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工艺中,从采摘到成品,其中最关键的一点:1、要不要杀青(在这里指用沸水蒸煮10分钟左右);2、如果要,杀青温度、时间控制在什么范围?问题在于这里——市场上的软包装的
清水竹笋产品,都说的是“非即食”,需要漂洗十多分钟后再炒、烫食等,打电话去生产厂家问,也说的是竹笋是生的。一、如果厂家说的是真的(即袋中的竹笋是生的,没有被杀青),那么竹笋自身的酶、蛋白质及从土中带出的厌氧菌等没有被灭活的情况下,并且保质期多达8——12个月,他们是怎么做到防腐、保鲜的?在这种情况下,竹笋不是早就发酵,产酸、产气,最终发臭,包装液变黄、变浊吗?!(本人试过化学灭菌、
防腐剂防腐,就出现了上述情况)二、如果说厂家说的是假的(即袋中竹笋是熟的,之所以那样说,叫消费者要再漂洗、再烹食,只是为了漂洗其中的添加剂和笋子自身产生的异味。但这样一来,杀青即被煮熟了的笋子在
包装袋中呆上几个月,其本身的风味不是荡然无存了吗?尤其是当消费者开袋烹食的时候,怎么把握烹食时间,考虑到产品包装上说明的是生的,那么会不会出现烹饪得过熟,甚至过烂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