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货
南舫酿造集团仓库工作时间:
仓库工作时间: 8.30-17.30 周一至周五
仓库发货时间: 当天15点之前的订单,几日发货。之后的订单安排次日下午发货。如遇特殊情况,需延迟发货敬请谅解
南舫酿造集团与德邦物流合作,默认发德邦。3箱以下发快递,3箱以上发物流。
可提供货物保险,送货上门,保暖等额外附加服务。
关于收货
请确认货物无误后再签收,否则签收后出现任何售后问题,快递公司将不赔付
如若货物破损或者货不对板,请拍照发给对接的销售,并拒绝签收或者异常签收。
西拉葡萄,当之无愧是澳洲葡萄品种之王!
澳洲西拉葡萄历史悠久,是澳洲种植面积最广泛的葡萄品种,目前占红葡萄品种种植面积的40%,占澳洲葡萄总种植面积的20%,是澳洲最受欢迎的葡萄品种,当前在全球也风靡一时。从本质上讲,澳洲西拉(Shiraz)和西拉(Syrah)都指相同的葡萄品种,只不过是不同地区的称谓差异,应该具有相同的性质,但是它们各自所酿成的葡萄酒却风格迥异。
西拉葡萄同赤霞珠葡萄非常相似,果小皮厚,颜色深黑,在寒冷地区往往无法完全成熟。采用西拉葡萄所酿成的葡萄酒,酒液颜色深浓,单宁和酸性物质含量中等偏高,酒体丰满,通常都带有黑色水果(如黑莓)和黑巧克力风味。在气候比较温和的地区,西拉葡萄酒可能还带有草本植物(如薄荷)、烟熏肉和香料(黑胡椒)的风味。在气候比较炎热的地区,西拉葡萄酒则会更多地表现出甜香料风味(如甘草、丁香等),陈年之后还会发展出精妙的动物味和植物味。澳洲西拉所酿成的葡萄酒口感更加香甜成熟,与罗讷河谷的西拉葡萄酒相比,带有更多的巧克力风味,而不仅仅是通常的胡椒味和香料味。
从19世纪初开始,澳洲西拉葡萄就已经是澳洲的主要红葡萄酒品种,但是一直到20世纪初,西拉也仅仅只是作为酿造加强型葡萄酒的专用葡萄品种,这主要取决于澳洲西拉丰富的风味和完美的成熟度。到了20世纪70年代,澳洲白葡萄酒受到澳洲国内的追捧,不少葡萄园的红葡萄品种都被拔除,改种白葡萄品种,就连西拉葡萄也难以幸免。不过有些葡萄农还是竭力抵抗,现在闻名于世的澳洲老藤西拉葡萄酒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才得以留存至今。80年代中期,由于澳洲西拉葡萄酒出口的剧增,澳洲兴起了西拉葡萄酒种植热,无论是在温暖地区,还是寒冷地带都大面积种植西拉葡萄。
西拉葡萄的魅力在于它能够适应各种各样的气候条件,并且在大部分情况下都表现良好,譬如澳洲比较寒冷的产区维多利亚中部(Central Victoria)、库拉瓦拉(Coonawarra)和帕史维(Padthaway),都以其结构性强的西拉葡萄酒出名,风味大都带有黑樱桃、胡椒和香料的味道,而不是温暖地区的巧克力和李子风味。最著名的澳洲西拉产区包括巴罗萨谷(Barossa Valley)、迈拉仑维尔(McLaren Vale)、克来尔谷(Clare Valley)和猎人谷(Hunter Valley)。
由于产区风土和酿酒厂工艺的差异,西拉葡萄也可以酿成各种各样不同风格的葡萄酒。有些酿酒厂为了突出地区西拉葡萄酒特色,已经开始放弃使用100%的全新美国橡木桶,而采用旧橡木桶或法国橡木桶来最大程度地保留葡萄酒的原有风味特色,这让西拉葡萄酒层次更加复杂,多了几分精细之美。西拉葡萄柔和成熟的单宁,让很多西拉葡萄酒可以即时饮用,同时西拉葡萄酒也不乏陈年佳酿,其复杂的层次感和诱人风味令人如痴如醉。
农贸市场的蔬菜摊上悄悄地摆上了“有机蔬菜”的标牌,亲切如邻居的大妈微笑着招揽着客人:快过来看看吧,有机蔬菜,无公害,对身体好!我问大妈:这有机蔬菜和其他的有什么区别啊?大妈说:没有用农药的。我说:普通菜心两块五一斤,这要六块一斤,贵一倍多呢!大妈说:姑娘你看,这些菜心都是干爽的,而且一点烂叶烂茎都没有,整根都能吃呢,一分钱一分货啊!
