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装封口机广泛应用与各种乳品,饮料、调味品(酱油、醋、食用油等)豆制品(日本豆腐)矿泉水、洗涤用品、酒类、果冻、粒粒橙饮料、椰肉果肉等颗粒状、半流体等在无气状态下自动灌装封口。解决了人工无法高温灌装、避免了二次污染。本机采用触摸屏PLC可编程控制器及气动元件自动控制定量灌装封口。方便广大用户在使用生产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下面众冠为大家介绍下灌装封口机的正确安装调试使用过程。
第一步是安装过程
1、将机器的电气箱接入AC380V/50HZ三相电源并可靠接地。
2、将灌装封口机的左下方接气源处用相应的铝塑管接入气源,配用空气压缩机,排气量不得小于0.5m3/min。
3、按照说明书上的链接示意图用配备的链接管道将供料桶与原料装置接通。
4、以上准备完毕便可进行调试操作。
第二步是调试过程
1、先将空压机打开充气,正常空压机使用气压按厂家说明书上的标准,气源干净、充足是保证气缸正常工作的先决条件。
2、打开控制柜内的总开关,红绿黄指示灯全部都亮了,表示机器已接通电源。
3、待白色气压指示灯亮后,按下启动按钮,指示灯亮表示接通控制电路电源。
4、热封膜加热,将两个温控仪的按钮按下,指示灯表示开始加温,温度控制仪调整至一般材质适合的温度(180℃-230℃),预热时间约20分钟左右,若温度指示器温度不再升高时,就表示已达温度,即可以开始生产操作。
5、调试电机旋转方向,将选择开关和步进开关转至“手动”位置,另检查机器的其它开关在“停止”位置后,再将“工作”按下,此时,模板必须向前作间歇运动,如有错误必须马上更正(按下急停按钮,调试整电机进线端,将三相线任意两条调换即可),禁止逆向运转,确保机械零件不受损坏。
6、将封口膜按说明书上示意图安装好,使其图案与容器边缘对准并张紧封口膜,调整电眼对准封口膜色标,电眼至色标距离为12±10%mm。
7、上述工作确实之后,用水将供料桶洗净,再将原料输入供料桶,杯子等灌装容器放入落杯珊格内,调节好打码机便可进行调试生产。
8、将步进、选择开关转至“自动”位置,“送杯”转到“自动”位置,按下“工作”,此时,膜板开始前进,每次前进一格。再将“打码”和“落杯”按钮按下。(无落杯功能则无落杯按钮)
9、当模板内装着的杯子接近充填灌装头时,将“灌装”按钮按下,灌装装置便进入正常工作,做此步骤时,不须停机,运行间操作。(如果两次灌装的,则“灌装一”,“灌装二”依次打开。)
10、当对好膜的杯子接近封口时,即将“封口一”和“封口二”按钮按依次下,封口装置便进入正常工作,做此步骤时,不须停机,运行间操作。
11、将“校膜”按钮按下,将膜图与模具对齐后,再移动电眼的安装支架上下调整,使电眼的光点对准色标上方,调好后,封膜的校正就由电眼自动控制。
12、以上调试工作做好准确无误后即可正常运行机器。
第三步就直接可以进行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如需调整的可适当调整需要调整的部位,其它部位无需重新调整。
kalita咖啡磨豆机是个什么鬼?
