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标准“内外有别”
首页 > 问题列表 > 详情

食品标准“内外有别”后果很严重 标准是写出来的

暂无描述 6 回答 ·  2 关注
共6个回答
悲哀呀,标准岂非儿戏。
  1 0
有道理,标准是写出来的!
  7 0
标准要编,但是落实执行是否有人监管?
  4 0
都知道是的假的,各行各业都需要实事求是。
  3 0
“往往标准低一点,就有大量企业被放进去,而标准一高,一些生产能力落后的企业就会被淘汰出局。而我们的某些标准恰恰是迁就了一些落后企业,质量不高。 ”其实也不能这么说,像当年三聚氰胺事件,就是蛋白质含量定高了,很多奶农就添加三聚氰胺,检测时提高了氮的含量,于是就是合格的奶源啦。为了防止掺假,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才把标准定的低一些。标准高并不会迁就落后企业,只是使更多的掺假产品上市。本意是想定高标准来淘汰落后企业的,可和我们的国情并不是那么相符。所以说在我国定标准,也是很难的。国情复杂啊。
  6 0
楼主说:;“蜂胶造假”事件中造假者在树胶里添加芦丁、槲皮素等黄酮类物质,人为提高了总黄酮含量,反而“符合”了蜂胶国家标准…… 这是实情。原来做标准,规定这个产品是什么样的才能被接受,现在做标准,首先要考虑什么样的才是这个产品。重点是防止产品掺假。所以现在做标准比较难。在今年,蜂胶掺假的鉴别方法已经有一个行业标准出台了。近期还有一些其它的鉴别方法标准要审定。不过,这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事,掺假手段不断更新,鉴别方法也得与时俱进。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