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09.11
首页 > 问题列表 > 详情

GB 5009.11-2014 干法测总砷前处理几个疑问

初次接触食品前处理,做的样品是玉米淀粉,称量1.0000g置于100ml瓷坩埚,加10ml 150g/l硝酸镁混匀,低热蒸干,此过程有点难把握(120℃梯度逐步升温至140℃,耗时也得4~5h,此时是放在大电热板上的):第一次做时候坩埚内成果冻状以为是蒸干了,然后加1g氧化镁仔细覆盖样品表面,然后电炉上炭化,大概半个钟样子然后覆盖的氧化镁表面会鼓起很大包,到达一定温度后会出一个气孔把表面的氧化镁吹出,此时就主观认为样品没有蒸干,样品作废; 第二次做,称量加硝酸镁照旧,低热蒸干至焦黄状再加氧化镁覆盖,依然有未蒸干现象(鼓包);另一样品有意让其在焦黄状态下继续加热,然后就直接炭化了。由此看来焦黄状是其蒸干与炭化的临界状态。 所以,在这里请教各位,有做过类似样品没?这个“低温蒸干”怎么去把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淀粉这样品什么样才是蒸干状态? 展开全部∨ 1 回答 ·  1 关注
共1个回答
我也开始做这个,目前还不知道会出现什么问题,我测的是干花椒,不知道会不会出现你这种情况。
  9 0
相关问题
GB17401-2014《膨化食品》实施后,膨化食品标签上执行标准还能用GB/T22699-2008《膨化食品》(未作废)吗? 12个回答
GB17401膨化食品国标能作为苦荞茶的执行标准吗? 4个回答
澳大利亚膨化食品执行标准 1个回答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蛋与蛋制品》等10项标准文本意见稿,大概查阅了一下,发现有很多问题,大家看看 3个回答
SB/T 10369-2012 真空软包装卤蛋制品 9个回答
编辑推荐
单锥螺带真空干燥机的优点? 1个回答
我国“无麸质”食品有什么管理标准吗? 1个回答
复配酶制剂中的辅料有何规定?配料如何标识? 1个回答
白芸豆提取物的提取方法、测定方法及应用是什么? 1个回答
粮食食用油快速检测解决方案有哪些? 1个回答
 
关注问题 写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