Kalita Wave是日本Kalita公司制造的手冲滴滤杯,也称“蛋糕杯”,这家公司从1950年开始生产咖啡设备,Kalita Wave的流线型风格是他们公司产品的典型特点。
kalita咖啡磨豆机的特点
Kalita Wave是用来萃取咖啡的滴滤杯,类似于Chemex壶和V60滴滤杯。和它们不同的是Kalita Wave底部是平的,并且有三个滴水孔,杯身和波浪形的滤纸不会贴的太紧,这样温度更加一致水流也更分散。
Kalitta Wave滤杯有#185和#155两种尺寸,#155号较小适合每次只冲一杯咖啡,而#185则较大适合2-4人份。
影响一杯咖啡萃取的三个要素
1、粉的粗细
咖啡粉的粗细将决定你该用哪种萃取设备,Kalitta Wave滴滤杯适合中度研磨度,比摩卡壶的粉粗比法压壶的粉细,为了保证咖啡粉粗细一致,你值得投资一台好点儿的磨豆机。
2、水温
首先要保证水的纯净度,然后是水温,理想的温控制在90-96℃。
3、粉水比
关于粉水比的尝试其实可以有很多,本身取决于多个变量,Kalitta Wave建议14.5-16(ml):1(g)。
萃取指南
需要准备
咖啡豆、磨豆机、Kalita Wave、滤纸、电子称、手冲壶、计时器、玻璃容器
萃取步骤
1、放入滤纸
Kalita Wave有专门的滤纸,根据你自己是#155还是#185来进行购买,准备好了之后将滤纸放入Kalita Wave中。
2、湿滤纸(可选)
从中心迅速注水淋湿,切记不要将水直接浇在滤纸四周,一方面可以减少纸浆味儿,另一方面也达到预热的目的。
当然,这一步不是必须的。21013年Kalita Wave萃取冠军Erin McCarthy,他当时就没有湿滤纸,赛后Kirsten Stamn采访他说:不用湿滤纸,因为Wave滤纸很薄,即使省略了这一步也不用担心纸浆味儿会对咖啡造成什么影响。
3、磨粉、倒入滤纸中
对于大多数的手冲设备,我比较青睐17:1的萃取率。对于两种型号的Kalita Wave,你可以参考下面这:
·#155 300g水(10.1oz):17-18g咖啡
·#185 500g水(16.9oz):29-30g咖啡
咖啡豆中度研磨度,整个萃取时间3分-3分30秒,如果萃取时间更短,咖啡粉研磨度变细;如果时间边长,咖啡粉可以研磨得更粗。
4、注水
这一步是整个萃取过程的关键步骤,将玻璃容器、滴滤杯放在电子称上,然后将数字置零,开始注水。
关于注水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整个过程缓慢平稳地不断注水;
另一种是先快速注水,然后停顿,过一会儿再次注水。
两种方式都可以,停顿的方式大量的水迅速接触到咖啡粉,会有一个闷蒸的过程。还有一点就是,整个过程不要溅起任何水花,要稳。
5、享用
拿掉Kalita Wave滴滤杯,一杯手冲咖啡就做好了。
总结出了几个问题,大概有四点:
1、产出速度慢;2、面软易粘连;3、面粉有浪费;4、清洗很困难。
于是,我决定亲自拍一起面条制作过程,把我的操作心得分享给大家。
一、实际操作
本次操作使用的是九阳面条机M6-L30。除了主机外,附带的辅助件有量面杯、量水杯、小模头(共7个)、饺子切圆器和清洁刷。
1、自动模式
在自动模式下,先将机器水箱注入超出水位线的水量后通上电,水箱处会亮起蓝灯,这部分水就是为我们机器自动和面所准备的。因此,一定要注意水量是要超出水位线,才能保证在自动模式下,用水充足,不会导致和面偏干现象的出现。
根据制作效果来看,一般选用中筋面粉或者高筋面粉为宜,个人经验是使用高筋面粉,做出的面条口感、外观最佳。
根据食用人数,决定面粉的使用量,一般1-2人加入200g高筋面粉就可以了。建议用小称对面粉进行称重。比较幸运的是,九阳这款面条机,自带称重功能,只要按照机身显示屏上所显示的克数为准即可。
在放入面粉前,有一个重要环节,估计很多朋友都没注意到:初始重量要清零。加入面粉后,应该按照显示屏上的重量进行面粉重量调整,直到调整到200克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在自动模式下选择“快速面”选项,机器开始工作,继而水箱自动加水,和面杆带动面粉和水的融合,就像手动用筷子边搅动边加水。
大约在三分多钟不到四分钟时间,和面仍旧在继续,但已经开始挤面。
不过面条初出时偏干,有一条条裂纹。
我们可以把这部分面弄下来揪成拇指大小通过杯盖上的口投进去,让它继续与和面杯中的面融和,再出的面就湿润有弹性了。
工作结束后,出面量极为喜人,因为内心已经做好了会有剩余面量的准备,而且所剩面量非常之少,将和面杯内部、挤面杆内空间的面搜集到一起也不过小小的一团,所以看到结果后并未感觉失望。
同时也并未出现面条粘连的情况,即便是摞在最下方的面,经过一定的重力压迫,也没发生粘成一团。
2、手动模式
自动模式结果很是令人满意,下面尝试手动模式。手动模式可以制作果蔬面或者鸡蛋面,同时也可以制作普通面条。当然每一款面条所需的水量也是不同的,产品给出了详细的用量参考表。按照要求,在面条机内加入200g面粉后,选择手动模式的“鸡蛋面”模式,并将一个约50g的鸡蛋和30ml的水混合,在机器开始工作时通过盖子上方的开口将混合液注入。
?
鸡蛋制作的面条依旧没有粘连的情况出现,煮熟后色泽莹润还弥漫着浓郁的香气,感觉更加劲道。
?
