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葡萄酒倒杯后, 要等到酒 (与空气结合) “醒酒” ,好酒味才会出来?
为什么
葡萄酒倒杯后, 要等到酒 (与空气结合) “醒酒” ,好酒味才会出来?
3人参与回答
-
醒酒的过程不是必须的,对于年份比较近,酒体比较轻的酒,醒酒的过程很可能会破坏酒的平衡。醒酒最初的目的是针对一些比较老的酒,酒中沉淀比较多,所以在侍酒前需要在一个醒酒器(decanter)里面把杂质沉淀下来。而且酒与空气接触后反应,把香味物质释放出来。但是一般市场上买到的酒其实没多大必要醒酒,市面上大多数的酒酒体都比较轻,不太适合剧烈的醒酒过程。像很多的白葡萄酒例如长相思,白诗南等,一般酒体比较轻,而且流通到市面上一般也经过2年左右的瓶中储藏,正是最佳的饮用期,在酒杯中香气就很容易散发出来了,而醒酒的过程可能让酒的香气跑掉了,而且与氧气的过多接触也会降低酒的感官评价。对于老一些的酒,可以醒一下,把沉淀去掉,而让酒的香气先散发一些。所以醒酒一般是对于酒体比较重,年份稍微老一些的酒来说的。区别对待吧,不是每种酒都需要醒酒的。
-
新酒更需要醒酒,而陈酒不能醒太长时间。至于为什么陈酒不能醒太长时间,是因为陈酒暴露在空气中太久比新酒更容易“变质”。所以陈酒采用的醒酒器也是脖子比较细的醒酒瓶,而新酒则采用脖子比较粗的醒酒瓶。醒酒主要是为了让葡萄酒中一些不好的化学物质挥发掉
-
醒酒最显著的原因是葡萄酒已经产生沉淀物,但这类酒仅限于年份酒、陈年波特酒和陈年未经过滤的红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