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冷胶是一种经微生物通风发酵得到的新型天然食用胶,是伊乐藻假单胞杆菌,后确认为少动鞘脂单胞菌所产生的胞外多糖。最初于1978年发现,1988年日本批准结冷胶可应用于食品中,随后,美国和欧洲等国家也批准其作为凝胶剂、稳定剂和增稠剂在食品中使用。
结冷胶为相对分子质量高达100万左右的阴离子型线形多糖,具有双螺旋结构,结冷胶的单糖分子组成是葡萄糖、鼠李糖和葡萄糖醛酸,分子组成大约为2:1:1。结冷胶能够形成澄清透明的凝胶,且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与其他多斯凝胶相比,其凝胶强度不依赖于pH。结冷胶具有凝胶形成能力强、透明度高、耐酸耐热性能好的优良性质,使其在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在食品领域主要用作增稠剂、稳定剂、凝结剂、悬浮剂和成膜剂,它能够赋予食品一种令人愉悦的质地和口感。结冷胶还具有良好的复配性,不仅高、低酰基可以复配,还可与其他多糖凝胶复配,通过复配胶之间的优势互补作用,进一步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影响结冷胶发酵工艺的因素
1、温度对发酵的影响
West等研究了温度对结冷胶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结冷胶发酵的最适温度为30℃~31℃,若温度低于28℃或高于33℃时,结冷胶的产量会下降很多。而王歆童等通过研究发现发酵最佳温度为28℃。微生物发酵生产分为两个时期,生长期和产胶期,有人提出来不同的时间段可采用不同的温度以更好的完成发酵过程。彭志英等提出了第一阶段控制温度在33℃~35℃,第二阶段控制温度在24℃~25℃的温度二次发酵的理念。
2、pH对发酵的影响
pH对结冷胶发酵有很大的影响,研究发现pH为7.2时生物量最多。pH为6.5时产胶量最高,pH为8.0时菌体几乎不生长,West等研究发现结冷胶生产的最佳pH值为6.8~7.4。发酵生产中微生物不断的进行代谢,发酵液的pH值也不断减小,工业生产中常采用不断加碱的方法稳定发酵液的pH值。
3、接种时间和接种量对发酵的影响
少动鞘脂单胞菌生长延后期为0~4h,对数期为4~12h,平衡期为12~24h。结冷胶发酵生产过程中菌株的种龄和接种量大小都会对结冷胶产量产生影响。李海军等通过试验得到少动鞘脂单胞菌生长曲线的对数期为5~25h,最佳接种时间约为15~20h。Nampothiri等发现s.pauCimobilisATCC31461的最适种龄和接种量分别为20h和10%。而Kanari等发现Pseudo-monaselodea最适种领和接种量分别为16h和8%。
4、搅拌速度和通氧量对发酵的影响
S.pauCimobilis是一种好氧性细菌,同时在发酵生产中产生的结冷胶使发酵液的黏度很高,氧气传递速度受到阻碍,导致后期的发酵受到影响,所以通过通氧和搅拌来增加产胶率至关重要。彭志英等发现溶氧传质系数为50L/h和;100L/h时菌体生长最好,发酵液黏度分别为37500cP和45000cP,产胶量分别为8.76g.L-1和8.98g.L-1。溶氧量在100%时发酵液粘度最大,产胶量最多,溶氧量最大时,转速设置在500r.min-1时产胶率达到最大的15g.L-1。
5、其它物质对发酵的影响
彭志英等通过实验得出添加0.02g/L吐温时发酵产胶量最大。张禹等也认为在发酵液中加人表面活性剂吐温60有利于发酵液的产胶。
王歆童等得出添加携氧剂(H202、正十二烷、TritonX-100)也可增加产胶率。其中最适携氧剂为H2O2,最适添加时间为40~44h,最适添加量为20μL/25mL。三种携氧剂也可以组合使用,最适添加组合为正十二烷和H202,其产率较对照组提高了12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