二、解决问题
无论是自动模式还是手动模式,在严格按照要求的情况下进行操作,结果都未令人失望。
那么为什么会有消费者使用体验极其糟糕呢?我们来依次思考开始时总结的四个问题。
1、产出速度慢
这个问题是最好解决的,我们只要掐好时间计算一下即可。看着出面的速度,笔者也觉得很慢,但是掐上秒表计算时间,制作200g面粉,整体只用了17分钟左右的时间,相较于和面、揉面、擀面、切面的时间来说,真的是相当快速了。并且重要的是,很多人并不会制作面条,所以这款面条机能够满足多数人的需求。
2、面软易粘连
说到面软,那一定是加入的水偏多,如果是手动制作,可能比较容易出现误差,笔者再次使用手动功能时,按照200g面粉匹配70ml清水的要求,和出来的面完全不能成形,全部堆在机器内部。
后来发现是笔者错将80ml看成了70ml,虽然在量水杯中看起来误差不大,但实际效果却大相径庭。当然正常使用时很难出现如此离谱的事情,但稍有误差,多加一点水,导致面比较粘稠,就会出现粘连的情况。
如果是选择自动模式,我们并未按照要求将显示界面的重量归零,直接加入所需的面量,就会造成所加入的面偏多或者偏少。此时机器所匹配的水量不变,如果面量偏少,也就出现了面条粘连的情况。
但如果严格按照要求操作,很难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水、面量匹配合理,加之面条机底部匹配了出风口全程出风,带走面条表层水分,有效避免面条粘连。如果实在遇见了这种情况,我们不妨将面条机放置在稍高的位置,拉大与接面盘子的距离,给面条更多的风干时间。
出风口出风吹动摆件
3、面粉有浪费
由于机器工作原理的原因,适量的面团剩余是正常现象,我们可以选择存放起来,下次使用时通过盖子上的开口投进去。如果距下次使用时间太久,我们可以选择手动处理或者直接浪费,但我们要做的就是最大程度减少面团的剩余量。
如果像上文所说,加水过多,肯定会造成大量浪费,但成功案例的结果也表明所剩面量寥寥无几,所以想要控制面量剩余最好的办法,还是严格依照操作步骤进行使用。
严格按照要求 所剩面量与面条的对比
4、清洗很困难
在正常使用后,取出多余的面团,实际上粘在机器内部的面并不多,最重要的是,需要清洗的和面杆、几面杆、和面杯、模头。模头支架都能够拆卸下来。
如果我们在使用后就清洗,小细节都可以用刷子刷。不过此时就用针头是清理不掉的。如果等吃过饭,面都干燥了再刷,就可以用针头清理模具孔。实在懒得收拾,大不了一股脑扔进水池泡着,清洗就很容易了。
在此顺便给厂家提一个小建议:其他模头都是塑料的,很容易就能在清理时从模头支架上取下来,唯有制作饺子皮的模头是不锈钢的,对于一般女生来说,取下来时非常吃力,建议能够“让一家人整整齐齐”。
总体使用下来,笔者对面条机的印象十分良好。其实揉面擀面是件苦差事,想要吃上非常筋道的面条,大概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准备,更何况笔者这种只记吃不会做的只能谋求他路。不知对于大家的问题,笔者是否给出了正确的答案?其实只要方法得当,面条机能够快速便捷地达成我们的需求。所以,赶紧拿出您家吃灰已久的面条机,再次尝试一下吧!
