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答 问题
提问 通知 消息

多轮严打为何还管不住“瘦肉精羊”

韩涵 媒体人“瘦肉精羊”在山东利津屡禁不止,更值得反思的是“地方保护”。目前有关部门在进行拉网检测之外,追责、监管都还要进一步深入。有“山东肉羊第一镇”之称的利津县盐窝镇,被曝养殖户给肉羊喂食瘦肉精,羊肉销往北京、大连等十七个省市,再次撩起了公众对瘦肉精及食品安全的担忧。农业部前日已安排国家饲料质检中心赴当地开展拉网检测。利津县官方昨天也证实了本报此前的报道,并表示欢迎媒体与政府部门一起找证据。这是迅速、正确处理“瘦肉精羊”事件的良好开始,但对于已经销到多个省市的盐窝羊肉,以及涉案养殖户、经销商乃至相关官员的处理,还应继续到底。期待有关部门及时披露更多信息。尽管该镇在多次瘦肉精事件中被曝光,今年以来,当地启动了多轮排查,已经查获4起案件、批捕1人,但瘦肉精养羊现象依然存在。此案再次道出了一系列疑问:虽然历经一轮又一轮的专项治理,瘦肉精为何还未远离我们的餐桌?为什么当地政府对瘦肉精的检测如此松散?为什么瘦肉精能半公开地销售,普遍地使用?诸多疑问,显然不是销售和使用瘦肉精者“利欲熏心”所能解答的。瘦肉精难禁,固然有利润的驱使,但更与违法成本低有关。据报道,该镇的羊被查出用瘦肉精,只是罚款了事,然后由养殖户赶回家。作为发现瘦肉精的重要环节,屠宰企业的检测责任显然缺失,屠宰场工人几乎一眼就能瞅出羊有无“喂小料”,却不闻不问……种种事实显示,“瘦肉精羊”在利津屡禁不止,更值得反思的是这种“地方保护”。因此,要从根本上查处和杜绝,必须有釜底抽薪之策。治理瘦肉精,必须破除这样的“地方保护”。一来,应当建立起事后问责的机制,盐窝镇一次次因瘦肉精被曝光,但丝毫动摇不了当地官员的乌纱帽,难怪当地官员缺少彻查瘦肉精的工作动力。对于瘦肉精背后暴露出的地方官员的失职渎职,应追究行政和法律责任。二来,要完善监管体系制衡“地方保护”。类似盐窝镇这样肉羊销量超百万的养殖专业镇,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因此监管不能只靠地方,中央和省一级有关部门应建立一个巡查机制,不定期地派出暗查小组,到这些地方暗查抽检。另外,瘦肉精的检测也不能只偏重养殖屠宰环节,实际上,依现有技术完全可以对市售的分割牛羊肉和加工肉制品进行瘦肉精检测,遗憾的是,鲜见有地方政府在这方面积极作为。与此同时,盐窝肉羊销往的“十七个省市”的市场却风平浪静,这实在也是个讽刺。这也拷问着城市政府在瘦肉精治理中的责任。当地积极回应媒体报道,欢迎舆论监督,值得肯定。也希望,这种积极的表态能够真正落实为严厉的监管,也只有根除瘦肉精,保证了食品安全,当地的养羊产业才有真正的出路。
3人参与回答
,食品添加剂外贸业务员 2019-03-12回答
俺也希望政府能让俺吃上放心的羊肉啊
,研发工程师 2019-03-12回答
“将工商、质监省级以下垂直管理改为地方政府分级管理体制”后对“地方保护”更是一个考验,食品安全任重道远!
,食品检测工程师 2019-03-12回答
关键是地方政府的态度。地方质检须加强啊。
 
问题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21food
首页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 13738199242
  • 微信咨询:
  •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本网官方微信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