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商务网首页
产品中心
食品招商
会员商务室
展会论坛
食问实答
资讯
最新
市场
大事件
新品
原料
展会
进出口
行情
营销
规范
活动
工具
问答
食价搜
报告
供需
求购
产品
食料通
新品库
登录
首页
回答
问题
提问
通知
消息
杏鲍菇室内出菇室外覆土栽培新技术
回答
农林牧渔
杏鲍菇室内出菇室外覆土栽培新技术
暂无描述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0条评论
邀请回答
分享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君踏桃花归
|
2021-06-19
登录
后参与回答
登录
后参与评论
1人参与回答
北极星
,食品检验工程师
2021-06-20回答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是珍稀食用菌之一。其肉质肥厚,脆嫩,色泽乳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素中之荤”。采用下列室内出菇室外覆土栽培新技术,生物生化率可达100%―120%,而且菇体商品性好,与不覆土栽培相比,效益可提高15%―20%。 一、生物学特性:(1...
显示全部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是珍稀食用菌之一。其肉质肥厚,脆嫩,色泽乳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素中之荤”。采用下列室内出菇室外覆土栽培新技术,生物生化率可达100%―120%,而且菇体商品性好,与不覆土栽培相比,效益可提高15%―20%。
一、生物学特性:(1)菌丝生长温度为6―30摄氏度,最适温度18―25摄氏度,原基和子实体形成温度10―20摄氏度,最适温度15―18摄氏度。
(2)菌丝生长期阶段培养基含水量以60%―65%为宜,空气相对湿度要求60%―70%,湿度超过80%菌丝生长缓慢;但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阶段,相对湿度要求90%―95%。
(3)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都需要新鲜空气,特别是原基形成和子实体分化需要充足的氧气。
(4)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线,子实体形成和分化则需要一定的散射光。
(5)培养料PH值适宜范围为6―8。
二、培养料配方:棉子壳、杂木屑、玉米芯、蔗渣、废棉等均可作栽培原料,以搭配使用效果更好。参考配方:(1)杂木屑50%、棉子壳30%、麦麸15%、玉米粉3%、蔗糖、石灰各1%;(2)杂木屑40%、棉子壳38%、麦麸20%、糖、石灰各1%;(3)杂木屑24%、棉子壳30%、麦麸25%、玉米芯20%、石灰1%。按以上配方调成的混合料含水量60%。
三、装袋灭菌与接种培养料拌匀,糖与石灰对水后混入拌料。可用装袋机装袋,菌袋规格选择15厘米×30厘米×0.05厘米或17厘米×30厘米×0.05厘米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袋。装袋要求松紧适度,用套环套袋,按常规方法灭菌。待袋温降至30摄氏度以下接种,用尖头木棍在袋中间扎洞,洞深2/3至4/5,这样有利于菌丝萌发。
四、发菌期管理接种后移入培养室发菌。培养室应选择干燥、通风、保温保湿、干净的房间,保持室温约25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60%。每天通风1―2小时,气温低时在中午通风。培养室可搭架,分为4层,高2米―2.5米,长2米―4米,每层高0.5米―0.8米,宽0.6米。低温季节应予加温。如有感染菌袋及时剔出烧毁。
五、出菇管理经20―25天,菌丝吃料4/5以上时,即可移入栽培室。
栽培室内保持温度10―18摄氏度。菌袋去掉套环盖子,加强通风,以促进菌丝成熟。5―10天原基准备形成时,将套环颈圈取掉,把穴口老菌种挖掉。经7天,子实体原基形成时,把袋口反折或用小刀把袋口膜切掉,保留1厘米。子实体慢慢膨大时,保持温度约16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85%―95%。湿度过低或过高均会影响子实体的品质。每天根据情况,用喷雾器在空中喷水2―3次,不得直接喷水在菇体上(否则菇体易发黄)。加强通风换气,通风不良易造成畸形菇。
六、疏蕾杏鲍菇有很多是料面长满菇蕾,菇蕾大多营养供应不上,以致子实体偏小,影响品质。此时应及时疏蕾。方法是用消毒过的刀片,选择那些个小、营养不良、畸形小菇,在其菌柄膨胀下部平整割除,并关闭门窗,停止喷水1天。
七、采收选择个大、菌盖圆整平滑、菌盖由凸圆趋于平面的菇体采收。采收时用已消毒的小刀,左手捏菇,在菌柄基部和菌丝体之间割出,注意避免伤及旁边小菇,如菇多不便切出,可用手拧转摘出(不可用力硬掰,以免菌丝体整块脱离培养基料)。采下的菇分类存放。
八、覆土管理选择以富含腐殖质、稍为肥沃疏松的土质,搭盖农膜与遮阳网相配合的棚。畦床挖深10―15厘米、宽130―150厘米,长度不拘。用2%石灰水与80%敌敌畏500倍液拌入土中。
第一潮菇采收后,把菌袋清理干净,移入畦床,可横放或竖放。四周填满细土,袋面覆土厚2―3厘米,床面铺稻草、秸秆保湿。然后在床面喷水至床上潮湿。盖上小拱棚2―3天,结合揭膜每天通风1―2次,喷洒小水。覆土后10―15天现蕾,20天后即可采收子实体。
九、病虫害防治杏鲍菇病害少,易发生虫害,主要为害的小菌蚊、真菌瘦蚊、金翅眼蕈蚊。在子实体生长过程中,由于湿度大或通风不良,易造成菇体腐烂或栽培场地附近的烂菌袋、粪便、杂草、垃圾等易传播虫害。初期在子实体表面形成颗粒或丝状粘性透明体,类似胶水,这是菌蚊在子实体上排卵所致。几天后幼虫(肉眼难以观察)首先为害子实体原基,然后吸食子实体。受害部位呈凹状,黄褐色;严重者呈紫褐色,有臭味,表面有一层黏性液。有些畸形菇体内被蛀空。如不及时杀灭造成严重损失,甚至绝收。
防治方法:1、以防为主,栽培场应选择干净的场所,通风良好,菇房周围无畜禽、杂草、粪便。
2、有条件的菇房门、窗安装防虫网或纱布,防止成虫飞入产卵。
3、栽培房使用前,用5%石灰水、敌百虫消毒杀虫。
4、菇摘完后,用氯氰菊酯1000倍液或敌百虫乳油喷杀。
5、及时清除感染菌袋,集中深埋或烧毁。
0条评论
收起
确认修改
取消
登录
后参与评论
登录
后参与回答
问题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相关问题
求苹果低温真空膨化脆片设备
8个回答
巴马火麻糊怎么会是膨化食品
6个回答
D-葡萄糖酸-δ-内酯能不...
2个回答
冰鸡蛋白、冰鸡蛋黄、全蛋液...
4个回答
出口澳大利亚水产品法律法规
2个回答
编辑推荐
单锥螺带真空干燥机的优点?
1个回答
我国“无麸质”食品有什么管...
1个回答
复配酶制剂中的辅料有何规定...
1个回答
白芸豆提取物的提取方法、测...
1个回答
粮食食用油快速检测解决方案...
1个回答
21food
首页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13738199242
微信咨询: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本网官方微信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确定
取消
登录食品知识问答社区食问实答
微信登录
账号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刷新二维码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
"食问实答"
忘记密码
|
免费注册
欢迎加入食品知识社区食问实答
二维码已失效
刷新二维码
请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欢迎加入食品知识社区食问实答
欢迎你!
,完善下你的信息,以后你也可以使用手机号和密码来登录了。
获取验证码
提问
问题标题
问题描述(可不填)
请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