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商务网首页
产品中心
食品招商
会员商务室
展会论坛
食问实答
资讯
最新
市场
大事件
新品
原料
展会
进出口
行情
营销
规范
活动
工具
问答
食价搜
报告
供需
求购
产品
食料通
新品库
登录
首页
回答
问题
提问
通知
消息
在中国的水果加工业
回答
农林牧渔
在中国的水果加工业
如果
水果
能鲜吃,我决不加工;多吃水果好。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0条评论
邀请回答
分享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浅忆
|
2019-04-17
登录
后参与回答
登录
后参与评论
3人参与回答
蔓延旅行@
,食品生产主任
2019-04-18回答
据预测,全球果汁饮料的消费量在未来5年时间内,年均增幅将达到10%以上。由于我国目前的生产能力远不能满足需求,在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下一代成长的重视等因素的刺激下,我国果汁市场将从启动阶段步入高速成长阶段,预计今后我国果汁消费将以每年10...
显示全部
据预测,全球果汁饮料的消费量在未来5年时间内,年均增幅将达到10%以上。由于我国目前的生产能力远不能满足需求,在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下一代成长的重视等因素的刺激下,我国果汁市场将从启动阶段步入高速成长阶段,预计今后我国果汁消费将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 一、果汁业的特征分析对于饮料市场来说,由于国家开放较早,国外一些知名品牌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就已通过各种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因此即便随着关税的下调,对我国饮料行业,特别是果汁及果汁饮料的影响相对其他行业要小。现如今,我国果汁及果汁饮料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较以往相比,出现了一些鲜明的特征: 1、竞争格局各不相同。根据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CMMS)在2000年3~6月对我国20个城市进行调查,果汁饮料行业卖方市场集中度为34.69%,根据产业经济学理论,卖方集中度介于10%~50%之间时,属于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四城市与其他城市相比,竞争更为激烈。 2、企业规模小,加工率低。我国的果汁生产业普遍存在着厂家多、规模小的现象。一些国内知名品牌如汇源、露露等,也只不过占国内市场份额的10%左右,余下的90%大市场,却被洋果汁,特别是各地的“杂牌军”瓜而分之。而澳大利亚仅一家贝利公司却占据着该国70%的果汁市场份额,差距显而易见。同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水果加工能力较弱,仅有10%左右,而在发达国家,加工比例通常达到60%~70%,巴西和美国的精加工则达到80%。 3、原料匮乏,质量有待提高。虽然我国水果产量很高,但只适宜鲜食而不利于加工成果汁,加工原料明显缺乏。如苹果一般甜度高、酸度较低,而柑橘全国加工用果仅为5%。根据国际市场行情,酸度越高越好销,价格也越高,一般来说,酸度每增加0.5度,价格每吨就提高1000元,国外浓缩汁酸度一般为3.5~7度,我国仅为1.2~1.7度。除此之外,当前的果汁加工,多用的是鲜食品种中的残次果。这些原因一方面造成了目前有1/3的浓缩果汁生产线开工不足,另一方面,也使我国果汁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高。 二、果汁及果汁饮料的市场需求分析 (一)国际需求分析:1、消费量稳中有升,美欧是主力。果汁饮料在欧美等国销量最大,人均消费量40公斤/年。西欧1994年消费量7439.3百万升,1998年消费量8204.1百万升,年增长率10%。英国果汁1997年有10亿英镑的市场。根据AC尼尔森的统计数据,以纯净水、果汁以及茶饮料为代表的非碳酸饮料的市场增长幅度十分惊人,1995年~1998年销售量的增幅为14%,1998年~2000年增幅为45%。与此相应的,据专家预测,全球果汁饮料的消费量在未来5年时间里每年将达到10%以上的增幅。2、柑橘汁、苹果汁最畅销,产品多样化受欢迎。在所有果汁饮料中,浓缩橙汁居世界果汁消费的第一位,欧美的一些国家人均仅饮用橙汁就达到40升。在西欧的果汁消费中橙汁占53%,苹果汁占21%。美国人饮用橙汁占饮用果汁总量的70%。苹果汁在全球的产销量由小到大,成为第二大果汁类商品。近几年世界浓缩苹果汁贸易量平均每年增长率为12%,而柑橘类仅为6.6%。 (二)国内需求分析:发展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是我国食品工业“十五”规划的重点发展产业,也是农业产业化的重点支持领域,特别是各个果品生产大省都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结合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下一代成长的重视等因素,我国果汁市场将从启动阶段进入高速成长阶段: 1、健康意识增强推动果汁市场:消费者意识到饮料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女性倾向食用健康饮品,果汁是健康饮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受消费者青睐。虽然,目前我国苹果产量世界第一,柑桔产量世界第三,梨、桃等产量均名列世界前茅,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年人均果汁消费量不到1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10,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40,其增长空间巨大。 2、收入水平提高拉动果汁消费:果汁由于其所含营养价值高,价格也较高,以中外合资的大湖果汁为例,其价格约为同量可乐的2.5倍,因此收入水平对将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具有决定意义。 2001年国内资深调查机构——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对全国12城市15~59岁居民进行了调查,家庭月收入1500元是分界线,随着收入的增加,对果汁饮料的消费人数比例增加。