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Kang等首次报道了利用一种好氧性革兰氏阴性菌伊乐假单胞菌(ATCC31461),最后命名为少动鞘脂假单胞菌(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在实验室规模下成功生产结冷胶,称为多糖PS-60。1992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结冷胶作为粘结剂和稳定剂在食品中广泛使用。2000年底以后,中国才有结冷胶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但是目前发酵及提取的成本相对较高,有待进一步提高生产工艺。
结冷胶是继黄原胶之后当前国际上性能最为优越的生物胶之一,然而其优良性状的应用价值还未完全开发出来。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采用基因工程的手段,定向构建结冷胶高产菌株将成为可能,从而提高结冷胶产量,减少生产成本。
其次,从原料角度上看,目前工业生产结冷胶发酵培养基中的碳源为蔗糖或葡萄糖,与普通淀粉、糖蜜相比,价格较高,增加了生产成本,导致最终售价较高,因此,以糖蜜、淀粉甚至纤维素为初级原料是发展趋势。
由于结冷胶安全无毒,且具有耐酸碱、热稳定性好等优势,因而在各行各业都有很大的应用前景。目前,结冷胶在我国售价较为昂贵,因而,提高结冷胶的生产产量、扩大生产规模、减少生产成本成首要任务,未来结冷胶价格有望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