时间没有开机,需要多稳定一下,顺便程序老化一下
来自话题:
,饲料添加剂销售 2020-03-05回答
采集废气(烟尘颗粒物采样、噪声、厂界无组织废气)后填写采样原始记录,哪一类原始记录后面需要附上机打的热敏纸留档的啊?还是都要打印出来?有没有相关的要求或者规范的文件或者标准的?
来自话题:
,饲料添加剂销售 2020-02-28回答
gcms一接热解析就漏气,不接热解析就不漏气,热解析是返厂维修过了的,这是怎么回事啊?
来自话题:
,饲料添加剂销售 2020-02-26回答
这个是isq调谐
 
简介 更多
职业:上海富朗特动物保健股份有限公司 - 饲料添加剂销售
学校:暨南大学 - 食品工艺教育
地区:NULL
成就
回答获得14021次赞同
获得0人关注
2018-07-04加入
关注 0 关注者 0
擅长
干燥技术11个回答
冷冻技术22个回答
标签标识101个回答
特殊膳食食品14个回答
食品加工技术1个回答
 
21food
首页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 13738199242
  • 微信咨询:
  •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本网官方微信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