包子机现在非常受欢迎,因为该机器在使用的时候非常简单,只需要将活好的面团和馅料放入到的地方,就可以自己生产出包子了,非常的方便,同时使用包子机器生产出来的包子口感筋道、外形美观、花纹整齐、口感润滑、大小一致、弹性十足,是一种非常受消费者喜爱的食物。
包子机使用不锈钢制成的,这样不但提升了机器的寿命,而且也提升了产品的卫生,但是为了更加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我们在使用该机器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些事情,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1、在打开机器的时候要了解机器运行的方向是不是正确的方向,如果是正确的方向那么才可以使用该机器。
2、在机器切断面团的长短的时候,如果调速电机运行速度非常块的话,那么面团就会比较短,如果运行的方向非常慢的,那么面团就会变长,但是如果需要面团过长的话,那么就需要定做齿轮了。
3、该机器在工作的时候如果出现了连刀的情况,我们需要调整下切刀上面的螺母,如果发现切刀不是直角,我们可以调整毛刷并且将距离拉开,如果需要的角度非常下的话,那么就将螺丝往外边调整,如果需要非常大的角度的话,那么就需要将螺丝往里面调整。
4、在给面团刷油的时候,如果面团直径比较大的话,那么毛刷可以往上调整,如果面团直径比较小的话,那么毛刷需要往下边调整。
为了确保有机产品在市场上正常的供求,需要制定相关的审核规则来约束有机产品认证,下面是有关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的叙述。
1、目的
为规范有机产品认证活动,确保认证程序和管理基本要求的一致性和认证的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和《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本规则。
2.适用范围
本规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的有机产品的认证活动。
3、依据标准
GB/T19630.1~19630.4-2005《有机产品》
4、认证程序
4.1、申请
4.1.1 认证机构应向申请人至少公开以下信息
4.1.1.1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认证范围和中国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认证范围;
4.1.1.2认证程序和认证要求;
4.1.1.3认证依据标准;
4.1.1.4 认证收费标准;
4.1.1.5 认证机构和申请人的权利、义务;
4.1.1.6 认证机构处理申诉、投诉和争议的程序;
4.1.1.7 批准、暂停和撤销认证的规定和程序;
4.1.1.8 对获证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中国有机转换产品认证标志、认证机构的标识和名称的要求;
4.1.1.9 对获证单位或者个人按照认证证书的范围进行正确宣传的要求。
4.1.2 认证机构应要求申请人提交的文件资料
4.1.2.1申请人的合法经营资质文件,如土地使用证、营业执照、租赁合同等;当申请人不是有机产品的直接生产或加工者时,申请人还需要提交与各方签订的书面合同;
4.1.2.2申请人及有机生产、加工的基本情况,包括申请人/生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产地(基地)/加工场所的名称、产地(基地)/加工场所情况;过去三年间的生产历史,包括对农事、病虫草害、投入物使用及收获情况的描述;生产、加工规模,包括品种、面积、产量、加工量等描述;申请和获得其它有机产品认证情况。
4.1.2.3产地(基地)区域范围描述,包括地理位置图、地块分布图、地块图、面积、缓冲带,周围临近地块的使用情况的说明等;加工场所周边环境描述、厂区平面图、工艺流程图等。
4.1.2.4申请认证的有机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计划,包括品种、面积、预计产量、加工产品品种、预计加工量、销售产品品种和计划销售量、销售去向等;
4.1.2.5产地(基地)、加工场所有关环境质量的证明材料;
4.1.2.6有关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的资质证明材料;
4.1.2.7保证执行有机产品标准的声明;
4.1.2.8有机生产、加工的管理体系文件;
4.1.2.9其它相关材料。
4.2、受理
4.2.1认证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人书面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材料的评审,并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4.2.2同意受理的,认证机构与申请人签订认证合同;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4.2.3认证机构的评审过程应确保
4.2.3.1认证要求规定明确、形成文件并得到理解;
4.2.3.2和申请人之间在理解上的差异得到解决;
4.2.3.3对于申请的认证范围、申请人的工作场所和特殊要求有能力开展认证服务。
4.2.4认证机构应保存评审过程的记录。
4.3、检查准备与实施
4.3.1下达检查任务
认证机构在检查前应下达检查任务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4.3.1.1申请人的联系方式、地址等;
4.3.1.2检查依据,包括认证标准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4.3.1.3检查范围,包括检查产品种类和产地(基地)、加工场所等;
4.3.1.4检查要点,包括管理体系、追踪体系和投入物的使用等;对于上一年度获得认证的单位或者个人,本次认证应侧重于检查认证机构提出的整改要求的执行情况等。
4.3.2认证机构根据检查类别,委派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检查员,并应征得申请人同意,但申请人不得检查员。对同一申请人或生产者/加工者不能连续3年或3年以上委派同一检查员实施检查。
4.3.3 文件评审
认证机构在现场检查前,应对申请人/生产者的管理体系等文件进行评审,确定其适宜性和充分性及与标准的符合性,并保存评审记录。
4.3.4检查计划
4.3.4.1 认证机构应制定检查计划并在现场检查前与申请人进行确认。检查计划应包括:检查依据、检查内容、访谈人员、检查场所及时间安排等。