超级市场的面条货架上有两款400克包装的面条,其中一款包装上印着:来自有机农场。我正要伸手去取“有机”的那包,销售阿姨一把将另一包塞到我的购物篮里:相信我吧,两种面条的味道一样好的,这包只要五块五,标个“有机”就卖十一块八,不划算!
自从“有机”字眼出现在国内农产品的标签上时,马上就出现了上述旗帜鲜明的“挺有机派”和“倒有机派”。“挺有机派”的主要论据是农产品在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和化肥,因此成品天然,无农药残留,吃起来安全;而“倒有机派”的主要论据则是性价比,何必要用两三倍的价钱买吃起来味道是一样的产品呢?
葡萄酒归根结底也是农产品,因此类似的争论层出不穷。在法国有两位著名酒评人,也曾经笔伐有机葡萄酒,从而引发了与法国有机葡萄酒业的一场文字辩论,在欧洲葡萄酒界里一时激起千层浪。然而,两者争论的焦点,并非单纯的“挺”或“倒”,而是探讨“有机”与天然、正宗、生物动力等相关概念的理解。
当葡萄农意识到过度使用化学药品的行为虽然令种植和酿酒的过程变得简单,但同时也正在摧毁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而因此对环境长期累积起来的伤害,更是影响到各种生物乃至人类自身的生存。
澳大利亚的葡萄酒农对于“有机”的理解比较广义,他们信奉的是可持续发展。有机种植是一个良好的种植习惯,当环境变得健康,土壤也变得健康时,葡萄植株自然也生长得健康,从而降低了葡萄农减产的风险,植株与土壤间的关系如果天然和谐,那么土壤就会变得越来越适合植株的生长。羊是最好的除草剂和肥料,除草剂会影响土地和植物和真菌,虽然这个想法十分保守,但能保证种出更健康的葡萄;萄园里野草丛生可能不好看,但对于农民却是了解不同地块的指标,每个地块的土壤长出不同的野草,让酒农知道什么成分更适合什么葡萄品种。
有机种植能保护环境与实现可持续发展,再潜心考虑提升酒酿的口味,这就是酿酒时的一种修行了。贵族之路酒庄(Noble Road)的庄主兼酿酒师五十年如一日钟情于一种葡萄品种,他认为对种植与酿酒的专注,比对技术和生物动力的迷信更重要,所以自然能得到比懒汉们更为优质的原料
澳洲新世界和欧洲旧世界葡萄酒的酒标比较起来,澳洲葡萄酒的酒标清楚易懂,其最大的特色就是会标示“葡萄品种”及其“产区”。酒标上标注的主要信息包括了酒庄、商标(Winery/Trade Mark)、年份(Vintage,至少85%的葡萄采摘自该年份)、葡萄品种(Grape Varieties)、葡萄产区(Geographical Indication)、容量(Volume) 、产国(Country of Origin) 和酒精浓度(Alcohol Content) 。
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亚的法规并没有限制酿酒所用的葡萄品种,也没有强制标示葡萄品种。但若要标示葡萄品种则必须遵循以下规定:
1. 标示单一葡萄品种,则该品种的使用比例至少为85%;
2. 如为混酿,至多标示5个品种,且所标示的品种要超过整体95%,单一品种的比例至少为5%;
3. 最多标示3个品种,总标示品种的比例超过85%,单一品种的比例至少为20%。
另外,澳大利亚的法规并没有强制标示葡萄产区及酒庄。但若标示单一葡萄产区,则酿酒所用的葡萄至少85%来自该产区。如果为混酿葡萄酒,至多标示3个葡萄产区,且酿酒所用葡萄至少95%来自标示的产区,其中单一产区所使用的葡萄比例至少为5%。
澳大利亚对酒标标识的内容有严格的规定,其酒标上关于葡萄来源的信息不允许出现任何虚假和误导性的描述,许多名称(即地理标志的名称)是受法律保护的。一般而言,价值越高的顶级酒,其标识的葡萄产地也就越小。
其实葡萄酒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保质期,只要储存条件得当的话,许多葡萄酒存放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仍然可以被饮用。不同于食品放的时间长了会吃坏肚子,葡萄酒放的时间长了并不会变质,只是过了最佳试饮期,没有以前那么好喝了而已。
随着酿酒技术的发展,现在的葡萄酒至少放个十年八年一点问题都没有,稍微好点的酒放个二、三十年都没问题,特别顶级的酒都可以放到五十年以上。以贵族之路的酒为例,香浓西拉窖藏条件得当的话,放30-50年没有问题!
