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少数反对一切添加剂的人,人们更关心的还是——加了这些东西,食物还安全吗?其实一切的安全与危害,都是建立在“吃了多少”的基础上。实际上,在酵母发酵的过程中,会“天然”地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硫。不过这个量比较小,不足以完成所有任务,还需要额外添加。这里添加的并不...
显示全部
除了少数反对一切添加剂的人,人们更关心的还是——加了这些东西,食物还安全吗?其实一切的安全与危害,都是建立在“吃了多少”的基础上。实际上,在酵母发酵的过程中,会“天然”地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硫。不过这个量比较小,不足以完成所有任务,还需要额外添加。这里添加的并不一定是二氧化硫气体(使用不方便),而可以是它的衍生产物——各种亚硫酸盐、焦亚硫酸盐、亚硫酸氢盐等等。这些物质能够实现跟二氧化硫类似的功能,在计算它们的含量和使用量时,也是以二氧化硫的含量来作为基准。在欧美,当葡萄酒中的二氧化硫含量超过10ppm(百万分之一,1ppm=1毫克/千克=1毫克/升),就必须标明“含二氧化硫”。由于天然发酵产生的量往往比这要高,所以几乎所有的葡萄酒都会有这一标注。(不过他们并不要求标明具体含量数值。)至于葡萄酒中二氧化硫的上限,美国是350ppm,中国是250ppm,对于“甜型”葡萄酒或者果酒,中国放宽到400ppm。不过实际上,要实现所需功能,并不需要这么大量的二氧化硫,美国对葡萄酒检测统计的结果是平均100ppm上下。国际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制定的二氧化硫安全摄入限是每天每公斤体重0.7毫克。对于一个60公斤的成年人,这相当于每天42毫克。假如按照100ppm的平均值来算,那么400毫升葡萄酒中就含有40毫克,接近“最高摄入量”了。“安全摄入限”的意思是,不超过这个含量的二氧化硫,即使长期食用,也不会带来可见的危害。不过有一些人对二氧化硫比较“敏感”,类似于其他的食物过敏。这个“一些人”,美国的统计是普通人中1%左右,而哮喘病人大概会有5%。不同的人引发“敏感症状”所需要的量不尽相同,其症状一般为恶心、呕吐、腹痛、头晕、呼吸困难等等,严重的也会危及生命。
-
看来以后要买黄芥茉了
-
其实责权利分工明确就可以了,何必事后找责任。开始就不明确,现在说来有什么用,其实中国上下都是行政管理,与化验员有什么关系,木偶而已!!!!你杀人了还去找木偶么?
-
你可以自己试试啊!
-
建议送第三方检测。因为你们的预算也只能做部分测试项目
-
中国推出有机产品的国标了吗?
-
了很多,很多人说自己就是茶农,说铁观音根本没法加人工香精什么的。说的信誓旦旦跟什么一样,
-
不错的实验,大家都检一下自己的菜。
-
都有一个量的,不是吃得多就好
-
很想帮你,再来补充下问题罢。
-
肯定有过期的说法,主要是原来的消毒工艺已经失效,过期两年,用来给家里的小狗擦PP还是可以的。
-
洽洽瓜子装袋前喷香精,而且是过期的香精?你还敢吃吗?
-
这种消息,已经见怪不怪了。
-
从小到大吃过的植物油有:花生油、大豆油、芝麻油、菜籽油、棉籽油、玉米油、橄榄油........还有什么你吃过我没有吃过的?请你补充一下吧。马踏飞燕:胡麻油;s511:茶籽油;会飞的猪猪:葵花籽油;wsy18:芥花油、稻米油;........................那么,形形色色的植物油品种,哪种才是你的最爱呢?哪个是你最不喜欢的呢?你的理由又分别是什么呢?
-
为了更光鲜,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但对于人体而言并没有好处。反而对身体有害。切不可注重外在“美”。
-
好多人都知道:买蔬菜,要挑带虫眼的。洗菜时,菜心可以不洗....................在日常生活中,好些人还忠实的执行了这样的生活经验。但是,这些经验靠谱吗?一种观点认为:既然有虫,那肯定就是无农药的。如果打农药的话,青虫在幼虫的时候就被干掉了,根本不会有虫眼出现的机会。所以安全;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有虫眼说明蔬菜长虫了,那菜农肯定会加大农药剂量,不然虫子早把菜啃光了。你认为哪种观点更有道理一些?
-
挂杯是挂多少?
-
和平时的生活习惯有关系。
-
企业利润最大化法律虚位化个人利益大于一切纯粹的资本主义
-
你知道吗?每年的10月13日是世界血栓日,设立的初衷是呼吁社会各界关注血栓性疾病,提高全社会对其严重性与防治重要性的认知,从而减少血栓发生,改善公众健康和生活质量。