4.3.4.2 检查的时间应当安排在申请认证的产品生产过程的适当阶段,在生长期、产品加工期间至少需进行一次检查;对于产地(基地)的检查,检查范围应不少于2/3的生产活动范围。对于多农户参加的有机生产,访问的农户数不少于农户总数的平方根。
4.3.5检查实施
根据认证依据标准的要求对申请人的管理体系进行评估,核实生产、加工过程与申请人按照4.1.2条款所提交的文件的一致性,确认生产、加工过程与认证依据标准的符合性。检查过程至少应包括:
a) 对生产地块、加工、贮藏场所等的检查;
b)对生产管理人员、内部检查人员、生产者的访谈;
c)对GB/T19630.4-2005:《有机产品 第4部分:管理体系》4.2.6条款所规定的生产、加工记录的检查;
d)对追踪体系的评价;
e)对内部检查和持续改进的评估;
f)对产地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对有机生产可能产生污染的风险的确认和评估;
g) 必要时,对样品采集与分析;
h)适用时,对上一年度认证机构提出的整改要求执行情况进行的检查;
i)检查员在结束检查前,对检查情况的总结。明确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确认。允许被检查方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
4.3.6产地环境质量状况的评估和确认
4.3.6.1认证机构在实施检查时应确保产地(基地)的环境质量状况符合GB/T19630-2005《有机产品》规定的要求;
4.3.6.2当申请人不能提供对于产地环境质量状况有效的监测报告(证明),认证机构无法确定产地环境质量是否符合GB/T19630-2005《有机产品》规定的要求时,认证机构应要求申请人委托有资质的监测机构对产地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并提供有效的监测报告(证明)。
4.3.7样品采集与分析
4.3.7.1认证机构应按照相应的国家标准,制定样品采集与分析程序(包括残留物和转基因分析等)。
4.3.7.2如果检查员怀疑申请人使用了认证标准中禁止使用的物质,或者产地环境、产品可能受到污染等情况,应在现场采集样品;
4.3.7.3采集的样品应交给具有相关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分析。
4.3.8 检查报告
4.3.8.1检查报告应采用认证机构规定的格式。
4.3.8.2 检查报告和检查记录等书面文件应提供充分的信息以使认证机构有能力做出客观的认证决定。
4.3.8.3检查报告应含有风险评估和检查员对生产者的生产、加工活动与认证标准的符合性判断,对检查过程中收集的信息和不符合项的说明等相关方面进行描述。
4.3.8.4检查员应对申请人/生产者执行标准的总体情况做出评价,但不应对申请认证的产地(基地)/加工者、产品是否通过认证做出书面结论。
4.3.8.5检查报告应得到申请人的书面确认。
4.4、认证决定
4.4.1当生产过程检查完成后,认证机构根据认证过程中收集的所有信息进行评价,做出认证决定并及时通知申请人。
4.4.2申请人/生产者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予以批准认证
4.4.2.1生产活动及管理体系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
4.4.2.2生产活动、管理体系及其他相关信息不完全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认证机构应提出整改要求,申请人已经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整改、或已经提交整改措施并有能力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整改以满足认证要求的,认证机构经过验证后可批准认证。
4.4.3申请人/生产者的生产活动存在以下情况之一,不予批准认证
4.4.3.1未建立管理体系,或建立的管理体系未有效实施;
4.4.3.2使用禁用物质;
4.4.3.3生产过程不具有可追溯性;
4.4.3.4未按照认证机构规定的时间完成整改、或提交整改措施;所提交的整改措施未满足认证要求。
4.4.3.5其它严重不符合有机标准要求的事项。
4.5 认证机构应对批准认证的申请人及时颁发认证证书,准许其使用认证标志/标识。
4.6 认证机构应当与获得认证的单位或者个人签订有机产品标志/标识使用合同,明确标志/标识使用的条件和要求。
5、认证后管理
5.1认证机构应对获得认证的单位或个人、产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必要时实施未通知检查,以保证持续符合认证要求;
5.2认证机构应对获证产品的标志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管理,确保使用有机标志/标识的产品与认证证书规定范围一致(包括标志的数量);
5.3认证机构应及时获得有关变更的信息,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管理,以确保获得认证的单位或个人符合认证的要求;
5.4违反《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认证机构应及时撤销或暂停其认证证书,要求其停止使用认证标志/标识,并对外公布。
6、认证证书、标志和标识
6.1认证机构应当采用国家认监委规定的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和有机转换产品认证证书的基本格式。
6.2认证证书的内容应当根据认证和被认可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依据的标准、认证类别和使用认可标志。
6.3认证机构应当按照《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管理办法》和《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的规定使用国家有机产品标志、国家有机转换产品标志和认证机构的标识。
6.4认证机构自行制定的认证标志应当报国家认监委备案。
7、认证收费
认证机构按照《国家计委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关于印发产品质量认证收费管理办法和收费标准的通知》(计价格[1999]1610号)有关规定收取。
更多更详尽的有关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hnlssp1),绿色认证《双橙之恋》甜橙优惠活动持续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