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商务网首页
产品中心
食品招商
会员商务室
展会论坛
食问实答
资讯
最新
市场
大事件
新品
原料
展会
进出口
行情
营销
规范
活动
工具
问答
食价搜
报告
供需
求购
产品
食料通
新品库
登录
首页
回答
问题
提问
通知
消息
【分享】华中水产养殖病害预测
回答
农林牧渔
【分享】华中水产养殖病害预测
暂无描述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0条评论
邀请回答
分享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我信一次,我心已死ˉ
|
2018-11-28
登录
后参与回答
登录
后参与评论
1人参与回答
我信一次,我心已死ˉ
,食品销售运营
2018-11-29回答
8月份天气炎热,鱼类生长快速,是养殖病害的高发阶段。由于水温较高,鱼类的摄食量增大,养殖水体中鱼粪、残饵的数量增多,水质极易恶化,易引发鱼病。 一、病情预测 1.草鱼、鲢、鳙、鲫、鳊等常规鱼类易发生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和细菌性败血症。 2.草鱼、鲢、鲫易发...
显示全部
8月份天气炎热,鱼类生长快速,是养殖病害的高发阶段。由于水温较高,鱼类的摄食量增大,养殖水体中鱼粪、残饵的数量增多,水质极易恶化,易引发鱼病。 一、病情预测 1.草鱼、鲢、鳙、鲫、鳊等常规鱼类易发生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和细菌性败血症。 2.草鱼、鲢、鲫易发生车轮虫病和中华鳋病。 3.黄鳝易得出血病、肠炎病。 4. 小龙虾易得白斑综合征。 5. 河蟹易得颤抖病。 6. 中华鳖易得腮腺炎病、疖疮病。 二、防治措施 (一)预防措施 1.加强巡塘,密切注意鱼的动态,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2.尽可能减少对养殖水体的污染。及时捞出水中的死鱼,并对死鱼做无害化处理。 3.强化水质调节。尽可能提高水位,勤开增氧机,并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 4.在鱼病高发期,可以采取食场挂袋,预防疾病发生。 5. 投喂饲料严格做好“四定”。 (二)防治方法 1.对草鱼等常规鱼类的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细菌性败血症,治疗外用:8%二氧化氯,一次量,每1m3水体0.1~0.3g,全池泼洒。内服:氟苯尼考,一次量,每1kg体重鱼拌饲15~20mg投喂,1天1次,连用3~5天。 2.草鱼等常规鱼类车轮虫病防治措施: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每1m3水体0.7g全池泼洒。草鱼等常规鱼类中华鳋病的治疗:用90%晶体敌百虫,一次量,每1m3水体0.3~0.5g,全池泼洒1次。 3. 黄鳝出血病治疗方法:氟苯尼考,一次量,每1kg体重鱼拌饲15~20mg投喂,1天1次,连用3~5天。黄鳝肠炎病治疗:甲砜霉素粉,一次量,每1kg体重鱼拌饲1.3g投喂,1天1次,连用3天。 4.小龙虾白斑综合征的治疗方法:聚维酮碘或四烷基季铵盐络合碘0.3~3.5g全池泼洒;二氧化氯每1m3水体0.2~0.5g全池泼洒,每半月预防一次。症状严重时:用0.2%维生素C+1%的大蒜+2%双黄连,加水溶解后用喷雾器喷在饲料上投喂;如发现有虾发病,应及时将病虾隔离,预防病害进一步扩散。虾达到上市规格应实时捕捞,严格控制养殖密度。 5. 河蟹颤抖病的治疗方法:优碘(10%聚维酮碘溶液),一次量,每1m3水体0.5~1g,全池泼洒,1天1次,连用2天。该病主要以预防为主,定期消毒水体,杀灭池中病原体,对控制该病有一定作用。 6.中华鳖腮腺炎病预防方法是:隔离发病中华鳖,或将病鳖挑出后深埋或烧毁。治疗可用10%聚维酮碘溶液每1m3水体0.3g全池泼洒,1天1次,连用3天。中华鳖疖疮病的治疗:复方新诺明,一次量每1kg体重200mg,拌饲投喂,1天1次,连用5~7天,同时用二氧化氯,每1m3水体0.4g,全池泼洒,2~3天1次,连用2次。
5
0条评论
收起
确认修改
取消
登录
后参与评论
登录
后参与回答
问题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相关问题
求苹果低温真空膨化脆片设备
8个回答
巴马火麻糊怎么会是膨化食品
6个回答
D-葡萄糖酸-δ-内酯能不...
2个回答
冰鸡蛋白、冰鸡蛋黄、全蛋液...
4个回答
出口澳大利亚水产品法律法规
2个回答
编辑推荐
单锥螺带真空干燥机的优点?
1个回答
我国“无麸质”食品有什么管...
1个回答
复配酶制剂中的辅料有何规定...
1个回答
白芸豆提取物的提取方法、测...
1个回答
粮食食用油快速检测解决方案...
1个回答
21food
首页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13738199242
微信咨询: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本网官方微信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确定
取消
登录食品知识问答社区食问实答
微信登录
账号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刷新二维码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
"食问实答"
忘记密码
|
免费注册
欢迎加入食品知识社区食问实答
二维码已失效
刷新二维码
请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欢迎加入食品知识社区食问实答
欢迎你!
,完善下你的信息,以后你也可以使用手机号和密码来登录了。
获取验证码
提问
问题标题
问题描述(可不填)
请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