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商务网首页
产品中心
食品招商
会员商务室
展会论坛
食问实答
资讯
最新
市场
大事件
新品
原料
展会
进出口
行情
营销
规范
活动
工具
问答
食价搜
报告
供需
求购
产品
食料通
新品库
登录
首页
回答
问题
提问
通知
消息
食用菌大棚的建造及棚内的调控
回答
农林牧渔
微生物检测
食用菌大棚的建造及棚内的调控
暂无描述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0条评论
邀请回答
分享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北极星光
|
2021-07-28
登录
后参与回答
登录
后参与评论
1人参与回答
蜜糖
,食品检验专员
2021-07-29回答
食用菌栽培生产,是基料、菇棚、水分、菌种等物质因素配合温度、氧气、光照等可调控管理因素共同作用而完成的。只有根据食用菌品种的生物特性,并根据其不同生长阶段,严格调控各种环境因素,才能充分发挥大棚在食用菌生产上的优势效应,从而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生产目的。 根...
显示全部
食用菌栽培生产,是基料、菇棚、水分、菌种等物质因素配合温度、氧气、光照等可调控管理因素共同作用而完成的。只有根据食用菌品种的生物特性,并根据其不同生长阶段,严格调控各种环境因素,才能充分发挥大棚在食用菌生产上的优势效应,从而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生产目的。
根据现有食用菌品种的生产及其模式,目前一般有圆顶大拱棚、斜面棚、仿冬暖式大棚、冬暖大棚等,除大拱棚外,其它几种形式又有半地下及地平面两种,半地下棚也因下挖深度的不一而不同。受建造成本、栽培方式、栽培品种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各地以斜面棚和仿冬暖式两种为主。
菇棚的基本结构
1.大拱棚 无墙体, 全支架,全覆塑膜及草苫。一般面积为200平方米左右,竹木结构约需1000元左右,全部材料可用2--3年,折旧成本只要数百元。考虑温度的下降,也可建半墙式,即四周墙体高为50厘米左右;使大棚为东西向,不须设通风孔,只留一出口,必要时掀膜通风即可。
2.斜面棚 东西向,四面土墙,上架竹竿类,覆膜即成。半地下结构时将挖出的土直接码垛至北沿,即成一自然斜坡;地平面建棚需打土墙,南高约80厘米左右,东西两山墙亦用土墙,其中一头留进出口,棚顶覆草苫、秸秆类遮荫保温,根据生产季节及栽培品种灵活掌握。该斜面棚一般面积在200方米左右,修建成本约2000元左右。
3.仿冬暖式大棚 东西向建造三面或四面土墙,墙体厚0.5--1米不等,棚中设1--2排立柱, 将架杆缚牢且使棚面略成拱形,以更好地接受阳光。该棚内空间较大,一般南边高约1.5米左右。
进入操作时基本不受限制,北边高2米以上;由于空间宽大,保温性、通气性较好,但建造成本亦高,一般200平方米大棚约投资4000元左右。
4.冬暖式大棚 该棚同蔬菜大棚(日光棚室),严冬季节最低棚温可保持在10摄氏度以上,对于中温型食用菌的出菇十分有利,尤其适宜进行高档珍稀菇类的生产,是食用菌生产的发展方向,但由于投资较高,一般需6000元左右,目前生产上采用较少。
棚温的调控
大棚内的温度有着季节性周期变化和明显的日变化特征, 主要表现为:a.随外界气温的变化而变化;b.随太阳的不同高度而变化;c.昼高夜低。因此,日常管理应根据季节及每天的不同时间段予以具体实施。
棚温的季节性变化。首先应通过调整棚顶覆盖物的厚度予以调控:如进入低温季节后,加厚覆盖物,随着气温的继续下降,可采用二膜夹一苫、双膜双苫等措施,气温低于-13摄氏度时,除中午时分卷草苫透进阳光外,可临时采取火炉升温的方法。