专家、技术人员、教师和医生等有相对高收入者的饮用比率最大,达到43.2%。根据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队2002年在全国调查的结果,2002年1季度城镇平均家庭收入超过1500元的省份为北京、上海、浙江、福建和广东,这些省份将成为果汁消费大省。从全国来看,在未来5年全国大约有20%人口所在的家庭能够达到月收入1500元,计算消费量,如果要达到世界平均水平需要260万吨,而我国目前产量为150万吨,可见果汁产业的增长空间巨大。 3、关心下一代成长使儿童果汁需求急剧增长:我国向来关心下一代的成长,目前城市家庭在儿童消费上花费金额不菲。根据北京美兰德公司和国内8家调查机构2000年在国内9大城市调查结果,发现9城市6~15岁的儿童中有76.3%饮用果汁,月平均果汁饮料消费额8.41元,照此计算,全年消费总额超过33亿元。推广到全国36个大中城市,果汁饮料的潜在市场更为可观。 三、果汁饮料业发展趋势分析 国际和国内需求分析结果显示在今后3~5年间果汁消费量将有较大增长,据专家预测我国果汁消费将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我国目前的生产能力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果汁业需要扩大产量是毋庸质疑的。结合市场需求特点、消费趋势及国际果汁饮料产业趋势,未来我国果汁饮料业将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1、生产定位向两极化方向发展:所谓两极化生产走优质、低成本的道路,这是目前国外的水果生产商大都采取的生产定位。所谓优质是除了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外,还要从优质的原料着手,国外不仅在选种育种上下功夫,实行标准化种植管理,近年来,更采取返归传统的耕种方式,大量施用有机肥,极大地改善了果肉渣化的程度、质地和水果风味。我国的产品一向以价格低廉著称,但在水果生产方面质量价格比却很低。得益于规模化的经营模式,巴西柑橘类的平均售价每公斤仅为0.4元,即使在美国,脐橙的零售价每公斤也在3~3.5元,我国水果成本偏高是制约果汁加工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2、产品定位向品牌化方向发展:从国际发展看,人们在所购果汁饮料时很看中品牌,而且市场上卖方集中度接近80%。在发达国家品牌成为质量的标志,甚至代表品位和消费定位,一个品牌背后都有一套产业化体系支撑。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CMMS)2000年在20个城市的调查结果,目前在我国称得上全国性品牌的很少,品牌集中度很低,可见要与国际企业竞争,品牌的塑造和维护将是果汁业的重要任务。 3、企业定位向大型化方向发展:近年来,国际饮料业的并购活动频繁,百事可乐在1998年并购了纯品康纳,又于去年收购了桂格,使企业坐拥世界果汁业的著名品牌;可口可乐正在与雀巢合作开发果汁饮料。与此同时,因为看到中国果汁市场的巨大潜力,海外果汁生产厂商纷纷抢滩中国。外商如日本的麒麟、三得利,美国的百事可乐,英国的亚洲财务集团,原美国施格兰有限公司(现已与法国威望迪公司合并)等大举进军我国果汁市场,这类大型企业不仅具有生产上的规模经济,而且在品牌经营方面也有独特优势。现如今,一些外资品牌如“都乐”、“茹梦”、“大湖”等现已在中国果汁饮料市场上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国内几家主要的果汁饮料企业也在走向更大更强。汇源集团一方面先后在上海、成都投资建厂,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最近与新疆屯河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尤引人注目。另一方面汇源果汁集团也积极加强国际合作,目前已与美国OCEANSPRAY公司、德国威尔德(Wild)公司达成强强合作协议。此外,露露集团与万象集团也达成了有关股权方面的协议,今后,万象集团将进一步支持露露的发展。 结合市场消费需求特点及国际果汁饮料产业趋势,未来我国果汁饮料业将呈现如下发展趋势:生产定位向两极化方向发展、产品定位向品牌化方向发展、企业定位向大型化方向发展。
8
0条评论
收起
确认修改
取消
登录
后参与评论
练习忘记
,食品化验员
2019-04-18回答
加工食品营养成分肯定有损失啊,但是加工食品可以节约时间、调节余缺、大范围流通,为此加工食品所站分额将会越来越高哦!
10
0条评论
收起
确认修改
取消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替身℡
,食品检测主管
2019-04-18回答
很多水果都是含糖量较高的,并且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因此,我觉得果酒生产是一种较好的水果加工业
2
0条评论
收起
确认修改
取消
登录
后参与评论
登录
后参与回答
问题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相关问题
求苹果低温真空膨化脆片设备
8个回答
巴马火麻糊怎么会是膨化食品
6个回答
D-葡萄糖酸-δ-内酯能不...
2个回答
冰鸡蛋白、冰鸡蛋黄、全蛋液...
4个回答
出口澳大利亚水产品法律法规
2个回答
编辑推荐
单锥螺带真空干燥机的优点?
1个回答
我国“无麸质”食品有什么管...
1个回答
复配酶制剂中的辅料有何规定...
1个回答
白芸豆提取物的提取方法、测...
1个回答
粮食食用油快速检测解决方案...
1个回答
21food
首页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13738199242
微信咨询: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本网官方微信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确定
取消
登录食品知识问答社区食问实答
微信登录
账号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刷新二维码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
"食问实答"
忘记密码
|
免费注册
欢迎加入食品知识社区食问实答
二维码已失效
刷新二维码
请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欢迎加入食品知识社区食问实答
欢迎你!
,完善下你的信息,以后你也可以使用手机号和密码来登录了。
获取验证码
提问
问题标题
问题描述(可不填)
请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