根据我国的食品法规,无论是国产酒还是进口酒,都需要标注保质期,但这更多是个标注而已,从技术角度来讲,葡萄酒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保质期,葡萄酒的保存更多与储藏条件有关。而在澳洲,葡萄酒的酒标上是不标注保质期的。
简单的来说,一款酒的陈年潜力与它年轻时的酸度、丹宁、果香的浓郁度和复杂度成正比。但要精准的判断一款酒的陈年潜力,就需要更多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开门见山的抛出答案:干红葡萄酒中含有上万种风味物质,除了糖之外,一些风味物质也有甜味。而这种甜,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糖甜”,而是“果甜”,英文叫做Fruit Sweet。顾名思义,就是葡萄酒中呈现水果风味的物质,所带给人味觉上的甜美。
葡萄酒中的酸和甜是两个重要的维度,因为干红葡萄酒中不含糖,所以主要依靠“果甜”来平衡葡萄酒中的酸。往往酿酒葡萄的成熟度越高,酿造的葡萄酒口感就越甜美。贵族之路酒庄的葡萄园皆位于南澳州,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这些南澳州得天独厚的优势造就了酿酒葡萄极高的成熟度以及葡萄酒中奔放的果香,很好的平衡了酒中的酸度,口感更佳讨喜
其实干红葡萄酒也不是绝对的一点糖都没有。我国质检部门发布的标准是红葡萄酒中的残糖含量在4g/L以下可以被定义为“干红葡萄酒”,而澳洲的干红葡萄酒的含糖量往往在2g/L以下。这是什么概念呢?举个具体的例子,一颗苹果的含糖量相当于15-30瓶澳洲干红葡萄酒。
什么是“残糖”?葡萄酒的酿造原理是:葡萄中的糖分在酿酒酵母的作用下转化成酒精的过程,当葡萄中几乎所有糖分都转化成酒精的时候,也就酿成了干型葡萄酒。而剩下的非常微量的没能完全转化成酒精的糖分,就是我们说的残糖。
所以干红葡萄酒非常符合“低糖摄入”的理念,干红葡萄酒是就算连糖尿病患者也能喝的葡萄酒
葡萄酒有沉淀是很正常的现象!
葡萄酒中的沉淀主要成分是酒石酸或多酚类化合物(丹宁、花青素等)。酒石酸有开胃健脾、软化血管、清理肠胃内的细菌的益处;而丹宁和花青素都是多酚类化合物,有抗氧化、抗衰老、抑制高血压高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益处。所以说,葡萄酒中的沉淀都是好东西!
葡萄酒中的酒石酸和多酚类化合物在陈放的过程中,溶解在酒中的小分子化合物会随着时间推移聚合成大分子,比如:小分子量的丹宁会慢慢互相聚合成大分子量的丹宁,从而形成了沉淀。
所以,越是老酒,沉淀越多。酒越纯,越没有经过过滤,沉淀越多。
当然,酒渣虽好,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把酒渣喝进肚子里。醒酒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去除酒渣,而波尔多瓶的瓶肩设计,也是为了防止把酒渣倒入杯中。
那么如何自己过滤酒渣?
喝葡萄酒自然要备齐各种家伙,醒酒要醒酒器,去酒渣也有专门的器具——滗酒器,二者相似,但还略有差异。缘由我们在后面详解,现在不妨先看看使用滗酒器该注意些什么:
1. 在使用滗酒器之前一定要将酒瓶竖直静立一会,让酒渣全部沉在瓶底。
2. 在开始转移之前,我们还需要特别重要的一道光!既然不能自带BGM,我们也可以是个自带光环的帅男子/仙女?事实当然不是这样……因为有光我们才能看清酒渣倒到什么位置了呀,不然一股脑全都倒出来了,可就功亏一篑。这个光源可以是蜡烛,或是手电筒、手机(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3. 准备就绪后,就开始稳定的、缓缓地将酒转移到滗酒器中,当看到酒渣临近瓶口的时候停止倾倒
这个方法简单粗暴,可以说是来自生活的智慧。省去了让酒渣沉淀的时间,十分适合心急于喝酒的酒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