棚温的日变化,以尽量缩小温差、保持基本均衡为原则,根据季节和品种实施不同的调控措施。高温季节应根据每天的天气、气温状况进行管理:如逢阴雨天,则可打开通气孔,降温的同时又利于增湿;但在晴好天气,白天则需堵塞通气孔,可采取往棚顶草苫上喷水迫其降温的办法;夜间气温下降时再打开通气孔,如能配合强制通风措施则效果更好。低温季节应在保证通风的前提下,以升温、保温为重点实施调控:一般于晴好天气时, 上午9时后卷起草苫,透进光热,此时棚内一片漫雾,湿度处于饱和状态,此后每小时升温约1摄氏度--3摄氏度,至11时后,雾气基本散尽,只有地面20厘米处尚有一层薄雾,至14时,棚温达到日温高峰,继续上升的可能性已不大,此时应根据大棚与阳光间的角度、位置及外界风向、风力等情况,随时准备放下草苫,进入保温时段。
棚湿的调控
大棚内的湿度, 一般通过3条途径来调控:首先,每日的喷水,除对空中、地面、菌墙(畦、架)喷水外,对四周墙体的喷水也很重要;其次,保持地面的高含水率,是保持棚湿的重要途径;第三,在棚内周边或菌墙边缘挖设储水沟等,对保持和稳定棚湿也有着重要作用。此外,棚外周边及棚顶的植物,除对棚温有着积极的作用外,对增加和保持棚湿的作用不可低估。一般食用菌栽培均应保持棚湿80%--95%,适宜湿度为90%--95%,低于80%会使子实体生长受阻,达到100%则通风不良,且易招致某些杂菌等。
空气的调控
一般食用菌允许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在0.05%左右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为0.03%),最高不允许超过0.1%;一般0.05%左右浓度时,人进入大棚后,“菌味”很淡,绝无闷气的感觉。通常用的调控措施为:夏季晚上通风换气,或强制通风;前述的棚顶长蔓植物可有效地给棚内增氧。冬季时,根据气温变化,一般可于中午时分打开通气孔,但前提是不使棚内温差过大;在外界气温5摄氏度以上时,将棚南下方塑膜掀开10厘米左右,通气效果十分明显。
光照的调控
根据季节和栽培品种的不同, 一般应调控棚内光照度在500--1000勒克斯,个别因强光而使产品质量下降的品种,可适当降低至200--300勒克斯。调控的措施主要有:打开通气孔及进出口;将棚顶北沿草苫掀开20--40厘米;棚南边缘草苫卷起40厘米或使用较薄的草苫等。在加厚覆盖物、无法打开通气孔时,应予开灯照明,入棚操作、观察时开灯,可基本满足子实体生长需要,无须“常明灯”浪费电能。
0条评论
收起
确认修改
取消
登录
后参与评论
登录
后参与回答
问题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相关问题
求苹果低温真空膨化脆片设备
8个回答
巴马火麻糊怎么会是膨化食品
6个回答
D-葡萄糖酸-δ-内酯能不...
2个回答
冰鸡蛋白、冰鸡蛋黄、全蛋液...
4个回答
出口澳大利亚水产品法律法规
2个回答
编辑推荐
单锥螺带真空干燥机的优点?
1个回答
我国“无麸质”食品有什么管...
1个回答
复配酶制剂中的辅料有何规定...
1个回答
白芸豆提取物的提取方法、测...
1个回答
粮食食用油快速检测解决方案...
1个回答
21food
首页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13738199242
微信咨询: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本网官方微信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确定
取消
登录食品知识问答社区食问实答
微信登录
账号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刷新二维码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
"食问实答"
忘记密码
|
免费注册
欢迎加入食品知识社区食问实答
二维码已失效
刷新二维码
请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欢迎加入食品知识社区食问实答
欢迎你!
,完善下你的信息,以后你也可以使用手机号和密码来登录了。
获取验证码
提问
问题标题
问题描述(可不填)
请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