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你老了。,食品检测实验室研发工程师
2019-04-22回答
这个度难把握。关键指标该谁说了算呢?所谓标准绑架关键就是那么几个指标的控制。。。
-
神秘嘉宾,食品保健品研究员
2019-04-22回答
现在标准都要审核,审核专家也是人,要养家糊口,这些都需要钱呀?
-
姑娘你好,保健食品技术研发专员
2019-04-22回答
那就是封建社会啦.口吐遵宪.
-
天道酬勤,农产食品检测销售工程师
2019-04-22回答
LZ不要走极端嘛。看BRC标准都是由企业、审核机构及官方部门参与修改的。不让企业参与肯定会脱离实际,但要有个度,这个度必须由政府部门控制好。现在的标准制定确实一定程度上由大企业左右着。
-
个人倾向于标准还得有企业参与制定会好些,因为专家的知识面偏向理论,企业偏向实践,不是应该理论结合实际吗?如果企业不参与,可能也会走另一个极端:标准制定后企业可能无法操作。而且,国际惯例也是如此的: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技术,三流企业卖产品,能真正操控标准的才是一流企业啊!
-
一公里的幸福@,食品检测员
2019-04-22回答
如果所有企业都不准参与标准的起草制修订过程,结果会是什么情况? 我就奇了怪了,不让企业参与标准制定让谁来制定大家不会有意见呢?说大企业绑架了标准,那如果不让大企业参与了,是不是一切问题都不会有了?大家想象一下
-
联想到了去年电动车出的标准。没有企业和实用人的参与,标准,恐怕……
-
Hunt Wong,食品检测销售工程师
2019-04-22回答
如果不允许企业的人参与标准的制定,那制定的标准的实用性让人担心,毕竟只有生产者才知道具体的生产的各个环节的主要问题及最终成品所能达到的标准。
-
时光匆匆的小流年,食品研发
2019-04-22回答
在贸易中,标的物的标准就是买卖双方协商的结果.所以离不了企业的参与.
-
企业参与有参与的好处,而且大企业也能更好地代表一个阶段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更能让制定的标准更具有实用性。标准本来就是让大部分都能严格遵守的规定,淘汰不能满足要求的企业。使用社会经济和谐地得到发展!
-
汉方木兮,食品检测工程师
2019-04-22回答
其实很多标准都是委托别的机构或者企业制定的。
-
在历史上,生产者和消费者洽谈质量水平,是标准化的发端。随着产业经济的发展,社会活动的复杂,公权才逐步介入。最早介入的可能是官家用品,尤其是军火。这时,公权还是消费者的身份。后来介入民间的标准争议,并介入制定标准过程以保证标准的公正。强化标准化工作,总不能数典忘祖呀。这次乳品标准争议,不在于是否是企业起草,而在于最后如何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