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润滑油的定期更换
A、第一次使用或新更换蜗杆、运转150-400小时后更换润滑油,以后的换油周期小于或等于4000小时。
B、定期检查油的份量和质量,保留足够润滑油,及时更换混入杂质或变质的油。
C、注油量须按表要求,不同牌号的油禁止混用,牌号相同而粘度不同的油允许混用。
D、减速机工作环境温度为-40~+40℃。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启动前润滑油必须加热到0℃以上或采用低凝固点的润滑油。
油位的检查
切断电源,防止触电!等待减速机冷却!
移去油位螺塞检查油是否充满。
安装油位螺塞。
油的检查
打开放油螺塞,取油样。
检查油的粘度指数:
—如果油明显浑浊,建议尽快更换。
对于带油位螺塞的减速机:
—检查油位,是否合格
—安装油位螺塞。
油的更换
冷却后油的粘度增大放油困难,减速机应在运行温度下换油。
切断电源,防止触电!等待减速机冷却下来无燃烧危险为止!
注意:换油时减速机仍应保持温热。
注入同牌号的新油;
油量应与安装位置一致;
在油位螺塞处检查油位;
拧紧油位螺塞及通气器。
2定期对减速机内部的易损件进行更换
由于减速机内部很多零件都是易损件,我们要定期对减速机做“体检”。检查下内部的零部件是否有磨损,如果发现有磨损,要做到及时的更换,这样就可以保证减速机正常运转了。常见的易损件主要有:齿轮、油封、轴承。下面我们做一一介绍。
A、齿轮是减速机内部的核心零部件,减速机工作时,齿轮与齿轮之间相互啮合,从而达到传递动力的效果。由于齿轮一般采用20CRMNTI材料制成,运转时速度又非常高,一般能达到1500转左右,在这样高速的运转下,齿轮是非常容易磨损的。所以我们要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对减速机的齿轮做个彻底的检查,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更换。
B、减速机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样会使得减速机内部的温度急剧上升。而油封的材料一般是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在高温的条件下容易变型,这样会使得润滑油从油封变型的部位渗出,这样也会影响减速机的使用。所以我们平时要多观察减速机润滑油的渗漏,一旦发现减速机漏油问题,及时更换油封,然后补充适量的润滑油,从而保证减速机的正常运行。
C、轴承也是一种常见的易损件。因为减速机一般是高速运转,轴承在其中也是高速运转,这样非常容易造成轴承的损坏,所以我们平时要多观察减速机的运转,一旦发现减速机有异常的现象。我们要及时检查轴承,如果有损坏,要做到及时更换。
最后我们总结下在对减速机做保养维护时,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得重力锤击减速机外壳,以免损坏。
2、定期检修安装基础、密封件、传动轴等是否正常。
3、如正常使用时,润滑油的**温度应小于85℃。油温温升变化异常,产生不正常噪音等现象时,必须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使用。
4、更换新的易损件后必须经跑合和负载试验后再正
有机农场应基于活的生态系统和物质循环,与自然和谐共处,效仿自然并维护自然。有机农业采取适应当地条件、生态、文化和规模的生产方式,通过回收、循环使用和有效的资源和能源管理,降低外部投入品的使用,以维持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自然资源。
因此,生态原则体现了有机农业的和谐、循环、低碳理念,主要体现了要保持有机农场生产技术和管理完整性的要求。
一、有机农业生态原则要求:多样性种植
一个健康、有活力的有机农场必然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不仅体现在环境背景丰富的多样性,更重要的是有机作物的多样性种植。通过间作、轮作、混作、套种等种植方式,不仅可以大限度的发挥光、热、土、肥、水、气等环境因子的增产作用,而且可以有效防御病虫害,增加种植效益,美化农场景观,体现生态理念。通过间作、套种等方式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有机作物的抗病能力,也是保证有机农场生产管理完整性的重要环节之一。
二、有机农业生态原则要求:按自然节律进行生产
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就讲究根据自然节律、生物规律,采取相应的农业技术措施,以“顺天地时利之宜”,使“五谷繁盛”。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二十四节气反映了一年中季节的变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指导着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现代有机农业生产虽然允许使用温室、大棚等技术手段以提高温度、防风抗灾、预防病虫害,但仍推崇根据作物的自然属性和气候节律进行生产,即大自然长什么,人们吃什么,即食在当地,食在当季,这不仅保持了食品的天然属性和口感,更体现了遵循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理念。
三、有机农业生态原则要求:科学的土壤培肥
土壤肥力是衡量有机农场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维持较高水平的土壤肥力不能仅靠大量投入有机肥来实现,更需要智慧的设计和科学的实践,体现生态、循环理念。
因此,应通过适当的耕作与栽培措施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包括:回收、再生和补充土壤有机质和养分来补充因植物收获而从土壤带走的有机质和土壤养分;采用种植豆科植物、免耕或土地休闲等措施进行土壤肥力的恢复;
施用有机肥以维持和提高土壤的肥力、养分平衡和土壤生物活性,同时应避免过度施用有机肥,造成环境污染。通过上述有机产品基地建设手段体现有机农业生产的生态原则,以保证有机农场生产管理的完整性。
四、有机农业生态原则要求:促进当地消费
有机农业提倡本土化,在当地生产,同时优先供应给当地人们消费,以尽量减少运输距离和贮藏时间,减少能源消耗,体现生态原则。
中国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原生态地域很多,比如云南、贵州、内蒙、新疆,发展有机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气候、品种和自然资源,很多也正是看中了这些优势,花大力气、下大成本投资有机农业开发,然而其生产出来的有机产品大部分由飞机运往北京、上海等地,运输成本和储藏成本(特别是蔬菜)非常高,能源消耗高,损害了有机生产的完整性。
人们更应该推动有机消费的本土化,由当地的专卖店、超市、有机餐厅、社区等来消费有机产品,采取会员制、配送、团购、电子商务、CSA等多种行销模式促进当地消费,体现有机农业的生态、低碳原则。
【作者简介】
席运官 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副主任
李刚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来源:参与式保障体系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