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酸枣仁提取物—植物提取物
酸枣仁提取物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spinosa)的干燥成熟种子提取物,主要药效成分包括皂苷类、黄酮类、脂肪油等。
2 酸枣仁提取物的植物来源
鼠李科植物酸枣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将果实浸泡一宿,搓去果肉,捞出,用石碾碾碎果核,取出种子,晒干。
【植物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0.5~2.0米。树皮灰色,幼枝绿色;枝上有直或弯的刺。叶互生,托叶针状,叶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3厘米,宽6~10毫米,先端钝,基部圆形,边缘有细锯齿,背面有三条明显的脉。花黄绿色,常簇生于叶腋;萼片、花瓣及雄蕊均五出数;核果小,长圆形或近圆形,暗红色,味酸,果核两端常为钝头。花期4—5月,果期9月。
【生境与分布】生于向阳山坡或干燥之处。产于大连、北镇、北票、锦州、兴城、建昌等市县。
图1 酸枣仁植物
3 酸枣仁提取物的种子性状
呈扁圆形或扁椭圆形,长5-9毫米,宽5-7毫米,厚约3毫米。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的有裂纹。一面较平坦,中间有1条隆起的纵线纹;另一面稍凸起。一端凹陷,可见线形种脐;另一端有细小凸起的合点。种皮较脆,胚乳白色,子叶2,浅黄色,富油性。气微,味淡。
4 酸枣仁提取物的化学成分
酸枣仁皂苷主要为白桦脂酸,白桦脂醇,酸枣仁皂苷(A、B、D、E)胡萝卜苷等。
脂肪油主要为己酸甲酯,庚酸甲酯,辛酸甲酯,壬酸甲酯等。
生物碱酸枣宁(B、D、F、G、G1),酸枣内宁,鼠李宁,鼠李叶素,酸枣仁碱,山矾碱等。
黄酮类斯皮诺素,黄酮苷等。
5 酸枣仁提取物的提取方法
对照水提法
取酸枣仁粉碎,过0.3mm筛,精密称取粉末10g→用石油醚(60~90℃)脱脂2次,每次2h→弃石油醚,置干燥箱中60℃干燥4h→移至干燥器中放至室温→加12倍量的水,提取60min、3次→减压浓缩,蒸干→浸膏→计算浸膏得率。
6 酸枣仁提取物的鉴别方法
6.1 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30mL,回流1h,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酸枣仁皂苷A、B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2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水饱和的正丁醇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1%香草醛硫酸溶液,立即观察。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6.2 显微鉴别
(1)组织特征横切面:种皮外为1列栅状细胞,壁木化外侧有1条光辉带,种脊维管束明显。胚乳细胞类多角形,有糊粉粒和脂肪油。黏液层厚20~30μm。子叶细胞含有糊粉粒、脂肪油。
(2)粉末特征种皮栅状细胞红棕色,表面观多角形,直径约15μm,壁厚、木化、胞腔小。内种皮细胞棕黄色,表面观长方形或类方形,壁连珠状增厚,木化。子叶细胞含糊粉粒、并可见含细小拟晶体。
6.3 性状鉴别
药材呈扁圆形或扁椭圆形,长5~9mm,宽5~7mm,厚约3mm。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的有裂纹;一面较平坦,中间有1条隆起的纵线纹,另一面稍凸起;一端凹陷,可见线形种脐,另一端有细小凸起的合点。种皮较脆,胚乳白色,子叶2枚,浅黄色,富油性。气微,味淡。一般以粒大、饱满、外皮色紫红、光滑油润、种仁色黄白、无核壳者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