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级润滑油是否有相
首页 > 问题列表 > 详情

食品级润滑油是否有相关标准?使用是否有相关要求?

检查发现有人将食品级润滑油用于托盘,方便食品与托盘分离。食品级润滑油是否有相关标准?使用是否有相关要求?如何监管? 4 回答 ·  5 关注
共4个回答
21.CFR 178.3570:所有可使用于H1润滑剂(包含基础油、增稠剂、润滑添加剂等)的物质列表,食品/药物制品中不得有 10ppm含量,但黏度 300cSt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油仅能含有1ppm以下。除定义于本项目下的物质列表外,食品级润滑剂还可以使用“一般公认的安全物质”及“使用前取得核准的物质”21.CFR 178.3620(a):可用于直接接触食品的矿物白油(矿物基础油的一种)定义,食品/药物制品中不得有 10ppm含量21.CFR 178.3620(b):技术级矿物白油(Technical grade white mineral oil),石油精炼或石油气合成、40°C黏度5~150cSt,可用于润滑食品药物机械但不得直接与制品接触21.CFR 172.878:可用于直接接触食品/药物的USP(United States Pharmacopoia)等级矿物白油定义,可用来直接加入食物/药品中,可制成3H等级之基础油178.3620(b)技术级矿物白油:可用于H2等级润滑剂178.3620(a)矿物白油:可用于H1等级润滑剂172.878 USP矿物白油:可用于H1、3H等级润滑剂21.CFR 172.882:合成异石蜡烃基础油定义21.CFR 172.880:固体石蜡,可用作防锈与脱膜剂21.CFR 182 & 183:一般公认的安全物质(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 GRAS)列表,可使用于所有食品级与H2级润滑剂[1]
  1 0
目前我国市场上的食品级润滑剂产品主要以进口为主,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具备了较完善的针对食品级润滑剂的认证及监管程序,而我国在检验监管措施方面存在较多不足,主要体现在:(1)我国尚未制定有关食品级润滑剂安全认证监管程序;(2)我国现有的食品级润滑剂的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太少,远不能覆盖食品级润滑剂的种类范围;(3)在现有的食品级润滑剂的国家标准中,没有对安全卫生的技术规范,也没有相关的检验方法;(4)现阶段对进口食品级润滑剂的检测还基本停留在普通润滑剂相同的理化性能指标如运动粘度、闪点等常规项目上,基本没有涉及安全卫生指标,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我国相关政府部门结合我国食品级润滑剂生产使用情况,尽快制定强制性法律法规,建立针对食品级润滑剂的认证监管程序。同时研究制定完备的食品级润滑剂国家标准体系,加强对该类产品的安全、卫生指标进行限量规定和检验。另外针对目前我国食品级润滑剂主要依赖进口商品的现状,建议我国有关政府部门对进口食品级润滑剂企业开展备案登记工作,以对食品级润滑剂的进口和使用更好的检验监管。
  7 0
食品润滑油有三个标准GB 4853-2008 食品级白油、GB 12494-1990 食品机械专用白油、GB 15179-1994 食品机械润滑脂其中第一个是可以接触食品的,包括用于食品的脱膜、上光
  4 0
第一次听说这样用的,润滑油顾名思义是润滑设备部件,不能直接用作脱模。
  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